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教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446212 上传时间:2017-08-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飞来峰”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登飞来峰”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登飞来峰”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登飞来峰”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登飞来峰”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飞来峰”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飞来峰”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登飞来峰一导入:我们学过王之涣登颧雀楼,知道登高望远。我们将学习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二、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初知鄞县,有政绩。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改革政治的主张。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他积极推行新法,抑制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但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晚年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荆公。卒谥“文”。王安石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主张文学必须“有补于世”,他的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等。(2)背景

2、 王安石此诗写于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当时他三十岁,由鄞县(宁波)县令改任舒州通判。他向往“见日升”,“身在最高层”,其政治雄心于此已现端倪。这首登高览胜之作在构思上独具特色:诗人没有记叙登山的过程,也没有描绘山中的美景,而是一开始就把自己置于山上千寻塔的最高层,抒写当时心中的感受。(3)整体感知 (4)翻译 我登上了飞来峰上的高塔,听人说清晨鸡鸣时从这儿能看到太阳升起。不怕浮云层层遮视野,都因为登高望远心胸宽。 三、教师板书全诗。请同学们琢磨琢磨每句诗,想一想该怎么朗读,试着划分一下朗读的节奏。1、格律诗常见的是哪两大类?一般多为几言?(古典格律诗分律诗和绝句两大类;一般多为五言和七言

3、)2、诗歌(格律诗)节奏的划分七言:(1)基本:“二五”式和“四三”式(2)细分: 二二三二三二二二二一二二一二五言:二三二一二二二一【一般情况是综合“音节”和“意义”两个方面,常以“二”起头,且上、下句节拍匀称】四、学生读写齐读自由朗读试背在笔记本上默写(确实默写不下来的同学,可以抄写)融入文本三:全诗简析(一)句:导问:1、按课本注释折算,“千寻”等于多少“尺”?这应当看着是什么手法的运用?作者的目的何在?【“千寻”,夸张手法,极言塔高。】2、第句还在写“塔高”没有?这应当看着是什么写法?【“见日升”,侧面衬写古塔高耸,直入云霄,这还是写塔高。】赏析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我

4、们知道,在通常情况下鸡鸣时分是看不到日出的。据说在泰山的日观峰,“鸡一鸣时,见日始欲出”。在飞来峰上能不能看到这一奇景呢?从“闻说”二字推断,诗人没有看到。他不写亲眼看到的景物,而写传闻之景,为的是突出构思中阐发哲理的重心。鸡鸣日出的灿烂图景,也是诗人美好前程的象征。(二)句导问:1、这两句和前两句在内容上有何不同?(前两句落笔于“景”,后两句着笔于“情”,亦可说“理”)22、句之间是何关系?(因果关系,相机释“缘”之义)3、你从这两句诗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教师可以先举出生活中蕴含此理的例子,然后引

5、导启发学生得出这一结论。“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转入议论,但仍采取了写景的形式。“浮云”二字,既是实写,也是比喻,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不畏”二字,道出了“身在最高层”的独特感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全诗从“鸡鸣见日升”转入“浮云遮望眼”,衔接非常自然,意思上也是贯通的。“日”是帝王的象征,“浮云”是邪臣的代称。王安石向往“见日升”,“身在最高层”,其政治雄心于此已现端倪。)“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首句 “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 ,可见他对这块

6、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下句紧扣“清晨”描绘出这座寺院的全境:初升的太阳,正照着寺院中高耸的树林。 “古寺” “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宁静。“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竹径” ,竹林丛中小路。 “幽处”幽静的地方。 “禅房”僧侣们的住所。 “花木深” ,指禅房深藏在花木丛中。这两句用语精当,意境幽邃,成为历史读者赞赏的名句。 “竹径通幽处” ,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去描述诗意的书作“曲径通幽处”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这一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 “山光”山中的景色。“悦” ,用作动词,使欢悦。

7、“空人心” ,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 “空” ,消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 。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是诗人表达了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水。以上四句诗人抓住山寺中独特的景物,运用了以静显静,以动显静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幽深静寂、安祥和平、自然高远的境界。“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尾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显静,映衬山寺万俱寂的宁静气氛。 “万籁” ,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 “俱” ,都,全部。 “寂” ,寂静,没有声音。

8、成语“万籁俱寂”出于此句。 “磬” ,是石或玉制的打击乐器。和尚在念经或进行其它宗教活动时,都用敲钟和击磬表示开始和结束。小结:这首诗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的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全诗层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简洁明净,感染力强。由本诗演化出的成语“曲径通幽” “万籁俱寂” ,沿用至今。(五)背诵这首诗。望岳教案精品源自教学论文 一、学习目标 1、围绕“望”,表现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2、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3、青年杜甫的豪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 柳宗元带我们领略了小石潭的凄寒幽静,吴功正带我们欣赏了阿里山的静谧

