《免疫学》教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4597353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32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免疫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免疫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免疫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免疫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教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免疫学免疫学教案教案 第一章第一章 免疫学免疫学概论概论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免疫学 授课内容:授课内容:免疫学概论免疫学概论 授课对象:授课对象:06 级生物类本科各专业 授课学时:授课学时:2.5 学时 授课方式:授课方式:理论 教材教材:医学免疫学 (第五版 金伯泉主编) 一、教学目的要求一、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免疫的概念,免疫应答的类型:固有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含义,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克隆选择学说。 2.了解:两种免疫应答的参与成分;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展望。 二、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二、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 前言及导入 10 分钟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 30 分钟 免疫应答

2、的类型及特点 20 分钟 免疫学的应用 10 分钟 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展望 55 分钟 三、重点:三、重点:免疫应答的两种类型及作用;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四、难点:四、难点:免疫的双重性作用 五、教具:五、教具:多媒体课件 六六、板书的专用外语词汇、板书的专用外语词汇 Immunology , immune survellance , immune homeostasis 七、参考书、参考书 1高晓明主编医学免疫学基础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北京医科大学出版 社) 2陈慰峰主编医学免疫学第四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3P.M.Lydyard ImmunobiologyBIOS SCIENTI

3、FIC PUBLISHERS LIMITED 八八、思考题思考题 1名词解释:免疫、固有性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 2问答题: 固有性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含义及其作用的不同? 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克隆选择学说? Jenner 发明牛痘苗预防天花的重大意义。 第二章第二章 免疫免疫器官与器官与组织组织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免疫学 授课内容:授课内容:免疫器官与组织 授课对象:授课对象:06 级生物类本科各专业 授课学时:授课学时:1 学时 授课方式:授课方式:理论 教材教材:医学免疫学 (第五版 金伯泉主编) 一、教学目的要求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掌握: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

4、及功能、淋巴细胞归巢与循环及 意义。 了解:了解: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结构。 二二、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教学过程及学时分配教学过程及学时分配 前言及导入 3 分钟 中枢免疫组织和器官 20 分钟 外周免疫组织与器官 15 分钟 淋巴细胞归巢与循环 10 分钟 总结 2 分钟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三、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免疫器官的组成 难点:淋巴细胞再循环 解决方法: 1强调本章为免疫学学习的基础内容。 2讲清中枢和外周免疫组织和器官的组成 3强调淋巴细胞再循环的作用。 四、板书的专用外语词汇四、板书的专用外语词汇 Thymus、Spleen、Immune Organ、Bon

5、e Marrow、Central Immune Organ、 Primary Lymphoid Organ、Peripheral Immune Organ、Secondary Lymphoid Organ 五、参考书籍五、参考书籍 1高晓明主编医学免疫学基础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北京医科大学出版 社) 2陈慰峰主编医学免疫学第四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3P.M.Lydyard Immunobiology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LIMITED 六、思考题或六、思考题或/ /及作业及作业 1名词解释:淋巴细胞归巢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2问答题: 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功能

6、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方式及作用? 第三章第三章 抗抗 原原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免疫学 授课内容:授课内容:抗 原 授课对象:授课对象:06 级生物类本科各专业 授课学时:授课学时:1.5 学时 授课方式:授课方式:理论 教材教材:医学免疫学 (第五版 金伯泉主编)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抗原、半抗原、抗原决定簇的概念及抗原的基本特性 2.了解抗原分类、超抗原和免疫佐剂、丝裂原的含义 二、讲课内容及时间分配:二、讲课内容及时间分配: 1.介绍抗原、免疫原性与抗原性、完全抗原、半抗原、 载体、耐受原、变应原等基本概念。 15 分钟 2.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抗原的异物性

