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习题+三级心理诊断技能单科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4410850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习题+三级心理诊断技能单科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课堂习题+三级心理诊断技能单科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课堂习题+三级心理诊断技能单科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课堂习题+三级心理诊断技能单科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课堂习题+三级心理诊断技能单科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习题+三级心理诊断技能单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习题+三级心理诊断技能单科(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控制谈话方向应把握的要点中正确的是()。(1.0 分) A 控制会谈内容对咨询员最重要B、应该按照求助者的意愿来进行C、涉及问题时要有计划性和目的性D、运用技巧随心所欲地转换话题参考答案 C P6 A 控制会谈的内容对保证心理咨询的效果十分重要2、确定提问方式时应把握的要点中不正确的是()。(1.0 分) A、一般不应使用封闭式提问B、一般应该使用开放式提问C、绝对不应使用封闭式提问D、特殊时使用半开放式提问参考答案 C P123、对个性相对稳定性原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1.0 分)A、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B、在存在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

2、不易改变C、在存在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可能发生改变D、是区分精神活动状况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之一参考答案 B P4、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的内涵是()。(1.0 分)A、该因素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B、在临床诊断中寻找关键点是相对重要的技能C、它是个别临床表现的原因或与表现有联系D、它是在个体中持久存在不随环境变化改变的形式参考答案 A P225、形成初步印象的不正确操作是()。(1.0 分) A、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评估B、对某些含混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C、把心理问题和神经症完全区分出来D、对目前一般心理健康水平予以评估参考答案 C P24 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尽享鉴

3、别诊断,初步区分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6、对会谈法临床价值的评价是()。 A、该方法操作简便且较为完善B、即使单独使用效果也很好C、信度和效度完全是可靠的D、不能够用来预测学习成绩参考答案 D P137、对心理诊断适用范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基本不涉及精神病学的问题B、适合于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C、对于精神病学只有辅助作用D、不适合于心理疾病边缘状态参考答案 D P 找不到 C 在 P288、判断心理诊断是否具有科学性的依据是()。(1.0 分) A、诊断是对多项测定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B、测定结果与临床症状应有绝对的一致性C、诊断有时可以根据一个单项测定而得出D

4、、任何单项测定不一定有可以比较的常模参考答案 A P9、心理测验的正确使用要求()。(1.0 分) A、不必说明进行测验和选择某测量手段的原因B、必要时不必征得上级咨询师的同意即可施测C、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来选择恰当的测验项目D、咨询师决定是否实施测验时无需求助者同意参考答案 C P1410、对求医行为的正确不正确的是()。(1.0 分) A、神经症者常常有强烈的求治愿望B、神经症儿童反复向家长诉说痛苦C、由家属陪同者求治的愿望不强烈D、重性精神病的患者很少主动求医参考答案 C P28 不全11、对中断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1.0 分) A、时间有限下次再谈B、暂时休止然后再谈C、建议变

5、换地方再谈D、强迫对方停止谈话参考答案 D P712、对中立性态度的理解正确的是()。(1.0 分) ( (回答错回答错误误) )A、会谈中不应该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B、对其情绪和行为的规律性给予保留C、对其情绪和行为后果采取保留态度D、对其情绪和行为效应采取肯定态度参考答案 A 华夏答案 A,P9 对情绪和行为的社会效应和其他后果仍是一种保留态度,所以 C 正确的13、与 10 题相同14、一般资料的整理不包括求助者的()。(1.0 分) A、工作记录B、身体状态C、自我描述D、娱乐活动参考答案 B P1515、对初步印象不正确的理解是,对求助者()。(1.0 分) A、行为问题的严重程度形成

6、大致判断B、心理问题的病因种类形成大致判断C、行为问题的归类诊断形成大致判断D、心理问题的归类诊断形成大致判断参考答案 B P24 心理与行为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归类诊断方面,形成大致判断16、个人成长史资料的整理包括()。(1.0 分) A、朋友的身体状况如何B、最喜欢的人状况如何C、家族中其他成员的状况D、对成长中事件的评价参考答案 A P16A、朋友的状况(包括职业、道德行为,法律意识)D 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所以答案应该是 D17、初诊接待时应该正确把握的内容不包括()。(1.0 分) A、避免紧张情绪B、禁用专业术语C、严守保密原则D、避免使用方言参考答案 B P51

7、8、对求助者目前状态的整理不包括()。(1.0 分) A、自控能力和言行B、考勤和工作动机C、情绪和情感表现D、职业和法律意识参考答案 D P1719、使用摄人性谈话时,正确的做法是()。(1.0 分) A、避免提问失误,绝对不能扭转对方谈话内容B、除了进行咨询性谈话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C、保持中立性态度,但必要时使用批评性语言D、结束语要客气诚恳,必要时给出绝对性结论参考答案 B P13 中态免提,转谈题外,绝对诚恳20、对谈话法的种类描述正确的是()。(1.0 分) A、通过谈话了解病史和其他状况的谈话是鉴别性谈话B、针对精神变态和行为异常的谈话是危机性谈话C、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测验的种类

8、的谈话是摄入性谈话D、内容涉及健康人某些问题的谈话是咨询性谈话参考答案 D P921、对求助者个人成长史资料的整理不包括()。(1.0 分) A、情绪体验的描述B、最喜欢读的书籍C、朋友的状况如何D、就业有没有挫折参考答案 A P 应与 16 题 A 比较(朋友的身体状况)22、对一般心理问题的理解正确的是()。A、问题内容虽未泛化但人格存在明显的异常B、此类型心理紊乱的咨询效果一般不会太好C、时间性质有近期发生而有可能持久的特点D、反应强度不剧烈并未严重影响思维逻辑性参考答案 D P23、对统一性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A、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统一,必然不能被人理解B、任何正常的

