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社会心理学》考试答案(考试必过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4260361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电大《社会心理学》考试答案(考试必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电大《社会心理学》考试答案(考试必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电大《社会心理学》考试答案(考试必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电大《社会心理学》考试答案(考试必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电大《社会心理学》考试答案(考试必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整合版 C C 从众从众:是指他人从事某活动自己也去从事这一活动。 按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行事,自己不另搞一套。 C C 冲突冲突:冲突是一种对立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斗争 的关系。 C C 差序差序格局:是就中国横向社会结构而言的人际关系上 的一种特有格局,在个人与他人关系上,是从自己出发, 层层往外推,人际关系也随着外推而越来越不重要。 C 挫折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 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 足时产生的一种消极反应。 F F 服从服从:受到他人或者规范的压力,个体发生符合他人 的

2、或规范要求的行为叫做服从。 G G 归因归因偏差: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 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G G G G过度过度过度过度辩护效应: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于很强的辩护效应: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于很强的辩护效应: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于很强的 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会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会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会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 度的现象。度的现象。度的现象。 J J 近因近因效应:是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 较强作用的现象。 J 基本基本归因错误/归因偏差: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夸 大行为

3、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J J 经济经济心理:指经济行为的心理经济准备状态及对经济 行为的主观理解,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经济行为的动力 与阻力。 J J 集群集群行为是指人们在激烈互动中自发发生的无指导无 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从多人的狂热行为. K K 刻板刻板效应: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 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比较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N N 内化内化:指个体响应他人影响完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之 成为自己观点的一部分。 N N 内聚力内聚力:指多数群体成员合力于群体或组织目标活动 的心理结合力。 P P 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 境

4、的人越多,出面相救的可能性越小的现象。 Q Q 群体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指社会中的某一群体或组织的心 理或某一集群的心态过程或某一人类共同体在同质文化 下的相似心理活动倾向。 Q Q 群体群体凝聚力:是指多数群体成员凝聚为一体,合力于 群体或组织目标活动的心理结合力。 Q Q 侵犯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 起他人生理上和心理上痛苦的行为。 Q Q 去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人 们似乎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并丧失了他们的个 人身份和责任感,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 行为。 R R 人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 人际关系,指

5、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更关 注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 R R 认知认知失调:指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 的认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 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 感、不愉快的情绪。 S S 首因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 对他人作出判断。 S S 社会社会动机: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和 经验而获得的动机 S S 时尚时尚:是人类追求独特、标新立异、冒险创新、自我 表现、自我满足、社会认同,以及模仿、趋同、服从的 心理反应。 T T 态度态度:是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 心理反

6、应倾向 Y Y 舆论舆论:是指大家共同关心的有争议的问题上多数人意 见的总和,是社会上的公众对于某些社会事件的一致反 应或判断,是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的意见。 Y Y 谣言谣言是一种缺乏真实根据,或未经证实、公众一时难 以辨别真伪的闲话、传闻或舆论。 Y Y 晕轮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 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 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 Z Z 宗教情感宗教情感:是与宗教信仰相联系的、人们对超自然力 量及其象征物所产生的一种体验,它是在宗教环境中培 植、在宗教礼仪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 Z Z 自我自我实现的预言:由于对他人形成的印象影

7、响人们对 他人的判断与期望,并产生与印象一致的行为。 二、判断对错并对错题加以改正判断对错并对错题加以改正 B B 不同不同的归因方式影响着个体的动机与行为,内控者会 更加努力,成就动机会更高;外控者可能放弃努力,听 天由命。对D 当当一个人把失败归因于内在的稳定的因素如能力时, 就会增强努力,直至成功。错。会失去继续努力的信心。D 对对自己的所有特征的认识集合称为自我意识。错。对 自己的所有特征的认识集合称为自我概念。 D D 对对媒介和信息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传播者。错。传播者 和受众 F F 夫妻夫妻两人外出度假时对使用什么交通工具意见不一, 这是一种性格与态度上的冲突。错。是特定行为上的冲

8、 突。 P P 皮格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现是无条件的。错。是有条件的, 只有当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缺乏认识或缺乏肯定的认识时, 才有皮格马利翁效应实现。 S 社会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错。 两者不完全一致。 T T 态度态度是一种心理反应。错。是一种心理反应倾向。 K K 刻板刻板印象的存在容易使人产生偏见与歧视,是一种不 好的心理现象。错。刻板印象是人们天生的一种认知策 略,也有好的一面,有助于快速地获取有关信息。 W W 无病无病即健康:错。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残缺,而且 在心理上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完 好状态。 X X 心理心理应激有害于人的身体健康。错

9、。心理应激有利于 提高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应激状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 避免的一部分。 X X 信息信息传播在人的心理作用中造成心理暗示和态度的改 变。对 Y Y 有人有人需要急救时,在场目睹此情景的人越多,有人出 面相助的可能性越大。错。在场目睹此情景的人越多, 有人出面相助的可能性越小。 Y 晕轮晕轮效应是一种泛化现象。对。 Y Y 舆论舆论是多数人的意见。错。少数人的意见力量足够强 大时也可形成舆论 Y Y 谣言谣言是一种心理作用的过程,重要性和模糊性是它的 基础。对 Z Z 只要只要存在人际关系就会有皮格马利翁效应出现。错。 只有当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缺乏认识时别人的评价与期望 才会起影响。

