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1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4342845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页) 高三学年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高三学年语文学科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城市中的礼与乐 刘士林 礼、乐与城市文明有密切关系,这可从什么是文明,文明与城市的关系, 以及什么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内容等角度加以认识与阐释。首先,在中国文献中, “文明”最早见于易乾文言和尚书舜 典 ,是指人们创造的用以区别“先进”与“落后” 、 “文明”与“野蛮”的一 整套“形式符号系统” ,也就是先秦儒家津津乐道的“礼乐制度” ,它们的主要 功能是为政治服务,所以古代中华民族的“文明”主要是指“政治文明” 。 其次是“文

2、明”与“城市”的关系一直十分密切,这在中西民族是高度一 致的。在起源的意义上,英语中的“文明” (civilization)一词即源于拉丁 文的“civitis” (城市) 。在中国周代,建立“城市”的标志是不同于野蛮部 落的祭祀与礼仪中心,如诗经大雅緜记载的“乃立冢土” 。按照礼仪 制度组织起来的人类活动,构成了最初的城市生活方式。在实践的意义上,依 附于城市的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建立“夷夏之别” ,有“礼乐” 即“夏” (文明人) ,失“礼乐”则为“夷” (野蛮人) 。英文的 “civilization”一词,最初也是指城市居民的风俗、习惯和道德的高贵。城 市文明的出现,第一次从

3、文化模式上区别开“文明人”与“野蛮人” ,构筑了 “城市”与“乡村”在生活方式上的分界线。从当代语境看,与乡村、城镇及 传统城市相比,城市、特别是大都市的“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均获得了 更高的发展,因而,一般性的“物质文明建设”与基本的“政治、法律制度建 设” ,已不能体现出城市文明在当代的发展水平,而作为一个社会更高发展目 标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理想追求”才是其代表或象征。 再次,城市文明的核心在于“礼”与“乐” 。 乐记说:“乐者,天地之 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借别。 ”引申地说, “礼”的功能在于划定秩序, “乐”的目的在于生产和谐。没有“序”的人群

4、 是野蛮的、混乱的,而丧失“和”的社会则是僵化的、非人性的,只有这两者 的和谐发展,才能使人既在“礼”的前提下“相敬” ,又在“乐”的引导下 “相亲” 。从当代的视角看,城市文明的核心即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系统。在 表面上,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涉及到它的各个方面,但从“人文学”等相关研 究入手,如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先生说:“人文学主要有两大块,一个 是美学,一个是伦理学,分别讲什么是美的,什么是善的。 ”由此可知,一个 城市的人文精神的主体是“城市的善”与“城市的美” ,前者用来生产秩序、规范行为,后者用来调节情感,旨在使人获得快乐与自由。 “礼”与“乐” 、 “城市的善”与“城市的美” ,

5、其和谐发展对于当代人十分重要。没有“礼” 的约束与规范,人口众多而拥挤的城市必然混乱不堪;而失去“乐”的疏导, 则会直接影响到都市人的心理健康与精神生态。 (选自光明日报 )1从原文看,下列对“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明”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古代文献易乾文言和尚书舜典 , 其核心在于“礼”与“乐” 。 B “文明”与“城市”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密切的,这一点在中西方不 同的民族中都是高度一致的。 C “文明”是指人们创造的用以区别“先进”与“落后” 、 “文明”与“野蛮” 的一整套“形式符号系统” ,其功能在于建立“夷夏之别” 。 D因为“文明”的主要功能是为政治服务

6、的,所以古代中华民族的“文明” 主要是指“政治文明” 。 2下列各项,不能证明“文明与城市”关系密切的一项是( )(3 分) A在起源的意义上,英语中的“文明” (civilization)一词即源于拉丁文 的“civitis” (城市) 。 B在中国周代,建立“城市”的标志是不同于野蛮部落的祭祀与礼仪中心, 如诗经大雅緜记载的“乃立冢土” 。 C城市文明的出现,第一次从文化模式上区别开“文明人”与“野蛮人” , 构筑了“城市”与“乡村”在生活方式上的分界线。 D按照礼仪制度组织起来的人类活动,构成了最初的城市生活方式。英文 的“civilization”一词,最初也是指城市居民的风俗、习惯和

