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意识与教学行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例谈.docx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4449875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意识与教学行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例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程意识与教学行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例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程意识与教学行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例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程意识与教学行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例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程意识与教学行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例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意识与教学行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例谈.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意识与教学行为课程意识与教学行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例谈教学例谈陈桂生陈桂生课程意识,它指教师对课程性质以及教育价值的认识课程意识是课程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它既是课文中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的具体化,又是课程教学行为的指南它比课程教学理论层次低,它具体、明确、易于操作,又比教学实践层次高,它概括、简练、易于界定本文就语文教师应树立的三种课程意识及其相应的教学行为并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一、语言艺术意识一、语言艺术意识-引导品读引导品读语文是融入语言文字与表达方式为一体的文化课程,语言文字的表达艺术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涵语文课程的语言艺术意

2、识,它指教师对语言文字在突出表达效果或感染效果方面的认识,换句话说,语言表达是一种艺术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对于闻一多呕心沥血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动机,作者仅用了“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一句话来表述,这是一种比拟性表述,内涵深刻且形象生动闻一多将贫弱的中国归咎于文化落后,因而滋生通过振兴中国文化途径来振兴我们这个衰微民族的研究动机自上世纪 20 年代末起,闻一多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 ,试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这句话,高度地赞扬了他的爱国热情与救国抱负试想变换一种表述,估计很难收到这样的表达效果,这就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性持有课程语言艺术意识的教师,其课程的教学行为

3、重在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品读所谓品读,这里指读者对文章中优美文句、精练词语、精彩片段、表述风格、谋篇思路等方面进行鉴赏性的阅读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设计以下系列问题进行阅读指导:“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的文句,其修辞手法是什么?又如“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的描写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治学作风?“目不窥园” 、 “兀兀穷年” 、 “沥尽心血” 、 “群蚁排衙”等词语体现了学者怎样的治学行为?文章第一部分对闻一多研究学问的“做”采用了怎样的行文手法?为什么作者有意避开有关诗词的学术性的内容?文章的

4、第二部分有两处写闻一多的“说” ,这两次“说”的描写有何不同?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各自独立,互不牵连,然而作者是采用怎样的表述方式使得两部分内容贯通而成为有机的整体?全文最后用“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来结尾,这十二个文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等等显然,上面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领悟文章的语言表述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本的品读能力乃至鉴赏为使学生体验文章语言的感染效果,教师在教学中会着意引导学生对文本整体或片段进行反复诵读品读是诵读的基础,诵读则是品读的发展诵读中通过语气、节奏、强度等要素的调节从而实现与作者在思想或情感上的共鸣,乃至达到品读的最高境界通过诵读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语言的

5、了解和掌握,更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语言美的认识和感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对文学的爱好,可谓“一举多得”二、语言工具意识二、语言工具意识引导践读引导践读语言,包括文字语言,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意向表达或思想交流时不可或缺的技能,尤其在人类文化与思想传承方面,文字语言具有超越时空的作用与意义语言工具意识,它指教师将语言视为一种工具的认识他认为,学生只有较好地掌握语言表达技能,才能终生获得更好的发展纵观人类发展史,大凡有所作为的名人或伟人,优秀的语言表达技能是他们成功的必要因素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其运用技能只能在实践中形成课文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

6、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贯彻课程的语言工具意识的有效途径在于引导学生践读所谓践读,就是指“读中促说”或“读中促写” ,教师将训练学生的“说”或“写”视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当然,具有语言工具课程意识的教师也会注重引导学生较好地领悟文本的思想内涵与语言表达艺术,但更多的时间是用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依据文本的内容,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安排如下系列的说写活动1.就下面其中一个问题发表你的观点:哪些事情要提倡只做不说?哪些事情又要求又说又做?只说不做的后果是什么?“说与做”是人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言行观” ,它是

7、衡量每个人的品行与思想的重要方面,本问题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言行观”2.“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是作者对闻一多高尚人格的总概括,请你以“他,是行的高标”为题发表你的演说文中关于闻一多“行”的素材很多,将这些离散的素材重新组合并富有感染力地演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力与文字组织能力3.请你用不超过 200 字的文字概括全文,要求前后文句贯通,主题与原文相同阅读中的概括能力是最基本的语文素养,本训练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又可以提升学生在习作方面的谋篇构思能力4.以某人或自己的“勤奋学习”或“刻苦钻研”为主题,撰写不少于 200字的文章

8、片段借助文本片段来进行类似的片段习作训练,针对性强,见效快5.课后作文:“我的说和做”要求内容真实,可以是自己优秀品行反映,也可以是自己不良行为的反思,字数不少于 600 字本训练融写作训练与思想教育为一体,这是实现语文课程教书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三、语言载体意识三、语言载体意识-引导探读引导探读课程文本中,语言是一种载体,它不仅能体现语言表达方面的艺术性与文本内容的思想性,而且还蕴含着作者的某种思想或感情以及文本创作的思维过程课程的语言载体意识,就是指教师将文本语言看成是思想、情感与思维的载体,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文本内涵的把握,更要重视作者思想或情感以及文本创作思路的探析持有这种课程意识的教师

9、,他的教学行为就是引导学生探读,所谓探读,就是探析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和“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两个问题。要探析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的问题,首先让学生较好地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据此,教师可以先介绍文章主人公闻一多与作者的师生情谊,其中重点介绍作者报考青岛大学被闻一多破格录取和闻一多赠送作者死水诗集且对作者影响的轶事,然后重点介绍闻一多的生平事迹,顺便播放电影建国大业中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视频片段,让学生充分认识闻一多的高尚品行与人格,同时从内心来体验作者敬仰与缅怀恩师的纯真情感为促进学生探析“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认识或领略作者的语言风格如作者报考青岛大学的

10、三句话作文:“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人了无边的苦海!”全文诗一般的语言,极为精练且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再如作者写的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中的诗句:“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再看文本文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不难看出,诗人的作品离不开诗的语言,精练,生动,形象,有跳跃性,有气势,这就是作者的语言风格在领略作者语言风格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探讨“文章是否可以不这样写”的问题如对于“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

11、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文章开头,是否有更好更短的语言开篇?对于闻一多在学术方面的探究过程与成果,你能否运用朴实的语言进行描述,然后对比文章的气势或感染力对于文本第二部分中闻一多的“说和做” ,能否结合最后一次演讲内容进行改写?等等,让学生在尝试变写或改写中领悟原文的艺术性,同时提升自己的阅读鉴赏水平与习作能力探讨“文章是否可以不这样写”的问题,它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也是读者与作者之间语言艺术的切磋,更是读者与作者之间思想或情感的交流,因此它是语文课程教学的最高境界没有完美无缺的文章,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作者,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树立自己对文章写作的信心和风格,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以读促写”或“以写促读” ,引导学生品读的教学行为就是“以读促写” ,而引导学生践读或探读的教学行为则是“以写促读”品读、践读、探读,虽是三种课程意识下的产物,但绝不能割裂地看待,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他会将这二种教学行为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充分彰显语文课程的教学活力,尽最大努力使学生获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