7、与特异性: 1)抗原的异物性 8 分钟 2)抗原的特异性 7 分钟 3.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 1)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 10 分钟 2)宿主方面的因素 10 分钟 3)抗原进入机体方式的影响 5 分钟 4.抗原的种类:抗原的种类: 13 分钟 5.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1)超抗原 3 分钟 2)佐剂与丝裂原 4 分钟 三、重点:三、重点: 1抗原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 2抗原的特异性及其分子基础; 3TD-Ag 和 TI-Ag 的概念与比较; 4超抗原和佐剂的概念。 四、难点:四、难点: 1半抗原-载体效应的原理; 2TD-Ag 和 TI-Ag 的概念

8、与比较; 3TCR 对超抗原的识别。 五、教具:五、教具:多媒体教具 六、板书的专用外语词汇六、板书的专用外语词汇 immunogenicity , antigenicity ,complete antigen , hapten ,antigenic determinant, heterophilic antigen ,xenogenic antigen ,idiotypic antigen ,endogenous antigen ,exogenous antigen ,adjuvant ,mitogen 七七、参考书:、参考书: 1高晓明主编医学免疫学基础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北京医

9、科大学出版 社) 2陈慰峰主编医学免疫学第四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3P.M.Lydyard Immunobiology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LIMITED 八八、思考题:、思考题: 1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才能获得高效价抗体? 2如何理解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和交叉反应性? 3人 IgG 免疫家兔,你认为可获得哪些抗人 Ig 抗体? 4试述抗原的基本特性。 、 5比较 TD-Ag 和 TI-Ag 的特点。 6比较超抗原与普通抗原的异同。 第四章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免疫学 授课内容:授课内容:免疫球蛋白 授课对象:授课对象:

10、06 级生物类本科各专业 授课学时:授课学时:1.5 学时 授授课方式:课方式:理论 教材教材:医学免疫学 (第五版 金伯泉主编)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及其功能。 2掌握免疫球蛋白的结构特点与抗原性的关系。 3掌握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4了解免疫球蛋白的基因重排与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5了解 B 细胞发育过程中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表达的变化 6了解体外抗体的制备过程。 二、讲课内容及时间分配:二、讲课内容及时间分配: 1概述概述:介绍 Ab、Ig 等基本概念 5 分钟 2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10

11、 分钟 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 5 分钟 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5 分钟 3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 Ig 的类型 10 分钟 外源因素所致的异质性 5 分钟 内源因素所致的异质性 5 分钟 4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 10 分钟 5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 10 分钟 6人工制备抗体人工制备抗体: : 10 分钟 三、重点:三、重点: 1Ig、mAb 等一系列基本概念; 2Ig 的基本结构、水解片段; 3内源因素所致 Ig 的异质性 4Ig 的生物学功能。 四、难点:四、难点: 1Ig 的水解片段及意义; 2内源因素所致 Ig 的

12、异质性; 3Ig 的生物学功能; 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五、教具:五、教具:PPT/FLASH 六、板书的专用外语词汇六、板书的专用外语词汇 antibody , immunoglobulin , opsonization , 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monoclonal antibody 七七、参考书:、参考书: 1高晓明主编医学免疫学基础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北京医科大学出版 社) 2陈慰峰主编医学免疫学第四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3P.M.Lydyard ImmunobiologyBIOS SCIENTIFIC P

13、UBLISHERS LIMITED 八八、思考题:、思考题: 1试述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功能区及其功能。 2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3简述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4试述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及其决定因素。 5简述人工制备抗体的方法。 第五章第五章 补体系统补体系统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免疫学 授课内容:授课内容:补体系统 授课对象:授课对象:06 级生物类本科各专业 授课学时:授课学时:1.5 学时 授课方式:授课方式:理论 教材教材:医学免疫学 (第五版 金伯泉主编)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补体成分,片段,转化酶等的正确书写形式 2掌握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点 3掌握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 4了解补体激活的调节机制 5了解补体受体种类 二、讲课内容及时间分配:讲课内容及时间分配: 1概述:概述: 介绍补体的发现、补体的概念、补体系统的组成与命名。 10 分钟 2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