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考试语文含答案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4260328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考试语文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考试语文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考试语文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考试语文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考试语文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考试语文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考试语文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2011-2012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七年级语文七年级语文(用时:150 分钟 满分:120 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第 I 卷:选择题(共 28 分。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10 分)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2 分) A威慑(sh) 鸟喙(hu) 镂空(lu) 琴弦(xin

2、) B丘壑(h) 承载(zi) 蛰伏(zh) 颠簸(b)C涟漪(y) 咆哮(po) 淙淙(cng) 饶舌(ro) D遏止() 吮吸(shn) 眷顾(jun) 束缚(f)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2 分) A张华同学辅导我完成作业,真是别具匠心哦。 B我县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小学集中乡镇办,初中集中县城办。 C走进龙脊,那独具一格的绮丽画卷,令您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D菲律宾黔驴技穷,煽动反华游行已经激起了中国民众的愤怒。 3对下列句子的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 分) A林书豪是美国男篮选拔队入选的首位亚裔球员。 B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

3、兴趣更大了。 C江柳乡人民在公共文化的春风暖阳照耀中,过着幸福生活。 D他是画坛中一位我行我素、独往独来、不为潮流左右的遗世独立的弄潮儿。 4下列对课文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2 分) A 巨人和孩子塑造了一个知错就改的美好的巨人形象。 B 洲际导弹自述用拟人手法来写,亲切自然,生动活波,通俗易懂。 C包拯是一个清官形象,课文中最能体现他清廉的事迹是在端州任职时,不带走 一块端砚。 D 乡愁表现余光中身在大陆,怀念台湾家乡,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心情。 5. 中国神话故事中与“后羿”有关的故事是( ) 。 (2 分) A. 补天 B. 射日 C.奔月 D.填海 二、阅读理解二、阅读理解(

4、)()(1818 分)分)(一)诗歌鉴赏。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一)诗歌鉴赏。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67 题。(共题。(共 6 分)分) 渡渡荆门荆门送送别别 李白李白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恰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6对诗歌内容的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3 分) 这首诗别具一格地写出了故乡水陪伴诗人、万里护送的动人情景。 首联交待诗人的一路游踪和出游目的,表现诗人内心欢欣鼓舞、喜出望外。 诗中写游子的李白,形式上离开了故乡山水,实质上,纵然走到天涯海角,心 里永远装着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5、 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一路护送,万里相随,表现的是故乡人们对游子的惦 念。 7对诗句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 (3 分) A “远”字写出作者当时远离家乡,依依不舍之情。 B “入”字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都是写夜景:皓月当空,银辉四射;彩云兴 起,变幻无穷。 诗中“随”字化静为动,传神生辉,给人以青山挺立,纷至沓来,舟行江上, 应接不暇之感。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 8 81212 题。(题。(8-108-10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2 2 分,分,11-1211-12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3

6、 3 分,共分,共 1212 分)分)针鼹和刺猬最大的不同是针鼹有锐利的爪子,善于掘土。它后腿上的爪子很长,也可用于打扫整理自身表皮,这种本领远非亚洲的刺猬可比。如刺猬一样把身体蜷成一团,像一个球,然后静候敌人不耐烦地走开,这种“消极”本领,针鼹虽然也具备,并且运用,但针鼹的“绝活”是掘洞逃跑。针鼹的爪子十分厉害,像人手又有点像鸡爪,挖土速度快,且比较深,一口气可挖 15 米左右。其速度之快不要说刺猬、野兔不及,就是用现代人的工具甚至机器也未必能赶上它。中国的穿山甲也不是它的对手。当你在灌木丛中发现一只黄澄澄的针鼹,在慢悠悠地爬着,你呼喊着同伴,朝它走去。可就在这几秒钟之间,你的眼皮底下,针鼹

