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语文导学案_端午节的来历word学案

上传人:th****1 文档编号:44405102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下语文导学案_端午节的来历word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下语文导学案_端午节的来历word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下语文导学案_端午节的来历word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语文导学案 端午节的由来自学案自学案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我会掌握 9 个生字,理解词语。 2、我要初读课文,感知全文,初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1 我要读课文两遍,自学生字词:(1)我学会了这些生字,我要写一写:(特别是难记忆的字)(2)我能选出下列生字的正确读音。粽(zng zhng)子 屋檐(zhn yn) 传颂(sng shng) 辅佐(zhu zu) 措(chu cu)施 汨(m m)罗江2 默读课文,我知道了:(1)农历 月初 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有 、 等习俗。(2)屈原是 时期 国著名的 ,还是一个很有名望的官员,他在楚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

2、后来由于被权贵诬陷而被流放到 。后来 国派兵攻打 国,并占领了其首都,屈原万分悲痛投汨罗江自尽了。(3)根据上面的学习,我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并能在小组内给大家讲一讲。3、再读文,思考(1)屈原是个怎样的人? (2)我的问题是 4 我要读一读补充资料:屈平(约前 340约前 278)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

3、”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合作交流合作交流:对学:1、检查生字词语认读识记。2、交流自主学习的 2 题。3、同桌读读最让自己感动的段落。群学:自主学习第 3 题。课后检测课后检测:一、读拼音,写词语:Pi di cu sh chun sng x s( ) ( ) ( ) ( )sh yun ( ) 二、选字组词。架 驾 ( )驶 支( ) ( )车 吵( ) 劳( )错 措( )施 差( ) ( )误 举( ) ( )手不及三、查字典,填空。“戴”的部首是( ),共( )画。音序是( ),音节是( ),在字典里的解释有:“(1)把东西放在头上或身体其他部位 (2)拥护、推崇 (3)投顶着

4、 (4)姓 。在“爱戴”一词中应选第( )种解释。展示案展示案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我能透过语言文字感悟屈原那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从而体会老百姓对他的爱戴和怀念。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1、屈原为什么要投江? 我能通过勾画相应的句子和词语,体会到屈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并能把我的感受批注在书上。 2、投江后人们是怎样做的?人们为什么要向江里投粽子?我能勾画出人们的行为,从而感受到人们对屈原的爱戴和怀念。 3、练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方法指导: (1)放声自由朗读相关段落,勾画相关的文字,并把文字变成画面 尽情地想象当时的情景。 (3)带着自己的感悟好好地

5、朗读。 4、学完了课文,说说端午节的由来。 合作交流合作交流: 群学:1 各小组针对自主学习中 1、2 题交流。2 交流自主学习的第 4 题 展示:1、交流能体会到屈原爱国的词句。2、人们对屈原的爱戴体现在哪些方面? 课后检测课后检测: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楚国的百姓知道后,放声大哭,他们像(潮水 流水 洪水 )一样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人们大声呼唤着他的名字,驾着小船沿江打捞。他们捞哇,捞哇,可捞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捞到他的尸体。万分(悲痛 伤痛 沉痛)之下,他们把船上的大米、鸡蛋等食物投到水里祭奠他,也(希望 祈祷)江里的水族吃了这些东西后,不再伤害屈原的尸体。有人还把雄黄酒倒进江里,想药昏江中的蛟龙,使它无法张口。1在文中的正确词语下面画“”。2用“_”在文中画出比喻句。3按文中内容填空。(1)文中“他们捞哇,捞哇,可捞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捞到他的尸体。 ”这句话,为什么要连续用两个“捞哇,捞哇”?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_ _ _ 。(2)通过阅读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请把你的感受变成动人的文字,写下来。_ _ _ _ 。课后延伸课后延伸:通过本文,我们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你还知道什么节日的来历吗?试着写一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