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爱情诗词赏析的意义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4593386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6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爱情诗词赏析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爱情诗词赏析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爱情诗词赏析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爱情诗词赏析的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爱情诗词赏析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爱情诗词赏析的意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学研究浅析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爱情诗词赏析的意义熊小林( 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入选的古典爱情诗词较多,其中主要篇目有卫风- 氓、锦瑟、雨霖铃、鹊桥仙、声声慢、江城子、一剪梅等,约占入选古典诗词的三分之一。选入这些爱情题材的文学作品,尽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但这些爱情诗词无疑将为中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不可多得的平台。一、有助于净化情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爱情一直与“情欲”相联系,被当作个人邪欲而加以否定,为正人君子们所不齿。因袭这一传统的中国教育几乎到了谈“情”变色的地步,爱情成了基础教育阶段的禁区,成了师生交谈的死角。这种

2、无视爱情、一叶障目的做法,并不能阻隔爱情,反而放弃了教育者应尽的教育之功与指导之责。爱情是什么? 爱是美的追求,是“腰若流纨素,指若削葱根,口若含朱丹”( 孔雀东南飞) 般的精妙无双;是“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菩萨蛮)般的美丽;爱情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鹊桥仙) 的瞬间心灵感应;爱情是一种两情相悦的“洵美且异”的一根“茅草”( 诗经静女) ;爱情是“涕泣涟涟”、“载笑载言”( 诗经氓) 的感情宣泄;爱情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的相思。通过对这咎古典诗词的学习,在前人爱情作品的熏陶下,中学生将逐步了解什么是爱情以及如何净化自己的感情,最终形成正确的爱情观。二

3、、有助于了解时代。认识社会“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爱情诗词也必将折射出一些时代特征,反应出一些社会风貌。如诗经氓是一首弃妇诗,诗人悔恨地叙述了自己和氓的自由恋爱、自主结合和婚后被虐被弃的过程。“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女人已意识到自己的婚姻不通过官媒的合法手续是不行的。当时主流结婚方式为官媒说合,但周统治者为蕃育人口,规定每年春天二月作为开放月,让男女自南选择对象,“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集市相会正当春月,氓中青年男女自由结合无疑正足那一时代背景的产物。氓的一、二章叙述的是从热恋到结婚的过程,从这个叙述里,我们可以看到当

4、时青年男女6 3的爱情生活还是自由的,这里几乎没有提到社会舆论的阻碍,也没有提到家庭其他成员干预的情况,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宋理学家朱熹在他的诗经集注中把这篇作品斥之为“淫奔”之作,鲁迅在我的节烈观中说过:“鼓吹残害妇女的节烈道德,是宋朝那一班业儒干的,先秦时代,女子的婚嫁大抵上是任其所便,并无什么裁制。”三、有助于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审美能力1 意境之美意境,就是饱含着作者思想情感的艺术境界。这个境界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给人以无限的审美享受。 清人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传诵,甚至有人拿它来代表柳词。“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椎

5、想。把别后的情景描绘得比真的还真,使人不觉得是虚构。有人称其“景中有情,微妙则耐思”,所见三物都与离别有着深切的联系,都含有凄凉冷落的离愁,诗人把杨柳、晓风、残月三种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i 画面,让人伤心而又凄凉,情景妙合无垠。2 技巧之美( 1 ) 手法之美。所谓“比兴”,是诗经开创的一种手法。“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朱熹诗集伟) ,例如氓中的“桑之未落,其叶沃着”,写的是桑树茂盛时的情形,而女主人公正因为看见在树上食葚的鸠,进而联想到自己不应当沉溺在爱情的甜蜜中,因此这两句又有起兴的作用。朱煮解释说“比而兴”,也是指这类描写兼有比和

6、兴的两种功能。正因为比和兴的关系比较密切,人们常把二者结合起来,统称比兴,又如“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拟流年带走了青春,曾经光彩照人的少女在岁月中蹉跎了美丽的容颜,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2 ) 细节之美。作品的细节就是人物、环境、事件等等的细微末节,其作用不可小觑。如果说主题是作品的“灵魂”,情节( 或结构) 是作品的“骨骼”,那么,细节便是作品的“血肉”了。只有情节没有细节,作品就是一具“骷髅”;有了骨架,再加上丰满的据考,征婚源于英国。18 世纪某年月日,一英国贵族女子登报征婚。此空前未有之事也,被视为“伤风败俗”,舆论哗然,其父其母惶惶,

