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人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4179998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人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重庆市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人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重庆市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人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重庆市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人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重庆市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人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人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人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第一编 政治一单项选择题1物质的根本特性是( )A同一性 B客观实在性 C主观性 D自觉能动性2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A相对运动 B静止 C运动 D有条件的运动3发展的本质是( )A普遍联系 B事物发展过程中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C运动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4下列哪一个不是世界永恒发展的基本规律( )A质量互变规律 B价值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6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规律性 B普遍联系性 C斗争性 D同一性和斗争性7下列有关对认识的说法

2、,错误的是( )A认识是人的一种认知活动,是人的思维和外部世界的一种关系B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认识的客体是指在实践中从事认识的人D认识的主体是指在实践中从事认识的人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A规律性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普遍联系的观点 D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观点9认识的过程表现为( )A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飞跃和从感性认识再到实践的飞跃B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从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飞跃D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10理性认识的形式包括( )A感觉、知觉和表象 B概念、判断和表象 C感觉、知觉和判断 D概念、判断和推理11下列有关真理的

3、说法,错误的是( )A认识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真理具有客观性 D真理具有价值性12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A军队 B国家政权 C警察 D法庭13下列有关经济基础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B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互相依赖、互相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D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14下列有关价值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价值是商品特有的本质的属性B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15商品之所以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决定于( )A

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B交换价值 C货币 D价值规律16货币的本质是( )A价值 B使用价值 C固定地充当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 D流通手段17下列有关价值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B价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C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就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18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 )A价值 B商品 C货币 D剩余价值1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价值增值 B剩余价值资本化 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D劳动力成为商品20.剩余价值的来源是( )A资本 B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C

5、货币 D可变资本21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A剩余价值生产 B价值增值 C简单再生产 D扩大再生产22剩余价值资本化就是( )A资本循环 B资本积累 C可变资本 D不变资本23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剩余价值 B价值 C资本家的节约 D扩大再生产24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客观物质条件是( )A19 世纪 30-40 年代,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形成C19 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迅速发展D巴黎公社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25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正式诞生的标志是( )A资本论的发表B1848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C战时

6、共产主义政策的发表D德国古典哲学的诞生2619 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后,首先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社会主义制度实践的代表人物是( )A毛泽东 B列宁 C斯大林 D马克思27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最多时达到( )A16 个 B17 个 C15 个 D18 个28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建立的时间是( )A1922 年 7 月 B1920 年 7 月 C1923 年 7 月 D1921 年 7 月29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 )A十三大 B六大 C七大 D八大30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7、的七届二中全会B党的七大 C党的八大 D遵义会议31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 )A党的十六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三大32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确立了本世纪头 20 年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是党的( )A十六大 B十五大 C十六届三中全会 D十五届四中全会33党的根本宗旨是( )A解放思想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实事求是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4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A在全世界建立社会主义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实现共产主义35党在现阶段的任务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

8、化国家 D实现共产主义36党中央制定的干部队伍“四化”方针是指( )A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学历化B革命化、资历化、知识化、专业化C革命化、年轻化、道德化、专业化D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37新文化运动兴起于( )A1915 年 B1914 年 C1916 年 D1921 年38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时期是( )A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后期C抗日战争时期 D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39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 )A保家卫国 B实事求是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服从于党的绝对领导40毛泽东党的建设的理论,强调放在首位的是( )A组织建设 B思想建设 C作风建设 D制度建设41马

9、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四个字,即( )A解放思想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实事求是4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群众路线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独立自主43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A谦让群众 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C尊重群众 D理解群众44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邓小平理论体系的正式形成阶段是指( ) A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C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四大到十五大45正式明确“邓小平理论”的提法,并把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

10、入党章是党的( )A十三大 B十六大 C十五大 D十四大46党的十六大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完整表述为(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实事求是47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是( )A1980 年 B1981 年 C1992 年 D1987 年4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C按劳分配 D共同富裕49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是(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B按劳分配C共同富裕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50科学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是党的( )A十六大 B十五大 C十四大 D十三大511987 年党

11、的十三大对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作了全面阐述,确定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步骤的第二步是( )A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B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C到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D到 20 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52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 )A十四届三中全会 B十五大 C十四大 D十六大5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体分配方式是( )A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

12、C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D按需分配54下列有关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A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C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优秀成果 D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5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针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D吸收、借鉴和利用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5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B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C改革开发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57把

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是( )A2002 年 11 月党的十六大 B2003 年 11 月 C2002 年 10 月 D2001 年 10月58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进宪法是( )A2002 年 11 月 B2003 年 3 月 C2004 年 3 月 D2002 年 10 月5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A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坚持为党的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60下列有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联系,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B它们都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C它们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D它们都借鉴了西方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优秀成果61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 )A坚持发展这个主题 B坚持以人为本 C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D坚持正确的政绩观62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是( )A无产阶级 B英雄 C人民群众 D中国共产党6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 )A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B培育“四有”公民C加强思想道德建设D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6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