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1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4191836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与教学论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程与教学论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程与教学论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程与教学论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程与教学论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与教学论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与教学论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现代课程观浅谈现代课程观09 语文教育 2 班 朱音霓 2009306080251传统的课程观已有悠久的历史,影响非常深广。这种课程的本性特性是崇尚书本,一书本为中心。很显然,这种传统课程发展不适应时代发展对培养人才素质的要求,与社会发展形成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发展需要课程有新的突破,学者们对课程开展了积极地研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课程理论,这些课程理论从不同的侧面强调一个核心-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对研究和形成现代发展课程观作出了各有理论价值的贡献。下面,我着重就现代课程观念谈谈我的理解:1、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创新精神相结合、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创新精神相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基础教育

2、一直实行国家统一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结构、内容、方式、评价、教学计划、大纲、教材等强调统一性、计划性,刚性特征较强。而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极为不平衡,这种高度统一的课程体系和模式,不适应不同地区教育的发展和不同素质学生成长的需要;同时,教师们虽然面对的是迥然各异的学生,但课程的严格统一,需要全体学生学习进程的步调一致,因而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划一的,无法给予学生课程选择的权力,严重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个参差不齐的单独个体的差异。把所有的学生放在同一个课程模子里锻造,导致了学生的片面发展,循规蹈矩却完全没有个性与创新精神,这是对课程的曲解,也是对学生的桎梏。现代的课程观要求改革课

3、程模式单一的羁绊,让课程主动去适应学生,而不是学生被动地适应课程。同时,学生的个性又与创新精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新精神是学生健康个性内涵的应有之意,个性是创新的策源地,一个没有个性的人何谈创新。正因为如此,当课程面对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和学生群体时,要求学校课程为这些能力、志向各异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学习方案,给他们以选择的自由和机会,让他们在自己喜爱的课程空间里遨游。我们要关注矛盾的普遍性,更要强调矛盾的特殊性,承认学生的个性,适应不同学生能力、兴趣等的需要,为不同学生达到共同的目标提供各种可选择的方法,为不同学生达到各自的目标提供各种可选择的机会,创设让创造性得以显现的课程空间,

4、使学生们成为个性鲜明的人才。在先进理念的催动之下,许多学校掀起的校本课程开发热潮,给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丰富了学生的个别学习体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提高提供了充足的课程保障,让学生在课程改革中享受自主性和学习自由。总之,我们要把选择课程的权力还给学生,应当利用学生个性这种鲜活的“课程资源”,设计适合他们发展的、能发挥他们特长的课程,编制多种个性化的教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都能学有所长,感受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释放。2、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我国课程发展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理性主义的知识中心倾向,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就

5、一直是我国课程发展的传统。中小学课程目标多指向单一的认知领域,课程重点往往集中在升学科目上,升学科目又集中在考试内容上,课堂里被动灌输知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课程主要是被作为知识来表述,诠释和理解的,课程就等于知识,很少有人去思考它的合理性,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状态,把课程的获得简单地等同于学习知识。这种知识本位课程观在中国的突出表现就是“双基论”,只要掌握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这样的课程就算成功了,导致我国的课程比较关注课程的静态结果,强调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忽视学生自身对课程的主动建构。然而,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形势下,虽然我们已经迈步跨入了新世纪,“双基论”对

6、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仍然发挥着强大的惯性作用力,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课程发展的主流,知识记忆的正确程度依然是学习水平高低的标记。我们正处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以几何速度增长,是我们死记硬背一辈子也记不完的。 现代课程是一种发展的概念,课程内容绝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而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为了充分参与、发展和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作出明智的决策,是一种继续学习的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化社会终身受用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判断、主动行动和恰当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这一切都要求,主动学习成为核心,成为课程适应社会变化的时代性特征,学生只有主动学习,才能获得真正的能力。新

7、课程中增设的研究性学习本义就在于此,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让知识的传授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构建的过程。我们要努力破除“教师中心说”对学生的遮蔽,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主动与课程一起生长,自己去探索、发现、发展,并在主动学习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控。教师要努力营造的氛围,让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弘扬,从简单地传递知识变为多角度、多维度地激励学生进行主动思考。3、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回归生活、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回归生活多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指向抽象的应然世界,而不是学生生活在其中的实然世界,课程目标的设计不是把学生看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不能满足学生现实生活需要,缺乏对学生

8、可能生活的塑造。课程内容设计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成为分门别类的各成系统的知识,把学生面对的生活世界分解得支离破碎,抽去了学生生活的厚重基石,课堂生活没有现实感,更没有生活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无法领略人生过程的丰富内涵和心物统一世界的深刻意义,难以使学生对他所生存的世界进行整体的理解和把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面临的基本矛盾逐渐由人与自然的较量,转化为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如何同生共存的问题,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由征服和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财富转为为所有的人提供高质量的生活服务,这就要求课程论的视野要相应发生变化,课程设计应该从生产世界和科学世界返回到人类的生活世界,要更多地关注平凡人的日常生

