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期中试卷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上传人:r*** 文档编号:44197232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期中试卷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五年级上册期中试卷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五年级上册期中试卷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五年级上册期中试卷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五年级上册期中试卷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期中试卷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期中试卷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期中质量调查试题五年级语文期中质量调查试题 姓名 亲爱的同学们,时间飞逝,期中已来到,认真阅题,仔细答卷,为前一段时间 的学习做一次完美的小结吧! 一、拼音乐园 1、看拼音写词语,不仅写正确,还要写规范、美观。 yu hu i m dun lin go ji ( ) ( ) ( ) ( )do qi shui lo c xing j sng ( ) ( ) ( ) ( )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 哺乳(b p) 勉强(qing qing) 处理(ch ch) 挑拨(tio tio) 夹丝(ji ji) 苔藓(xin xin)二、字词积累万花筒。 1、填空。“裁”字,按

2、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 ,再查( )画;按音 序查字法,应先查字母( ) ,再查音节( ) 。 “裁”在字典里的意思 有:A.用剪刀把物体分成几部分;B.消减;C.安排取舍;D.节制。 “别出心裁” 的“裁 ”应选( ) 。 2、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句意选词填空。 ( ) ( )不绝 ( ) ( )不舍 安然( ) ( )能( )善( ) 不求( ) ( ) ( )断( )连 (1) 、小强读书总是囫囵吞枣、 ( ) 。(2) 、这个鸡蛋掉在地上竟然( ) ,真是奇怪! 3、下列句子用到了那种说明方法,请将序号填入( )里。 列数字 作比较 举例子 打比方 分类别 (1) 、鲸的鼻孔长

3、在脑袋上,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 喷泉一样。 ( ) (2) 、临街的窗子上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 40 分贝时,传到房间里 就只剩下 12 分贝了。 ( )4、按要求改写句子。 (1) 、我最早的读物是被孩子们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 (缩句)(2) 、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改为陈述句)(3) 、桂花盛开的时候,特别香。 (改为夸张句)(4) 、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想出了许多制服“隐身人”的办法。 (用关联词语联成一句话) _ 5、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 、 ,切切故乡情。(2) 、书犹药也, 。(3) 、 ,人在天涯鬓已斑。(

4、4) 、 ,梅花香自苦寒来。(5) 、 ,自满十事九空。6、 补充古诗,回答问题。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1) 、此诗是 朝 写的 ,表达了诗人( )之情。 (2)、我还背过许多思乡的诗句呢!看到明月我会想起北宋王安石“ ” 的思乡名句。 每到佳节,想起身居异地他乡的游子,我不禁吟诵起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_”思乡名句。 三、实践大舞台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 ”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 ”你对这个问题怎么 看?谈谈你的想法:四 、阅读开心果 (一)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珍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不像桃子 石榴 苹果那样 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

5、头上 使人一 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 辩) 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需 须)挖起来才知道。 ”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 父亲接下去说:“( )你们要像花生,它( )不好看, ( )很有 用。 ”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 刻)在 我的心上。 1、以上语段选自课文 。作者 笔名 。2、作者借写花生赞颂了像花生一样 的人。 这种写法就叫 。3、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6、。 5、在语段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用“”表示。 6、说说你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 这句话的理解。 (二) 、课外阅读 不动笔墨不读书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费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 说内容( ) ,词汇( ) ,她心里非常( ) 。 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 写。多读,就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 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克、刻) 苦实践。 ” 于是,禹强就下工夫多读。 ( )是报纸、杂志、小说,也( )是短篇、 中篇、长篇,只要能找

7、到的, ( )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 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种学习方法,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 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 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严格地说: 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另外,还要养 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 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 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一边记。 而且,又勤练习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果然)提高了。 1、读短文,选择( )里恰当的字和

