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北高考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4592704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73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湖北高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0年湖北高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0年湖北高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0年湖北高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0年湖北高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湖北高考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湖北高考试题及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湖北高考试题答案 第 1 页 共 22 页 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语文参考答案 一、 (15 分,每小题 3 分) 1【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A屏气 bng 摒弃 b ng 并蒂莲 b ng 秉烛待旦 bng B黄鹂l 黎明 l 霹雳舞 l 磨砺意志 l C驼绒 tu 滂沱tu 拓荒者 tu脱颖而出 tu D翌日 y 游弋y 溢洪道 y 逸兴遄飞 y 【高考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易错提醒】 “游弋”易读错。四个选项都有一定的迷惑性 【备考提示】考查读音相近的字的读音,要求考生不能只抓住常见易错的字音,而要切实练好普通话,在比较中辨

2、别。要注重考查普通话的读写能力培养。 2【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 “扭怩”应为“忸怩” 。忸怩:羞惭的样子,与心理有关,应用“忸” 。 【高考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易错提醒】 “飘荡/漂荡”“定势/定式”有一定迷惑性,要加强平时积累。 【备考提示】 本题重点在于辨别容易混淆的形近词。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要注

3、重平时的积累。 3【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将实词和成语综合进行考查。陵墓:指帝王诸侯的坟墓,现多指领袖或先烈的坟地,亦泛指坟墓。陵寝:古代帝王陵墓的宫殿寝庙,借指帝王陵墓。 :墓茔:墓地,茔地。墓室:犹墓庐;犹墓穴。坟墓中放棺椁的处所。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装点门面,应景儿,凑数儿。镶嵌:将一物体嵌在另一物体中;比喻深深地进入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装饰:打扮,修饰;装潢;点缀,装点;指装饰品;犹夸饰。装点:装饰点缀;点缀品;张扬,夸大。虽然:即使如此;犹即使。即使: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固然:连词。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尽管

4、:副词,表示不必考虑别的,放心去做;方副词,老是;总是;连词,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绝2010 湖北高考试题答案 第 2 页 共 22 页 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独树一帜: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高考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 【易错提醒】本题不是传统的两个词选一个,而是四个词选一个,涉及实词(名词、动词) 、虚词、成语,容量加大。 【备考提示】对实词的辨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意

5、侧重点、词语的词意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辨析用法。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另外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虚词要考虑句间关系和习惯搭配。 4【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A、成分残缺,在“而且”后加入“做到了” ;B、不合逻辑, “商家、企业”改为“企业、商家” ;C、主客颠倒, “对我们”后加入“来说” 。 【高考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易错提醒】B、D 项的容易难于判断,注意并列词语看搭配、看顺序。 【备考提示】

6、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 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的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5【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 “竹林”后的顿号应该为逗号。 【高考考点

7、】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易错提醒】本题考查短语的层次。注意 D 项倒装句,句末标点在句子的最后,倒装成分用逗号隔开。 【备考提示】应该熟悉各种标点的基本用法,记住标点的常见错误。注意分析标点也要从分析句子内部关系入手。 二、 (12 分,每小题 3 分) 6【参考答案】D 2010 湖北高考试题答案 第 3 页 共 22 页 【试题分析】 “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装饰作用”错,文中说“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 ,方形象征大石块。 【高考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易错提醒】一定要注意原文同题肢相对照。注意 A 项有瑕疵,文中“把天比作蛋壳,把地比作蛋黄”是作者的观点,没有说是古人

8、的观点。 【备考提示】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7【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A“转盘固定在长竹管上”错,盘子要随星转;C“二是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错,是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D 石块起固定作用,不用于直接观察天象。 【高考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易错提醒】注意联系题肢前后分析。 【备考提示】要理清文章结构,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筛选。原文

9、内容与选项保持一致,选项与题干要能构成因果关系。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抓住本质特征。 8【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A、 “璇玑”是玉器,不是天文仪器;B、壁和琮没有保留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只是礼器;D、文中说: “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 ” 【高考考点】依据文章进行判断和想象。 【易错提醒】A,依据文意, “璇玑”是玉器,不是天文仪器,可对比 C 项判断。 【备考提示】要依据文意。推断想象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9【参考答案】典籍和文物 【试题分析】屈原的天问 ,璇玑、璧、琮的样式

