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学生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浅谈学案导学教学法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刘丽霞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458285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动学生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浅谈学案导学教学法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刘丽霞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调动学生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浅谈学案导学教学法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刘丽霞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调动学生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浅谈学案导学教学法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刘丽霞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调动学生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浅谈学案导学教学法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刘丽霞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调动学生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浅谈学案导学教学法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刘丽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动学生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浅谈学案导学教学法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刘丽霞(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调动学生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浅谈学案导学教学法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刘丽霞作为一名年轻的生物教师,如何将生物新课程标准落实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一直存在着以下现象:重教法轻学法,重提问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教师始终扮演主角,学生只是教学活动中的配角, 甚至是观众, 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扭曲了教学双方的内在联系, 破坏了学习过程体系的合理结构,无法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心理机制, 也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了。那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使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

2、机地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本学期我校领导经过深入研究, 多方验证并本着 “结合本校实际, 体现奋中特色, 立足于全体学生,发挥个人优势”的原则,在高一、高二年级全面推广实施了“学案导学教学法”。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深入实践及探索,发现“学案导学教学法” 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一、学案的设计及实施步骤我们在本学期的集体备课活动中也一直

3、探讨如何改进有关“学案导学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逐渐形成了我们本组的特色“目标制定心中有数,自主互助全面发展,教师点拨突破疑难,检测反馈重在落实” 。在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前提下,首先组长提前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给各个组员分配任务, 一人负责一节课的学案内容的设计。为了节省时间, 我们通常先从网上寻找有关内容的学案设计, 从中进行筛选, 并且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做一些适当的增添和删减,设计出学案,其中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学习内容、学案导学过程及学法指导、自我检测等几个部分的内容。然后,集体备课活动时间, 我们对于个人设计好的学案进行详细讨论,各自发表意见,

4、 最后达成一致,定稿、打印、制版后发给学生。1. 目标制定,心中有数有目标的学习才是高效学习,学习目标的制定很重要。一节课开始,首先通过学习目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主要内容,明确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节省时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习目标要明确,重、难点要突出,并且精而简。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每节课要探索的内容及主攻方向, 做到不在教学环节上平均用力, 或按照教材的环节顺序走马观花,看似面面俱到,实则蜻蜓点水、不深入、不透彻。2. 自主互助,全面发展学习内容的设计不是课本所学知识简单的罗列,而是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设

5、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 编排出合理的知识体系。上课前,我在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需求的基础上,低起点、多层次设计教学环节, 构思学案, 力求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并通过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等方式,让整个学生群体都能动起来,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机会,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真正使“自主互助”学习方式贯串整个课堂。3. 教师点拨,突破疑难本着“充分挖掘教材、用活教材”的原则,让学生进行“自主、互助”学习。但这并不等于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教师的精讲点拨作用也是

6、非常重要的,关键在于突出一个 “精”字,点拨要恰到好处, 点到实处,把握好分寸。 所谓“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在这里,我体会到,精讲的内容,基本上是难点和易错点,是必须强化巩固的内容,因此精讲点拨后还要辅之以强化训练。我的具体做法是,讲完以后,再给他们一些相关练习来巩固。最后,由教师引领学生,进行错题整理,克服易错点,巩固重点知识,以达到知识学习的长期、有效,甚至终生难忘。4. 检测反馈,重在落实看一堂课是否成功。关键是看学习目标的落实情况。为将学习目标落到实处,对于每一节课要进行达标检测,主要做法是: 通过学案中的检测题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而后对相关知识以周练的形式进行

7、检测,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二、学案导学的优点和不足一个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1. 开始的时候,学案的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学案内容比较多,大小问题都呈现,教师讲的话都统统展现给学生,缺乏“精” ,而且设计的问题没有层次感,往往只局限于课本内容, 限制了学生的拓展思维能力。 习题也过于简单, 没有深度。2. 开始的时候应用起来也不是那么得心应手,往往顾了一头顾不了另一头。而且有一部分同学好像跟不上进度,速度有点快,目标的达成效果不佳。所以刚开始学生对于学案教学好像还有点不太适应,在上述的基础上对学案的设计进行了一定的改进, 实施的

8、时候也做了一定的调整。比如,每节课的学案都是在每节课前才发下去, 上课给时间看书, 带着问题去思考, 对于重点和易模糊的东西重点讲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后,我对本班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认可了“学案导学教学法”。我认为总体表现如下:1.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素质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案导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维能力;课堂上给了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 而且在学案的引导下, 学生看书有了目的性, 不再盲目,提高了学习效率, 而且教给了学生自学的方法, 使学生逐渐由 “学会”

9、向“会学”转变,为学生以后的自我发展打好基础,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2. 学案导学教学法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是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时代的要求,学案导学教学法不失为一种与这种要求相适应的好的教学方法。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学案导学教学的核心。 由于学生学会学习, 疑点、难点都在课堂解决,原来的课下作业在学案导学教学中基本完成,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发展了,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3. 学案导学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答案捧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