8、词,划去错误的。2、在( )里填上恰当的词语或关联词。 3、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带点字的意思。 “费了好大劲”的“费”: “光读光想还不够”的“光”: 4、用“ ”线划出具体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语句。 5、根据爷爷徐特立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要写好文章必须达到两个条件: ( )和( ) ,其中( )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 )必须要做到“动笔墨” 。 6、请结合你自己的写作经验,写写你对徐特立老爷爷的话的理解。 五、 作文新天地 题目:记一件 的事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主题明确,详略得当。班级班级“运动会运动会”设计理念设计理念课前举行班级“运动会”,让学生充分参与

9、到活动中,其间注意提醒学生观察、体验。本节课主要是创设“活动再现”的情景,通过“忆说写品”四个环节,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习作状态,让学生在无拘无束、敢想敢说、自由自在的氛围中,抒发真情实感,把活动场面写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 习作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营造“情景再现”氛围,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习作状态。2指导学生抓住一个活动场面,把意思表达清楚、具体。3.通过学生的活动体验,切实感受写作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前举行一次班级运动会 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忆活动一、忆活动酝酿情感酝酿情感1谈话引入教师提问与亚运会有

10、关的知识,如:吉祥物、金牌数等2引发回忆,酝酿情感我们班也举行了一场“运动会”为中国选手加油,说说对昨天举行的运动会的印象3.点明本节课的写作内容(板书题目)设计意图:习作应有一定的情感铺垫,切忌一开始就接受写作任务。本环节设计意图:习作应有一定的情感铺垫,切忌一开始就接受写作任务。本环节通过谈话、提问,引发学生回忆,可以勾起学生情感兴奋,引发澎湃的情感共通过谈话、提问,引发学生回忆,可以勾起学生情感兴奋,引发澎湃的情感共鸣,营造一种浓郁的情感倾吐氛围,让学生产生急于倾吐情感的冲动。鸣,营造一种浓郁的情感倾吐氛围,让学生产生急于倾吐情感的冲动。二、说活动二、说活动开拓思路开拓思路1出示一组照片

11、,欣赏请学生说说,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你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是哪个比赛,为什么?2、引导学生回忆活动过程,启发学生怎么样把这个过程说清楚、说具体。3、教师小结:,把这个过程写下来就成为一个单独的片断,在写的过程中要当时人物的一些动作、语言、心理等,能适时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说说印象最深的活动,老师再适机归纳板书,目的让学生自由说说印象最深的活动,老师再适机归纳板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往宽里说,开阔学生思路;在于引导学生往宽里说,开阔学生思路;小组互动交流,旨在让每个学生有小组互动交流,旨在让每个学生有说的机会,同时,引导学生把过程和感受说具体,说清楚;说的机会,同时,

12、引导学生把过程和感受说具体,说清楚;集体活动,重在集体活动,重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往深里说,让学生明白需要把哪些内容、哪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往深里说,让学生明白需要把哪些内容、哪些感受说清楚、说具体,怎样说才会清楚、具体。感受说清楚、说具体,怎样说才会清楚、具体。三、写活动三、写活动叙事抒情叙事抒情1学生动笔,把自己刚才说的或者最想说的内容和感受写下来,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2教师巡视,注意跟请求帮助的同学交谈,给予帮助或点拨。设计意图:小组与集体的口头交流,使学生都兴奋不已,都争先恐后,畅所设计意图:小组与集体的口头交流,使学生都兴奋不已,都争先恐后,畅所欲言,此时此刻,教师以欲言,此时此刻,教师以“请你拿起笔来,把要说的话写下来,等一下再交流请你拿起笔来,把要说的话写下来,等一下再交流好不好?好不好?”引导学生由引导学生由“说说”转入转入“写写”,由口头转入书面描述,自然而然地,由口头转入书面描述,自然而然地进入习作状态。进入习作状态。四、品活动四、品活动品析作文,交流感受品析作文,交流感受请几位学生读读自己的片断,集体赏析,引导学生议一议好在哪里,老师注意从三个方面引导:一是否写出了真实感受,二是否把过程写清楚;三是否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