10、和对它们之间关系的推测。 【高考考点】筛选信息 三、 (9 分,每小题三分) 10【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鄙,见识浅薄。 【高考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易错提醒】考查重点实词“鄙” ,一定在原文中理解。 2010 湖北高考试题答案 第 4 页 共 22 页 【备考提示】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一定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11【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是说后来的士兵;是说饥荒时选厢兵的标准,是作者的结论。

11、【高考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易错提醒】是说饥荒时选厢兵的标准。 【备考提示】要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要注意从离中心最远的开始排除。必须注意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证关系。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要注意题干的要求, 注意主人公、 关键词、 “正面” 、 “侧面”等词语。 12【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 文中说:“国家罢兵, 三十三岁矣, 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 而后来者其势不得不骄惰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 ”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逝世已经都没有了,后来的人未曾经历战争,士兵骄惰

12、,禁军背军粮的任务自己不做,雇请他人来做。 【高考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易错提醒】认真将题肢与原文对照,注意时间的前后顺序。 【备考提示】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 有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 【参考译文】 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也是国家制订统治措施的起源。古代治理国家的人不曾敢轻视疏忽,但是如今当官

13、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听见有人说起农业之事,就相互笑他说: (这是)低贱的事情。他们知道通过赋税将农业物资移用到自己身上是紧急的事情,不懂得致力于农业是首先要考虑的,这是没有弄清统治措施的根本啊。懂得致力于农业而不懂得节约用度来爱护农民,这是没有尽到致力于农业的办法啊。 古代治理国家的人,统治者和百姓相互移用来互相补充。处于下位的百姓尽力很勤勉,处于上位的统治者使用物资有节制,百姓不保留自己的气力,国家不过分浪费,统治者爱护他们的百姓,百姓提供物资给统治者,使得上下都不相困扰。一位男子的力气(官府)督促他一定要尽力完成自己的职责,一天的用2010 湖北高考试题答案 第 5 页

14、 共 22 页 度(官府)约束他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收入,一年种出的庄稼供给官府和百姓,食物都从这里面出来,因而常常有富余的,所以三年便能余下一年的储备。现在却不是这样,耕种的人不再督责尽力耕种,消费者不再更具收入确定支出。农民一年耕种打下的粮食供给官府才刚刚够,而农民自己的食物却不超过几个月。严重的,收获的事情刚刚结束,农民只能将簸出来的糠麸或秕稗作为食物,或者采摘橡树的种子、存储菜根来勉强度过冬春的饥荒时节。如果遭受不幸遇到水灾旱灾,就会纷纷倒下成为饿殍。这样的情况很是可悲可叹啊! 国家停止用兵已经 33 年了,士兵中那些身经百战的人有的老的老死的死现在几乎都没有了,而后来当兵的人不曾听见过战

15、鼓。懂得战阵。生活在没有战事的时代而衣食不缺,那情势不能不骄傲懒惰。现在士兵进入兵营,不自己抱着自己东西而让别人抱着;禁兵领取粮食,不自己挑着而雇人挑着。他们的骄纵懒惰就是这样,又怎么愿意冒着辛苦而参加战斗呢?如果能让士兵能承受辛苦而能够战斗,即使损耗农民的利益,这样做也是可以的。但奈何他们只有当兵的虚名,而实际上是一群骄纵懒惰的无用之人啊。 古代大凡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都在田间劳作,农闲的时候就将作战的技能教给他们,现在却完全不同,一旦遇到灾年,那么各州郡的冠岩就用尺子度量百姓中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招他们去做禁兵,稍差一点低于尺度且稍微有些瘦弱的,登记在册作为厢兵。官员招人多的有赏赐,而百

16、姓正处于穷困之时争相投军。所以,一遇上凶年荒灾,那么留在田地的,只有老弱之人了。而官方这时也说:如果不将他们收留当兵,那么恐怕就会做强盗。唉!只是知道他们某段时间不做强盗,却不知道他们一生骄纵兰度而窃取食物啊。古代那些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承担种田的工作,而年老体弱的游玩;现在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游玩,而老弱之人却留守在田地间。为什么相反到了这么严重的程度呢?然而百姓在田间尽力耕作的,有时不免于吃猪狗之食,而一旦离开田地做僧人或士兵,就终身安乐舒适而享有丰美的食物,那么种田的农民不能不一天天减少啊。所以说有引诱农民离开田地的弊端,说得就是这种情况。 四、 (24 分) 13【参考答案】(1)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 (2)耕种的人不再督责尽力耕种,消费者不再更具收入确定支出。 (3)只知道他们一时不去做盗贼,却不知道他们一生都在骄横懒惰窃取衣食。 【试题分析】 (1)为吏、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