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卷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4178454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二历史单元测试高二历史单元测试一、选择题(48 分) 1、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 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人皆有“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 .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制,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2、 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 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A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教共存的出现 B秦末汉初时

2、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C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 3、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 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 ”这里反映出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共同追求是A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B创建优美的社会环境 C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 D追求高尚的人格修养 4、圣旨诏书的开头语,常多“奉天承运” ,梁山好汉也不得不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来 做打家劫舍的事业。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中国古代封建迷信盛行 B君权至高无上,可以无限扩张 C君权神授理论已提出并得到社会认同 D此种提法来源于道家的学说 5、 “眼

3、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 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B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学理论 C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使儒学更具哲理性和思辨化 6、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 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其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信仰得救;致良知 7、当某一思想形态开始走向没落走向衰退时,某些人或可成为某一思想形态的修正者、改 良者乃至激烈的批判者。就儒家思想而言,符合这一

4、结论的人是 A李贽 B韩非子 C董仲舒 D朱熹 8、历史学家黄仁字评述明代思想家李贽时指出:“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人的自由压缩 在极小的限度之内,(李贽倡导的)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这 段材料意在说明李贽的思想 A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有限 B民主色彩淡薄 C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 D遭到统治者的摧残 9、中国古代传统数学在古代形成了以计算见长,以解决实际问题见长的体系。火药的 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并未上升到化学反应方面的科学认识。由此可见,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A.重理论、重理数 B.重实用、重经验 C. 重实用、重实验 D.重理数、重实用 10、马丁

5、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此语实际上A.证实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 B.说明了路德认同基督教的上帝造物说2C.肯定了印刷术有助于新教思想的传播 D.夸大了印刷术在传播中华文明中的影响 11、西方的中国转向内向提到:“理学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后加剧了对工具技术 的攻击反驳,中国学问一向就少逻辑,所以中国古代科学虽然发达,但出不了像几何原理 的那样体系理论。 ”上述材料的中心意思是 A.中国古代科技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封闭性 B.以人伦为中心的理学束缚了近代科学发展 C.中国古代科技虽然比较发达但欠缺逻辑性 D.欧洲近代科技伴随实验科学的发展而兴起 12、欧洲

6、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 “在道德上欧 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认” 。这足以证 明 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 C.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二、主观题(52 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 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

7、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 一家雍睦(和睦) ,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 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 治主张。 (5 分)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6 分)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 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 。 中华文化史(3)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汉代中国传统文

8、化 “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 ,并简要 说明汉代是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 “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的?(10 分)材料四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文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 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 (4)材料中的“全新的创造”指什么?(3 分)材料五 “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每朔日,天子临 幸太学,宰相、六卿、谏议皆从之。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政有缺失,祭酒 直言无讳。 ” “学官讲学,郡县官就弟子列,北面再拜。师弟子各以疑义相质难。郡县 官政事缺失,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 ” 摘自黄宗羲学校3(5

9、)材料中黄宗羲主张学校应在国家政务中发挥什么作用?分析其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 (8 分)14、材料 下图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示 材料一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 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 的来说变成了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1)据材料一,指出 3 世纪以后中西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何变化?(2 分)(2)写出古代中国两项领先世界的天文学成就。 (2 分)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 发展的特点,这种特点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

10、么?(6 分)(3) 依据材料二,指出三大发明为什么“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4 分)为什么三大发 明在明清之际未能起到促进中国社会变革的作用?(6 分) 4一、选择题(48 分)二、主观题(52 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 治主张。 (5 分)(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6 分)中华文化史 (3)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汉代中国传统文化 “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 ,并简要 说明汉代是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 “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的?(10 分)(4)材

11、料中的“全新的创造”指什么?(3 分)(5)材料中黄宗羲主张学校应在国家政务中发挥什么作用?分析其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 (8 分)题号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答案514、 (1)据材料一,指出 3 世纪以后中西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何变化?(2 分)(2)写出古代中国两项领先世界的天文学成就。 (2 分)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 发展的特点,这种特点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6 分)(3) 依据材料二,指出三大发明为什么“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4 分)为什么三大发 明在明清之际未能起到促进中国社会变革的作用?(6 分) 6答案:(1)变化:315 世纪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此

12、后中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2) 成就:我国对彗星的记录;张衡关于地球是圆形的见解;僧一行首测子 午线长度;郭守敬制成简仪等。 特点:世界领先,涉及领域广泛;农业或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科学技术发展较快。 原因:农耕文明为主的经济形态;农本思想。(3)帮助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加 速了资产阶级新思想的传播。 原因:小农经济阻碍了近代科学的产生、发展;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和其 它国家经济的交流;政治上君主专制日益腐败;实行文化专制主义。答案要点:(32 分)(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 ;实施仁政。 (5 分)(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

13、;宗族团结;乡里和谐。 (6 分)(3)原因:(6 分)政治:国力强盛,但出现地方割据;经济:小农经济发展;思想:董仲 舒提出新儒学。怎样:(4 分)西汉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理论;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的主张,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4)朱熹等人吸收佛、道教思想,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巩固儒学的主体地 位。 (3 分)(5)作用:议政、辅政、督政。 (意思相近也可给分,2 分)题号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答案ACACDCAABCBD7背景: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为新思想的孕育提供物质条件;政治上,君主 专制空前强化,统治日益腐败;思想上,走向僵化的程朱理学、因循死板的八 股取士阻碍新思想的萌生,一些士人开始倡导“经世致用” 。 (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