9、神奇,马信德带我们游览了威尼斯的瑰丽奇特。今天我们再请古代的一位诗人带我们去一个地方。 板书:望岳 唐 杜甫 (二)围绕“望”,理解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1、去哪里呀?你从何得知? 泰山。 从 “岳” “岱宗” “齐鲁”得知 3补充资料: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 望岳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 2、泰山景色如何呢?我们一起透过杜甫的一个动作“望”来欣赏泰山的景色。请同学们先一起大声朗读诗歌,思考杜甫从第一句实际上一直望到哪里。 (1)描绘泰山景色。 也即首联、颔联、颈联。 (2)想象登顶感受和望到的景象。 3、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

10、请同学们任选一联说一说。 (1)首联:望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景象。这是远望。 “青未了” (2)望到了泰山既神奇秀丽又巍峨高大的景象。这是近望。 “钟”:聚集,宠爱、钟爱,既写出神奇秀丽,又写出诗人的喜爱赞叹之情。 “割”:阴暗对照之明显,阳光像一把刀一样有力地把阴暗隔开,突出泰山的巍峨高大。 (3)望到了云涌云翻的壮阔景象和鸟儿归巢的傍晚景象。这是细望。 “层云生而荡胸,鸟儿归而入眼” (三)名句赏析 1、泰山如此绵延不尽,如此神奇秀丽,如此巍峨高大,杜甫看了心潮澎湃,他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个愿望。杜甫的愿望是什么? 我还没有登上山顶景色就如此神奇美丽了,如果我登上了最高峰呢?一览众山

11、小。 2、请你想象登上最高峰“一览众山小”的景象和感受。 3、登上绝顶眼界变宽了,心胸开阔了,登上绝顶才能欣赏到绝美的风景,这是身在低处的人永远无法体验到的。所以孔子登上了东山就认为鲁国很小,登上泰山胸怀竟然博大得认为天下都很小。林则徐更说过“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 4、这句话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它告诉我们: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不但望得远,而且可以雄视一切,包举天下。它鼓励人们树雄心立壮志,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获得更大胜利。 (四)了解青年杜甫 1、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望到一个什么样的杜甫? 豪情勃发,壮志凌云,乐观向上,满怀建功立业,意气风发,信心满怀 2、 “读书破

12、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杨雄敌,诗看子建亲。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 青年的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发展到最富庶的时期,他家境优越,诗才横溢,因此意气风发,信心满怀,渴望着建功立业。 3、过了二十年左右,47 岁的杜甫在首都长安又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破败,荒凉,萧条 4、我们望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中年杜甫? 愁苦,焦虑 忧国忧民,流泪的,感伤的,饱经风霜的。 5、国家的苦难,人生的坎坷,生活的艰苦可以磨掉杜甫的意气风发,磨掉杜甫的骄狂,使他的诗歌风格由雄豪而变沉郁,却始终磨不掉青年时期立下的志向,磨不掉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乃至困顿至极的他竟然能发出使人

13、震撼的呼喊 这就是被后人尊奉为诗中圣人的杜甫。 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并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2、准备多媒体教学。五、教学过程:(一) 导语设计4曹操,一代枭雄,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已经一览他的风姿。但是由于三国演义褒刘贬曹的创作倾向,导致作者并未能给曹操一个公允的评价。其实,据史料记载,曹操也是一代良君,他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曹操也是以豪放悲怆的创作风格被古代文坛所称颂。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一首观沧海就是写在曹操事业的巅峰时期。那时,他即将统一北方,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经亲临的碣石山,又临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也是如沧海般澎湃

14、。就让我们赶快来欣赏一下这首气壮河山的大作吧,来感受它的雄浑气势。(二)作者作品简介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的文学成就很高,与他的儿子曹植、曹丕并称“三曹” ,他写的诗慷慨、雄浑、悲壮、有气魄,多反映他欲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观沧海就是反映这一思想。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 ,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赛,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 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

15、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三) 、字词积累和基本技能训练。1、首先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仔细地听,将生字标记出来,不懂意思的词加上点,仔细听这些字词的发音。2、掌握生字词的读音,认读两遍,对生字的结构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识记。3、学生一读课文,齐读,读准字音。老师要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4、朗读诗歌要注意正确处理诗歌的节奏、语速及语调。古诗的节奏一般按音节划分。四言的节奏型是:X XX X 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四言句) (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 “峙” “起” “里” “志”等字,押的是“”韵。) 赏景诗一

16、般语速较慢,诗人往往是边赏景边歌从心来。此诗的语调比较激昂、雄浑有力。学生二读课文,要读好诗歌的节奏、语速及语调。看屏幕赏读,一边欣赏壮阔的画面,一边想象诗人当时的感受。5、理解诗歌内容,先要明白字词的意思。学生三读:自读,看注释或资料,补充注释一些字,然后释译全诗。译一句就齐说一句。原文: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译文:(挥师)向东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碣石山上树木聚集在一起生长,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银河星光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