7、道德的高 贵。 3下列对原文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当代市,特别是大都市的“物质文明建设”与“政治、法律制度建设” , 已不能体现出城市文明发展水平,应当予以废弃。 B “礼”与“乐”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内容,也是城市人文精神系统的两个重 要组成部分,只有这两者和谐发展,才能使人“相敬” “相亲” 。 C “城市的善”主要用来维持生产秩序、规范行为;“城市的美” ,主要用 来调节情感,旨在使人获得快乐与自由,两者分属“美学” 、 “伦理学”范 畴。 D尽管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涉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要研究城市人文 精神,却只能从“人文学”的研究入手。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

8、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2121 分)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47 题。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装4对划线处的潜台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祥子多年的交情,你看着办!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钱送得太少,我们对你可就不留情了)B巡警 我干不过你!明天见, 明天还不一定是风是雨呢! (明天就会有麻烦事的)C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我这儿来了。(你究竟想怎么样呢?)D周朴园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是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不很老实的人。(你非常委屈,我很内疚)订线学 校班 级姓 名命题人:审题人:负责人

9、:第 2 页(共 页) 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 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 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 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着子虚之赋。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 “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谬为恭敬,日 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 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 ”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

10、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 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 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武帝。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 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 ”上惊,乃召 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 成奏之。 ”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 ,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 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以此明天子之义。 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奏 之天子,天子大说。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 发

11、转漕万馀人,用兴法诛其渠帅,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 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 其后,人有上书言相如使时受金,失官。居岁馀,复召为郎。 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与卓氏婚,饶于财。其进仕宦,未尝肯 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间居,不慕官爵。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 “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 ”使所忠往,而相如 已死,家无书。问其妻,对曰:“长卿固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 即空居。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 ”其遗札 书言封禅事,奏所忠。忠奏其书,天子异之。 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注释】狗监:汉代内官名,主管皇帝的猎犬

12、。 西僰:(x b)古族名。春秋前后居住在以僰道为中心的今川南 及滇东一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使从者谢吉 谢:告诉 B故空藉此三人为辞 藉:借助 C长卿固未尝有书也 固:本来 D忠奏其书,天子异之 奏:进献 5以下四组句子,全都表现司马相如才华令人叹服的一组是( ) (3 分) 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 自往迎相如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奏之天子,天子大说 与卓氏婚,饶于财 时时著书,人又取去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粱孝王到京城朝见景帝时,司马相如见到并喜欢上了跟梁孝王前来的几个 游说之

13、士,于是借口生病辞掉官职,旅居粱国。 B临邛县令王吉发自内心地尊敬司马相如,相如到临邛县后,他每天前去拜 访相如。卓王孙、程郑请相如吃饭时,他甚至亲自去迎接。 C司马相如在景帝及武帝朝分别任职,两位皇帝对他的辞赋的态度迥然不同。 他为武帝写作的游猎之赋,假托三个虚构的人物,来阐明做天子的大义。 D司马相如不追慕官爵名位,不同公卿们一起商讨国家大事,常借病在家闲 居。可是,却曾因有人上书说他出使时接受贿赂而失去过官职。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 分) (1)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 (6 分) 译文: (2)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

14、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 (6 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1212 分)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倦倦 夜夜 苏轼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注络纬:昆虫名,俗称“纺织娘” 。 8“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 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 分) 答: 9诗歌以“倦”字引出下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6 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三)名句名篇默写(6 6 分)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此中有真意, 。 (陶渊明饮酒 ) (2) ,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 (4)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第 3 页(共 页)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李白蜀道难 ) (6)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