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大检查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333478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大检查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全大检查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全大检查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全大检查的几点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全大检查的几点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大检查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大检查的几点思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宿城区对安全生产大检查问题的几点思考宿城区对安全生产大检查问题的几点思考安全生产大检查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方法。当前有些人甚至是一些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人对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必要性及其成效提出了质疑,认为安全生产大检查影响了各级政府和部门正常的工作秩序,解决不了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等。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从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地位、作用及影响因素等进行较为全面、客观的分析,给安全生产大检查一个公正的评价,使其在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开展、促进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的提高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一、安全生产大检查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作用安全生产大检查是指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

2、安全状况和工作需要而组织的规模较大、范围较广和影响较深的安全生产综合督促检查活动。它不同于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组织的日常检查活动,也不同于生产经营单位所开展的安全生产日常检查活动。就参与的主体及要素看,安全生产大检查具有明显的权威性、广泛性、综合性、严肃性和阶段性。在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实践中,安全生产大检查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过并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1、安全生产大检查是各级政府抓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定职责。安全生产法第八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第五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

3、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六条明确要求“市(地、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地区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单位、设施和场所安全事故的防范明确责任、采取措施,并组织有关部门对上述单位、设施和场所进行严格检查。”。规定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在安全工作中履行的监督检查职责和负有相应的责任。2、安全生产大检查是整个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安全生产工作既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项具有较强政策性、技术性、协调性和具有其自身运行规律与特点的综合性工作。从内容看,包括了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责

4、任制落实、监督检查、专项整治、隐患整改、行政执法、事故查处、宣传教育、队伍建设等。从运行过程及环节看,包括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组织、协调、指挥、控制、落实、检查、反馈等。不管从工作内容还是从运行过程各环节的有机衔接看,检查都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和环节。没有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容就不完整;没有检查,安全生产各项工作部署就难以有效地贯彻;没有检查,安全生产运行各个环节就可能出现断裂和脱节;没有检查,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就无法落实。安全生产大检查是政府掌握、控制、指挥、协调安全生产工作全局的有力抓手。3、安全生产大检查是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的重要手段。从理论上来说,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在安

5、全生产工作中必须履行的职责及应承担的责任,法律法规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而且我国也初步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安全生产工作决策与执行、监督与检查机制,安全生产工作应该得到正常有效开展。但从实际情况看,目前我国安全生产运行中仍然存在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如有的地方、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不够重视,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履行不到位,安全防范措施不具体,事故隐患整改不及时甚至推诿扯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落实、难落实、假落实的现象还较为普遍。为了解决“严不起来,落不下去”的问题,各级政府除了通过开会部署、听取汇报、通报情况外,组织开展大检查仍是一种有力、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迅速、有力地推动安

6、全生产各项工作的全面展开。4、安全生产大检查是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的有效形式。安全生产关系千家万户,涉及方方面面,搞好安全生产必须要营造一定的声势、形成良好的氛围。通过加强宣传、总结经验、印发资料、开辟专栏、开展讲座、公开安全事故处理结果等都有利于增强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理解与认可。而开展大检查则可以在一定区域、一定时期内促使各级政府、部门、企业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让社会各界更了解政府在安全生产工作上的态度和行动,使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更明确自己的职责,从而迅速形成一种重视、关注安全生产的良好态势。5、安全生产大检查是短期内遏制重特大事故多发的有力措施。现阶段安全生产工作有一个明显的特

7、点,即一个地区在事故多发或发生性质较恶劣、社会影响较大的重特大事故之后,或在一些重要的节假日和重要政治、经济活动之前,总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而通过安全生产大检查,总能发现不少问题、排查出不少隐患。检查结束后,各级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也都会解决一些问题、整改一批事故隐患。同时大检查还能促进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更为严密、可靠的安全生产防范措施。因此,每次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之后,一些地区总会出现一个安全生产的相对平稳期,这个平稳期通常在一个月左右或更长些,在平稳期内,各类事故尤其重特大事故多发的势头通常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安全生产形势能保持基本平稳态势。二、影响安全生产大检查成效的

8、不良倾向从多年的实践看,一些不良倾向是直接影响安全生产大检查发挥应有功能与作用的“致命因素”,必须坚决加以克服。这些不良倾向是:1、敷衍塞责、应付了事。主要表现:一是认为安全生产大检查只是个形式,搞安全生产大检查是形式主义,认为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大量的问题,许多问题还是深层次的,不是一级政府和一个部门搞场安全生产大检查就能解决的,搞安全生产大检查用处不大。但既然上级部署安全生产大检查,不搞也不行,口头上说一说,面上再搞点检查活动也就可以了。由于存在这种认识,导致一些部门对安全生产大检查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深入、行动上不落实,大检查活动难以正常开展。二是认为安全生产大检查与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安

9、全生产的日常检查差不多,只不过是规模大点而已,反正是“老一套”、是“例行公事”,“年年安全大检查,年年都是老一套”,从而产生了“厌烦”情绪,因而不去认真分析每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特有背景、要求及突出重点,不去认真研究如何实现安全生产大检查的方法、内容及要求的创新,导致大检查的工作部署一般化、检查活动一般化、督促内容一般化、实际效果一般化。三是将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变为一种“表演”,认为已开展检查了,就是检查到位了,就可以向上级政府、部门有个交待、向领导有个交待、向社会有个交待、向群众有个交待了。这种以应付的态度对待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结果,必然导致安全生产大检查部署粗对粗、工作要求虚对虚,检查重点空对