9、心理活动和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不一定与客观环境一致C、人的行为虽在量与质方面和外部刺激保持一致,但不一定正常D、人在行为上只要是超越了均数水平,就表明精神必然是异常的参考答案 A P24、初诊接待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是()。(1.0 分) A、尽力满足求助者的要求B、可以适当地使用专业术语C、可以适当地使用方言D、严守求助者的所有秘密参考答案 B P25、验证临床资料的可靠性时采用的方法一般是()。A、测验资料B、既往经验C、反复追问D、录音资料参考答案 A P18 补充提问,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26、初诊接待中向求助者介绍心理咨询时正确的描述是()。A、没有必要告知对方什么

10、是心理咨询B、心理咨询按照对方的要求解决问题C、心理咨询不能够解决他的全部问题D、求助者不必了解心理咨询如何进行参考答案 C P327、对心理咨询范围的理解正确的是()。(1.0 分) A、与心理有关系的问题都应该妥善的解决B、心理咨询对某些问题不一定能起到作用C、心理咨询师应给予对方承诺以求得信任D、咨询师不包揽一切,但可提出指导性意见参考答案 B P28、控制谈话方向应把握的要点是()。(1.0 分) A、运用技巧随心所欲地转换话题B、设计问题时要有计划性和目的性C、控制会谈内容对咨询员最重要D、应该按照求助者的意愿来进行参考答案 B P29、咨询师选择谈话内容的原则是()。(1.0 分)

11、 A、尽可能挖掘求助者的所有情况B、能够改变求助者的个性和态度C、可把思维障碍的症状加以讨论D、符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和兴趣参考答案 D P1330、使用心理测验时正确的做法是()。(1.0 分) A、不必说明进行测验和选择某测量手段的原因B、只有在求助者同意并愿意配合时才可以实施C、必要时不必征得上级咨询师的同意即可施测D、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选择相同的测验项目参考答案 B P31、对判断病与非病的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1.0 分) A、背离三条原则者才可定为可疑精神病症状B、背离一条原则者不能定为可疑精神病症状C、背离一条原则者就可定为可疑精神病症状D、背离两条原则者才可定为可疑精神病症状

12、参考答案 C P32、修饰性反问引起的后果是()。(1.0 分) A、对方自我探索过多B、谈话内容过于具体C、对求助者毫无益处D、使求助者过分依赖参考答案 C P12-13,6 种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方式33、对初诊接待的理解不正确的是()。(1.0 分) A、心理咨询有其局限性B、尽可能避免使用方言C、应禁止使用专业术语D、积极练习以避免紧张参考答案 C P34、对心理测量功能的理解正确的是()。(1.0 分) A、为使对方信任可适当夸大测量的功能B、在咨询范围以外可适当向求助者做出帮助C、心理测量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D、在咨询范围以内可适当向求助者做出承诺参考答案 D P35、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

13、用()。(1.0 分) A、可减少对方自我探索的主动性B、可产生不准确信息而延误确诊C、容易使咨询师产生防卫心理D、可造成互相依赖和责任转移参考答案 A P12-1336、修饰性反问引起的不良后果是()。(1.0 分) A、使求助者过分依赖B、谈话内容过于具体C、对方自我探索过多D、对求助者毫无益处参考答案 D P1337、摄入性谈话时确定谈话内容和范围时正确的做法是()。(1.0分) A、根据临床诊断的结果分析进行谈话B、根据咨询员观察到的疑点进行谈话C、依上级咨询师诊断的结果进行谈话D、依咨询员主动提出的内容进行谈话参考答案 B P5 主观目测38、了解求助者既往史的内容不应该包括()。(

14、1.0 分) A、到医院就诊的原因是躯体的还是心理的B、医疗机构的质量和职业规范执行情况C、目前的心理诊断及咨询过程是否正确D、对以往心理测验的效果进行正确评价参考答案 C P20-2139、对求助者一般资料的整理不包括()。(1.0 分) A、家庭教养方式B、日常活动场所C、一般婚姻状况D、社会交往状况参考答案 A P40、对求医行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1.0 分) A、神经症儿童反复向家长诉说痛苦B、由家属陪同者求治的愿望不强烈C、神经症者常常有强烈的求治愿望D、重性精神病的患者很少主动求医参考答案 B P41、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不包括()。(1.0 分) A、要按共同商订的时间表进行

15、心理咨询B、应按时完成作业并协商解决收费问题C、如实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信息D、不与咨询师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参考答案 B P82 求助者的责任,配合咨询师,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达成共识(提供真实资料),完成统一大业(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咨询师的责任(对求助者负责)1、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解决问题,3 保密42、确定提问方式时应把握的要点中不正确的是()。(1.0 分)A、一般应该使用封闭式提问B、必要时使用封闭式提问C、一般应该使用开放式提问D、特殊时使用半开放式提问参考答案 A P43、对不恰当提问带来的消极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16、。 A、可产生不准确信息而延误确诊B、可减少双方共同探索的主动性C、可减少对方依赖和责任转移D、容易使求助者产生防卫心理参考答案 D P1244、谈话中应把握的要点不包括()。A、即使对方同意也不可做录像B、征得求助者同意后可做笔录C、交谈中一般不做笔录和录音D、谈话信息依靠临场记忆整理参考答案 A P45、确定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的原则包括()。A、咨询师凭借经验可以对初期资料做定性分析B、资料分析时既要可靠真实又要符合客观逻辑C、求助者提供的资料不能作为分析问题的依据D、求助者家属提供的资料最有可靠性和真实性参考答案 B P46、对统一性原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人在行为上只要是超越了均数水平,就表明精神必然是异常的B、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必与客观环境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