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教学策略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4239662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诵读教学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经典诵读教学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经典诵读教学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典诵读教学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诵读教学策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典诵读教学策略经典诵读教学策略苏轼曾说过“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而现在,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诵读经典,不但能加强孩子们的记忆力、集中注意力,使其身心平衡发展,自制力和自觉性得以提升。长期的经典诵读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这些经典可作为他一生去不断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根基,从而奠定他一生中具有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与秉性的基础。一、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文的途径和方法如何开展古诗文诵读是一件关于诵读实效性和兴趣性的问题,美妙绝伦的东西用千篇一律的方法云操作,去实施,也会日久生厌生烦而为此拒绝的。为此,我配合语文教学尝试了以下方法:1、开展早晚吟诵诗词活动。每日用早读课十分钟时间读诗、词,

2、解诗词;下午放学前抽五分钟吟诵。每周一二首诗词,一段三字经,教师及时抽查,让学生达到“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2、开展“与古诗文亲密接触”活动。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积累了不少诗词,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抽时间开展大汇报活动,让学生一展风采。学生有的拿起彩笔为古诗作充满灵性的诗配画的拿起毛笔写下古诗文书法作品;有的三五个小伙伴一组表演了生动有趣的诗文剧;有的展开合理的想像,为赠汪伦、逢雪宿芙蓉主人改写成生动具体、有血有肉的短文。二、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文的教学策略。翻开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大量的古典诗词映入眼帘。编写者的意图不言而喻,用民族文化的精品来打造学生的精神底子,重铸人格。然而我们

3、的学生缺乏学生经验和感情体验,对传统文化知识仅仅是初步接触而已,古文化基本功相当贫瘠,要想让他们喜欢古诗文,热爱古诗文,需要老师花一番功夫。1、诗中掘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不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便不会的有创造性思维产生。为了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对古典诗词产生探究感,教师常常向学生激疑。如教春晓时,问学生,“花落知多少”句中的“知多少”是“知”还是“不知”?在这看似无疑处没疑,能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有的学生说“知”就是不知,一觉醒来不知掉了多少花;有的学生说,“知”就是知道,因为“夜来风雨声”,诗人一夜没睡好,所以诗人知道花落了很多;还有学生说,“知”既是知道又是不知道,也无从知道。

4、各种思解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丰富了诗的意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2、诗词比赛。比较是认识事物异同的方式,是启迪思维、深化理解的途径。阅读古典诗词时,教师让学生对诗词进行思路比较、中心比较、语言比较、意境比较等,在比较中诗出异同,诗出优劣。如渭城曲、别董大、赠汪伦这三诗,让学生比较三首都写离别的诗在意境上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品味、理解,找出渭城曲以乐景写悲情,“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让人不思;别董大却以悲景写豪情,“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奋发精神尽显其中;赠汪伦却是叙事体情,“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激,依恋全在诗句中。3、描摩诗境。古曲诗词是最袖珍、最精炼的文字样式,它往

5、往借助意象来沉浸气氛,借助跳跃的诗行来表达一种意境。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用描述的方式将这些诗词转化成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读懂原诗,而且也使他们读出画面,读透意境。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诗意的同时,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他们自己动手绘出一幅彩画,使他们在体验创作乐趣的同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再引导学生演一演“儿童急追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中的儿童,让画面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学生在扮演诗中角色的时候,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绘出而生活中有声动态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也成功

6、体验了诗的意境。4、活用古诗。在学生背诵积累了相当量的古诗词以后,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把古诗词名句与习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文章具灵性与文采。如看到垂柳想到“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写家乡的柑橘时,自然地用到“一年好景君须记,是橙黄橘绿时”观赏荷花时自然而然地引用“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赞何花“无淤泥而不染”的精神。虽然学生运用的诗句不一定很成熟,但至少说明诗句进入他们的生活,激活他们的情趣,达成了积累与生命的体验的相结合,提高写作水平能力。可以说,有了教师的创新教学,才有学生的创新学习。古曲诗词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上古典诗词教学插上创新的翅膀,让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之一起高高飞翔,批判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继承,是我们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研究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