10、空,使安全生产大检查变为名副其实的走过场。2、上热下冷、逐级衰弱。突出表现:一是因为安全生产大检查往往是在某一地区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多发之后,政府往往要求在定区域甚至是全国、全省范围内开展的,有的人就认为这是“一人生病、全家吃药”,是“多此一举”。特别是一些安全生产形势相对较为平稳的地区或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就很难做到层层发动、深入开展,结果安全生产大检查出现一种奇特的冷热不均现象,即政府、部门热、生产经营单位冷;上级政府、部门热,下级政府部门冷;出事故的地区热,没出事故的地方冷;出事故的行业热,没出事故的行业冷。结果整个安全生产大检查重视程度一级比一级低、检查力度一级比一级弱、效果一级比一

11、级差。二是有些地方有关领导对自己在安全生产工作上应负的职责不了解、不清楚,认为安全生产大检查是一项临时性工作,不应由政府领导牵头组织,而是应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牵头组织,特别是目前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体制不顺、规格偏低、人手偏少、经费奇缺,有些部门不太愿意配合,有些部门虽派了人参加检查,但基本上还是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一家“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特别是有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人员在场督促或检查时,一些相关部门的人员多是以“旁观者”的心态来应付,好像“事不关己”,这也是安全生产大检查被弱化、淡化、虚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虽然安全生产实行“一票否决”,但真正实施的较少。3、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突出表现:一是

12、不求深入,只注重形式,事先发通知、打招呼、做准备,只重人走到、不重检查是否到位。二是不能深入。有些地方安全生产大检查没有重点、抓不住重点,抓不住要害,虚于应付,浮在表面,将安全生产大检查变为一种走访式的“普查。”三是不敢深人。有些地方不恰当地强调安全生产大检查要“谁检查谁负责”,客观上反而影响了安全生产大检查的深入,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大,强调“谁检查谁负责”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检查者的责任心,但从另一方面看却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因为存在的重大问题、重大隐患往往不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可以解决的,而且被检查单位的问题和隐患也常常不是检查者的能力和权限范围所能解决的。为了避免承受难以承

13、受的“负责”之重,有些地方在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时,检查者与被检查者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对于检查者来说,不愿到问题突出、隐患太多的地方和单位检查,因为万一查出问题或隐患,这些地方单位又解决不了,出了事故还要受“牵连”,还是不去为好。对于被检查者来说,也不愿将条件差、问题大、隐患多的单位排出来接受检查,因为被检查出的问题、隐患越大、越多,被检查单位的领导也感到脸上“无光”,如果被查出的问题、隐患没整改,一旦出事也要承担相当大的责任,划不来。这样一来,被检查的单位大多是基础较好、条件较好的地方和单位,而那些基础薄弱、工作不落实、问题突出、最需要检查的地方和单位则往往成为检查的“死角”。4、虎头蛇

14、尾,不了了之。主要表现:一是将安全生产大检查作为一项临时突击任务,存在动员部署时决心很大,轰轰烈烈,但不能保持持续力度,出现前紧后松、前热后冷。二是安全生产大检查不能对各级政府、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的领导形成应有的压力,往往缺乏有力和有效的监督、督促手段,只能说说而已。检查一结束,还是老样子。三是有些部门生产对安全生产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习以为常,不重视,不安排资金投入,不明确专人负责整改,有的以没有资金或整改难度大等为借口,久拖不改。三、提高安全生产大检查成效的对策措施1、全力推动,持续深入。这是提高安全生产大检查成效的重要保证,目的是解决上热下冷、逐级衰弱的问题。具体应抓好三个方面:一是

15、要推动各级政府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从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相关部门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条件。二是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切实搞好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大检查除了层层发动外,关键还要层层开展,特别要让部门、企业动起来,真正使大检查覆盖安全生产的全方位、全过程,不留死角、不留空档、不产生断层。三是推动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依法日常监督检查,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增加投入,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隐患治理责任,及时整改、消除事故隐患,依法实现和保障安全生产。2、有效联动,齐抓共管。这是提高安全生产大

16、检查成效的有效途径,目的是促进相关部门更好配合、形成合力,努力消除大检查中可能出现的空白与“断档”问题。具体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加强政府、部门间联动。只有上级政府、上级部门动,下级政府下级部门不动,安全生产大检查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要实现上、下级的联动,必须合理确定各级政府及部门在安全生产太检查中的不同侧重点;如国务院、省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组应以综合性督查为主;侧重于对下级政府、下级部门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履行情况、安全生产木检查开展情况、重大问题协调解决情况等方面进行督促检查。市、县(区)级政府组织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可以按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部门的分工,组成若干专业性的督促检查组,在督促检查下级政府和部门的同时,侧重对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执行安全生产保障制度的情况、隐患整改情况等进行督促检查。二是部门之间的联动。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可以根据需要相互配合,开展联合大检查和联合执法,使整个大检查覆盖范围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三是政府与生产经营单位的联动;通过政府组织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带动推动生产经营单位认真对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