7、男士避之唯恐不及,无敢问津者。该女子终身未嫁,忧郁而逝。婚恋交友网婚恋交友网若干年后,征婚女子其人其事已被淡忘。某年月日,一英国男子登报征婚。有女而愁嫁之父母们,纷纷代女应征,趋之若骛,于是,男子登报征婚盛行,而后,复有女子登报征婚盛行。有女愁嫁,做为英国社会之大问题,由来已久,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作者所以因之一夜成名,就是因为她入木三分地描写了英国社会的有女愁嫁。http:/ “社会的需要, 是一切科学产生发展的原因和基础”,套用他的话:社会的需要,是登报征婚产生发展的原因和基础。建国前,中国已有登报征婚者(以男性为多,女性绝少,怕人说是嫁不出去才征婚)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登报征婚和婚介

8、征婚比较流行起来,九十年代开始流行电视征婚,赵本山的小品征婚深受百姓的喜爱,进入 21 世纪开始流行网络征婚网络征婚。哆盎笳臼场2 0 0 8 年第9 期一随笔式写作一E 作文变得轻松而有诗意陈志平( 湖南省华容县北景港中学)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语文教育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已取得_ 令人欣慰的成绩,但语文教学范畴内的作文教学和阅凑教学相比,作文教学的改革步伐却明显落后,一直未走出“学牛喊苦,教师叫累”的怪圈。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作文教学在评价“指挥棒”的牵制及“应试”意识的影响下,未敢也未将作文的自主权还给

9、学生。受教师撰写教学随笔的启发,笔者尝试着将随笔式写作引入作文教学及训练中。近三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随笔式写作是提升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随笔式写作特点是:不拘一格。随意而淡,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可纵横恣肆、挥洒自如。这与语文课程标准中“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的要求是一致的。同时,自由、真实而又具思辨性、自主性的随笔式写作训练与其他形式的作文训 练相比,还有其更为实际、更为突出的意义让作文教学变得轻松而富有诗意。一、随笔式写作提倡随意。能培养兴趣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教学的实施建议要求“贴

10、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随笔式写作训练正好满足这一要求,它不同题材,不拘形式,自由灵活,要求宽松,没有篇幅的规定,没有体裁的限制,没有命题的制约,有利于学生自由写作。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上,小事一桩、闲情一缕、灵思一闪,都可作为随笔的内容随手写下。这样,基础再差的学生也有话可写,能够写出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血肉肌肤,才会健美、有丰采、有生气。( 3 ) 修辞之美。一剪梅中最被世人称道的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在艺术上有很强的吸引力。“上”“下”两字用字虽然十分平常,表现的

11、意境却十分新奇,从中还可领略到万般愁绪,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表现了词人深婉细腻的风格。( 4 ) 虚实之美。“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想象千里之外的荒郊月夜,那长着小松林的冈垄,一想到此景,作者便有无言的伤心断肠之痛。诗中虚实结合,以景写情,以白描的艺术方法,将夫妻感情描绘得深婉而又执着。3 悲剧之美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是对悲剧性实质的精辟概括。在悲痛的事件中,有价值的东西遭到了毁灭,人们在流洒同情、悲伤和激动泪水的同时,引起对某种真、状况、美的追求和热爱,对某种假、恶、丑的憎恶和痛恨,从痛苦和忧患中产生对未来、对前途的深刻信念。这样,有价值的东西虽遭到了

12、毁灭,但它的价值却取得了胜利。如孔雀东南飞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故事的叙述,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6 4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兰芝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被迫害者的无限同情和追求婚姻自身、珍惜爱情生活的强烈愿望。4 质朴之美韩非子认为,靠人为的雕琢装饰过的东西,多因造作虚假,华而不实。质朴之所以为美,是囚为它比较率直地反映了事物内在的美。天然、质朴、平易、真挚,是我们民族美学思想的重要特征,并成为我们 在生活和艺术中评价美的基本标准之一。李白曾用“清水出荚蓉,天然去雕饰”的诗句盛赞达到高超境界的艺术作品。巴金则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

13、”氓之所以成功的第一义谛,是作者只是将即 时即地所触发的忆念与感喟( 独特心境) 一一写来。潜在意识的顺次涌现、感情节奏的自然起伏,衍成了诗歌跌宕回旋的布局,塑成了主人公浮雕般具体生动的形象。其寓神于自然的艺术胜境,足以使后世的一切大手笔叹为观止。( 责任编辑:黄蕾)浅析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爱情诗词赏析的意义浅析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爱情诗词赏析的意义作者:熊小林, Xiong Xiaolin 作者单位: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 刊名:当代教育论坛 英文刊名: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年,卷(期):2008,(26) 被引用次数:0次本文链接:http:/ 授权使用:吕先竟(wfxhdx),授权号:1b92b575-6802-4505-98dd-9e79012befae 下载时间:2011年1月2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