9、活,关注一个以人的价值、意义为根本的丰富世界,寻找回失落的课程本义,给学生体验生命的冲动。目前,我们的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尽量努力贴近社会生活,尽可能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今后的发展出发,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追求生活意义中的课程。我们要和学生一起走出课堂教室这一狭小生活空间,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与世界的沟通中感受到生命的崇高,获得个体的自由和解放。要做到课程面向生活,我们的课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获取信息:包括获取、加工、评估、分析各种信息的能力;清晰地思考:包括对价值观的思考、逻辑和数学的推理、解决问题方法的

10、选择和思考,以及预测和预报的能力;有效交流:包括语言和文字的交流,例如在公众场合掌握讲话的语言和身体的语言,正确运用正式和非正式的书写、语法,掌握各种文体以及风格,快速浏览、阅读的能力等;理解人类环境:基本掌握有关人类环境的各种知识,例如生态学、生物学、自然地理、地质学、人口学和天文学等;知晓人类和社会:基本掌握人类和社会进化、发展的知识;个人生存有力:包括个人为生存和自我保护而必需的教育和训练,例如安全、卫生、营养和性教育、消费教育和健康教育等。4、分科与综合相互促进、分科与综合相互促进综观历史,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从综合到分化,再到综合的辩证过程。无论是中国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还

11、是柏拉图的“七艺”,都是分科课程,现行的学科课程也主要是一种分科课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此一脉相承,分科课程一直在课程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主流地位,这种分科课程通常是从学习本学科中最基本的核心概念出发,然后通过上位概念向下位概念的不断分化来建造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学习知识系统性很强,学习效率高,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学科分化是为了学习和研究的方便,但这些年来,我国的分科课程走向极端,分化越来越细,甚至被搞得支离破碎,抛弃了各学科之间应有的横向知识联系,各学科是孤军作战,老死不相往来。课程需要有“门类”和“系统”,但不能单纯强调“门类”、“系统”,还要注重课程之间的综合,不能人为地割裂知识间

12、的内在联系。由于科学发展的趋势是既分化又相互渗透,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学生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是多学科性的,单纯的分科已不适应社会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学生们在实际中面临的问题往往涉及到各种学科理论,需要多学科知识的协作才能解决,单单一门学科不足以应对;况且人类的知识体系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没有哪一门课程的知识能完全与别的课程知识相脱离。课程的综合化意义深远,它不仅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具有综合意识的全新思维与视界;课程综合能进一步加深相关

13、学科的联系,有效避免学科内容的重复,尤其是对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更具有切实意义。课程综合化还可以及时传播越来越体现融合性的现代科技知识;由于学科之间的协作,教师们在课程综合化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强互相交流,提高自身素质与培养学生一举两得。5、从选拔性评价到以评价促发展、从选拔性评价到以评价促发展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过分重视考试成绩,把考试和评价等同起来,把复杂的评价简单化,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从学校、教师到社会,关心的焦点就是分数和升学率。考试虽然可以提供数量化的信息,但由于这些信息不能涵盖补充评价对象的所有方面,据此作出的评价是不全面的。而现代教学评价强调评价要有利于学生全面

14、发展,充分展示自己才能,从而成为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的教育过程。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与学习质量,通过个体内部差异评价可以获得个人发展情况,明确地显示学生在教育目标上的到达度,无需遵从正态分布,更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状况,减少学生心理压力,有益于教师和学生学习的改善,促进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和谐健康发展。在实际的课程与教学中,我们要把新的理念运用到评价中去,由传统的“甄别选择”转变为“育人为本”。首先,评价要面向所有学生,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评价的着眼点在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展,不出现一个差生,不留一个空白点。其次,评价要帮助学生缩小互

15、相之间的差距,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提高和发展。一定要从对学生的关怀出发,设身处地地分析情况,体谅他们,理解他们,真诚地帮助他们,在评价的过程中充满尊重、信任。第三,评价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在自评中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并得到成功的满足,认识和把握发展的方向和规律,增强发展的信心,形成发展的内驱力。第四,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评价不仅是对学生获得的经典知识进行检验,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防止片面评价造成学生的畸形成长;此外,还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6、从狭隘封闭到走向国

16、际理解、从狭隘封闭到走向国际理解我国的文化传统是内敛型的,课程内容对世界文化的介绍不够,没有提供给学生一种全球性的知识背景,学生对国际环境的认知比较肤浅,无法对世界进行整体深入把握。这样的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面对世界经济与文化大潮,尤其是需要独立进行选择的时候,在知己不知彼的情况下,多了份茫然,少了份自信与认同,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新世纪的“国际中国人”。世界发展需要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参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理解和相融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全球化良性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正因为如此,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共同生活首先要求生活其中的人要互相认识与了解,即通过对他国历史、传统和精神价值的学习,达成相互理解和包容。我们的课程要帮助学生认识世界、理解世界、保护世界,帮助人们在各个不同的民族中找出共同的人性,提倡国与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