10、Z Z 在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中,正面的评价更易受别人欢迎。错。由 负面转向正面更易受别人的欢迎。 Z Z 在平行在平行冲突中,存在客观的分歧,但双方都未能准确 地知觉到分歧的存在。错。双方都准确地知觉到这种分 歧。 Z Z 在人类行为在人类行为中,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都会起作用,激 发了外在动机会增强内在动机。错。两者并非简单的相 加关系,过多强调外在动机反而会降低内在动机。 G G 根据根据合作性与坚持性两个维度区分,冲突处理方式有 以下五种:(1)竞争模式(2)回避模式(3)顺应模 式(4)妥协模式(5)合作模式 Q Q 情感情感智商包括下五项能力:(1)了解自我;(2)驾 驭情感;(3)自

11、我激励;(4)识别他人的情绪; (5)处理人际关系。 S S 时尚时尚的特点:(1)标新性(2)时效性(3)个性化 (4)消费性(5)周期性 S S 试述影响试述影响人际发展的主要因素?相貌的吸引、正面的交 往、相似性与互补性。 J J 简述费斯克简述费斯克提出的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 费斯克认为社会互动主要有四种模式:共享:由团体成费斯克认为社会互动主要有四种模式:共享:由团体成 员共享感情与资源,不分彼此。权威排序:依据年员共享感情与资源,不分彼此。权威排序:依据年 龄、阶层、地位等形成不对等的权威与顺从关系。龄、阶层、地位等形成不对等的权威与顺从关系。 对待互惠: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

12、的平衡。对待互惠: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的平衡。 市场定价:双方基于理性,进行得失衡量,考虑成市场定价:双方基于理性,进行得失衡量,考虑成 本与收益的比率。本与收益的比率。 J J 简述社会简述社会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 对侵犯行为的反击 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侵犯 本能的表现 由于受挫折而侵犯 基于模仿而侵犯 J J 简述改变简述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对有刻板印象的群体成员进行长期的深入的和一对一的交往; 与有刻板印象的群体成员广泛交往; 与群体中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成员交往; 有意识地寻找不一致的信息,有意识地校正自己的判断。 J J 简述有效简述有效沟通的特点 及时沟通 相互信任 用感情形式表

13、达反馈而不做出评价 J J 简述社会简述社会感情的功能 动力功能;动力功能;强化功能;强化功能; 信号功能;信号功能; 感染功能;感染功能; 迁移功能。迁移功能。 J J 简述态度简述态度的特点。 统合性、媒介性、压迫性、一元性 J J 简述认知简述认知失调理论。 是解释态度改变的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 斯廷格提出, 他认为当个体发现两个认知彼此不协调时,就会 感觉到心理冲突,因而引起紧张和不安,转而形成一处 内在的动机作用,促使个人放弃或改变认知之一,而迁 就另一认知,借以消除冲突,恢复调和一致的心态。 J J 简述谣言简述谣言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社会原因: 社会发生变故; 社会面临危机

14、; 社会内部结构紊乱; 信息传递者在传播过程中的个人加工差异。 影响: 心态上的失衡使判断能力下降认知混乱和行为偏离; 对社会和公从造成巨大压力,影响社会正常生活和人们身心健 康; 迅速传播范围广泛。 L L 列举列举中国人的一些特殊经济心理现象。 消费上的量入为出原则; 投资倾向中的保守与激进并存; 有限的信任范围; 工作中敬业精神的缺乏; 贪污、揩油等缺乏公共精神的基本心理等 等。 X X 信息信息理解过程中有哪些心理作用? 选择性理解、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记 忆 Z 在印象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对信息进行加工整合时有哪些 规律?答:1.不同特征在印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 的;2

15、.信息出现先后对印象形成的作用不同;3.人们倾 向于把有关的特质联系起来形成对他人的统一认识;4. 人们重视负性信息却倾向于做正性判断。 S S 试述阿得曼试述阿得曼的社会渗透理论答:1.阿特曼认为人际关 系由交往的广度与深度两个维度;2.系的发展由表层向 深层发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3.人们根据对回报成本 的计算来决定是否增加对关系的投入;4.良好人际关系 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 流阶段和稳定交往阶段。 R R 如何应对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中的侵犯行为?答:1.学会采取自 持行为,即在不侵犯别人权利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权利。 2.采取自持行为的技巧:3.基本的自持是对维护

16、自己权 利的简单表达 4.在受到别人没有充分理由的批评时,采 取模糊化的方法,然后进一步说明你的主张 5.在发现和 对方在某件事上以前达成的约定被他忽略时,可以用自 持的陈述或提问提醒对方;6.使用坚决而稳定的语音和 以事实为基础的语气;7.不谴责或指责对方,也不要威 胁对方。 S S 试述个我试述个我取向成就动机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区别。答: 个我取向成就动机的人强调:个人的成就目标和评价标 准主要由自己来决定;选择做什么样的行为来达到目标, 也由自己做主;成就行为的效果如何,往往由个人来评 价,评价标准也由个人决定;从总体来说,个人对成就 的价值观的内化程度比较讥,相应的成就的功能自主性 比较强。 S S S社会取向社会取向社会取向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的人强调:答:成就动机的人强调:答:成就动机的人强调:答:1.1.1.个人的成就目标个人的成就目标个人的成就目标 和评价标准主要由他人或所属的团体来决定;和评价标准主要由他人或所属的团体来决定;和评价标准主要由他人或所属的团体来决定;2.2.2.选择做选择做选择做 什么样的行为来达到目标,也由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