7、不见了!哪怕是一片草地,甚至一片沙地,刹那问它也能在你眼前消失,只在地表上留下一个堆有浮土的洞口。当然,挖洞不是针鼹的主要职责。它的食物来源是澳大利亚草原、丘陵、沙漠、山地中的蚁类、蚯蚓等,包括澳大利亚人恨之人骨的白蚁。澳大利亚每年许多民房被白蚁毁掉,农民们喜欢可爱的小针鼹自然亦有这一因素在内。针鼹长着一支管状的长嘴,鼻孔就开在长嘴巴的喙尖,舌头也是针鼹的重要武器,可以伸出嘴外一尺多,舌尖上分泌一种很稠密的黏液,用来粘食蚁虫果腹。据估计,它一天可吃上万只蚂蚁、白蚁。针鼹一般在白天活动,一天有 18 小时外出找食,用鼻子探测寻找蚁类和蚯蚓及其他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无脊椎动物。它的口鼻

8、可以发现、感受到十分细微的生物电子信号,敏捷地捕捉食物。晚上它睡在灌木丛中的土地里,空凹的原木中,石头缝里,甚至野兔和袋熊的洞穴中,因为这些动物均奈何它不得。当然,它也不去争夺别人的食物。它冬季蛰伏,在高山地区蛰伏时间甚至长达 28 周。在这段时间里,它动作、反应都十分迟钝。其实,澳大利亚的冬季并不冷,更无冰天雪地,北部和中部一些地区的气温还有零上 15 摄氏度呢。在春天的开头几天出洞找食的针鼹动作较迟缓,出来次数较多。针鼹走动速度较慢,如滚动状,但奇怪的是,它能游泳,像刺毛球一般漂在水上,样子十分逗人。8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针鼹,是一篇( ) 。 (2 分)A. 事理说明文。 B. 事物说明文。

9、9. 针鼹的“消极”本领,指的是( ) ( 2 分 )A掘洞逃跑。B爪子十分厉害,但很少用。C. 把身体蜷成一团,静候敌人走开。D. 掘洞速度极快。10 “针鼹的爪子十分厉害,像人手又有点像鸡爪”一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 ( 2 分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作类比 D.作比较11. 下面不属于针鼹特性的一项是:( ) 。 ( 3 分 )A. 掘土的速度极快,能游泳。B. 主要食物是蚂蚁,白蚁。C. 喜欢睡在土堆下,石头缝,原木中和别的动物洞穴里。D. 昼伏夜出,冬眠春出。 12. 本文使用的说明顺序是:( ) 。 ( 3 分 ) A.逻辑顺序。 B. 时间顺序。 C.方位顺序。 D

10、. 空间顺序。第第卷:非选择题(共卷:非选择题(共 92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三、三、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12(12 分分) )13默写填空(每空 1 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迢迢牵牛星, 。 (古诗十九首 ) 烽火连三月, 。 (杜甫春望 ) 瀚海阑干百丈冰,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 七八个星天外, 。 (辛弃疾西江月 ) 斯是陋室, 。 (刘禹锡陋室铭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艾青我爱这土地 )。小时候,乡愁是 。 (余光中乡愁 )陶渊明的诗句:“ , , ”意思是自己的精神超凡语文

11、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脱俗,地方也就变得偏僻安静了。 千里之行, 。 谦虚使人进步, 。 四、阅读理解四、阅读理解()()(3030 分)分) (一)(一)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杞人忧天杞人忧天一文一文( (节选节选) ),完成,完成 14141818 题。题。 (12(12 分分) )杞人忧天 列 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 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 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 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

12、?”晓者 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 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2 分) 身无所寄( ) 天,积气耳。 ( )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 其人舍然大喜( ) 15从文段中另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例。 (2 分)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16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3 分)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译文: 17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2 分)答: 。18古代人对天空和大地的认识上有什么局限性?(3 分)答: (二)现代文阅读。(二)

13、现代文阅读。阅读如下一文,完成阅读如下一文,完成 19192424 题。题。(18(18 分分)夏感 梁衡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泠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 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轻飞慢舞的 蜂蝶不 见了,却换来烦人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金黄的大地,麦 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 涌着一艘艘的船。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 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

14、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 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 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花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 一个承前启后,生命 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喇叭筒的高粱、玉米, 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 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 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 起晚睡 已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 打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