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创新精神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4243624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创新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创新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创新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创新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创新精神(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创新精神新课标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 。数学教师的责任则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数学意识和观察能力,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建构能力,具有以数学方式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同时具有欣赏数学之美、创造数学之美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精神应从如下几方面做起: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对于创设情境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 15 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15 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 15 克盐全部吸

2、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同时情境往往并不直接揭示所学的数学内容,而需要学生基于自己的实践和思考,从中提炼数学信息。因此,学生的许多富有创造的想法可以从情境中引发出来,在不断的探索和交流中,数学思想得以突显。要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造,需要提供给学生一个“问题场” ,好的情境无疑起到了“场”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知识,在学知识中处处离不开生活。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生动有趣直观的教学活动。如: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动手

3、操作等或创设虚拟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交流、反思中逐步体会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真实的力量,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如在讲二元一次方程组时,设置:“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只?”学生被这个有趣问题吸引,思考问题的答案。以“趣”引思,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所以,真实具体、生动有趣、欢快的学习情境,又拉近了生活与获得知识的距离。潜移默化的提醒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二、鼓励自信,培养创新精神。心理学研究:自信的学生比自卑的学生更敢于创新,更能把握成功的机会

4、。鼓励学生去尝试,去交流,进行数学学习的再创造。新课改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必须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发号施令学生惟命是从,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教学模式,真正转变教师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的学习方法多样化,常言道:学习有法,但无定法。鼓励学生学习方法的多样化,肯定他们自己独创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例如,七年级数学下册,讲述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章的最后,探究“你有多少种画平行线的方法?”学生通过讨论书中所提供的三位同学画平行线的方法,结合本章所学内容和生活经验,不同的学生会得到不同的画平行线的方法,通过这

5、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我深深地认识到:只有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学生才能真正的理解知识,同时自身的创造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三、体验生活中数学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获取知识,理解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理解和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才能真正的认识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例如,利用平行线和垂线的概念和性质,画交通路口示意图,检验些平行问题,绘制住房平面图等。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能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离不开生活的,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这两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这样形成的知识才能源远流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新的数学知识中,才会不断提高。总之,结合教材的自身特点,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有益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