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粤教版课件:第八章 恒定电流 实验十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4175188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3.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粤教版课件:第八章 恒定电流 实验十 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粤教版课件:第八章 恒定电流 实验十 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粤教版课件:第八章 恒定电流 实验十 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粤教版课件:第八章 恒定电流 实验十 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粤教版课件:第八章 恒定电流 实验十 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粤教版课件:第八章 恒定电流 实验十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粤教版课件:第八章 恒定电流 实验十 (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实验 十 测测定电电源的电动势电动势 和内阻注意事项1.可选用旧电池:为了使电路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宜大些,可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1号干电池。2.电流不要过大,读数要快:干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电动势E会明显下降,内阻r会明显增大。因此,实验中不要将I调得过大,读电表要快,每次读完立即断电。3.计算法求E、r:要测出不少于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些,用方程组求解时,要将测出的I、U数据中,第1和第4为一组、第2和第5为一组、第3和第6为一组,分别解出E、r值再求平均值。图2误差分析1.用图象法求E和r时作图不准确。2.由于电流表或电压表的分压或分流存在系统误差。本实验中测量

2、结果是:E测E真,r测r真。热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例1】 (2016四川理综,8)用如图3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待测电源(电动势约3 V,内阻约2 ),保护电阻R1(阻值10 )和R2(阻值5 ),滑动变阻器R,电流表A,电压表V,开关S,导线若干。实验主要步骤:()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和相应电流表的示数I;()以U为纵坐标,I为横坐标,作UI图线(U、I都用国际单位);()求出UI图线斜率的绝对值k和在横轴上的截距a。 图3回答下列问题:(1)电压表最好选用_;电流表最好选用_。A.电压表(

3、03 V,内阻约15 k)B.电压表(03 V,内阻约3 k)C.电流表(0200 mA,内阻约2 )D.电流表(030 mA,内阻约2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发现电压表示数增大。两导线与滑动变阻器接线柱连接情况是_。A.两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的接线柱B.两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两端的接线柱C.一条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左端接线柱,另一条导线接在电阻丝左端接线柱D.一条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右端接线柱,另一条导线接在电阻丝右端接线柱(3)选用k、a、R1和R2表示待测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的表达式E_,r_,代入数值可得E和r的测量值。(2)由电电路分析可知,若滑

4、动变动变 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压动时电压 表示数变变大,则则滑动变动变 阻器接入电电路部分阻值值增大,选项选项 C符合题题意。答案 (1)A C (2)C (3)ka kR2【变式训练1】 某兴趣小组利用图4所示电路测定一组干电池的内阻r和一待测电阻的阻值Rx。已知电池组的电动势约为6 V,电池组内阻和待测电阻的阻值都约为10 ,且不超过10 ,可供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图4该实验过程如下:(1)在连接电路前,先选择合适的器材,电流表应选用_,电压表应选用_。(填所选器材前的字母)(2)按图4正确连接好电路后,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逐次调小其接入电路的阻值,测出多组U和I的值,

5、并记录相应的数据,以U为纵轴,I为横轴,得到图5所示的图线。 图5(3)断开开关S,将Rx改接在B、C之间,A与B用导线直接相连,其他部分保持不变。重复步骤(2),得到另一条UI图线,其斜率的绝对值为k。(4)根据上面实验数据结合图5可得,电池组的内阻r_;用k和r表示待测电阻的关系式为Rx_。解析 (1)由图图5可知,电电流最大为为300 mA,为为了保证实验证实验 的安全和准确,电电流表应应选择选择 A;电电源的电动势约为电动势约为 6 V,故电压电压 表应选择应选择 6 V量程的C。答案 (1)A C (4)10 kr热点二 实验拓展创新方法1 安阻法实验原理 图6用一个电流表和电阻箱测

6、量,电路如图6所示,测量原理为:EI1(R1r),EI2(R2r),由此可求出E和r,此种方法使测得的电动势无偏差,内阻偏大。若已知电流表A的阻值可消除测内阻的系统误差。 方法2 伏阻法(1)实验原理 图7(2)图象法处理数据,如图8所示。图8 【例2】 (2017湖北省襄阳市高三调研)如图9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原理图,已知电池组的电动势约3 V,内阻约2 。现提供的器材如下: 图9A.电池组B.电压表V1(量程010 V,内阻约10 000 )C.电压表V2(量程03 V,内阻约10 000 )D.电阻箱R(099.9 )E.定值电阻R120 F.定值电阻R21 0

7、00 H.开关和导线若干(1)如果要准确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电压表V应选择_(选填“B”或“C”);定值电阻R0应选择_(选填“E”或“F”)。图10(3)该实验测得的电动势与真实值相比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内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解析 (1)电压电压 表V1的量程太大,使得电压电压 表指针针的偏角太小,测测量误误差太大,R21 000 的定值电值电 阻太大,使得电压电压 表指针针的偏角太小,且在改变电变电 阻箱阻值时值时 ,电压电压 表的示数变变化不明显显,故电压电压 表选择选择 C,定值电值电 阻选择选择 E。 【变式训练2】 (2

8、017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统考)某兴趣小组要精确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他们找来了如下器材:A.电流表G(量程为30 mA、内阻未知)B.电阻箱R(0999.9 )C.滑动变阻器R1(020 )D.滑动变阻器R2(01 k)E.开关、导线若干F.电源E(电动势约10 V)(1)要完成实验,首先需测量电流表G的内阻。测量电流表G内阻的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图11将下述实验过程补充完整。a.选择器材,滑动变阻器R应该选取_(选填“R1”或“R2”);b.连接好电路,R的滑片应调到_(选填“a”或“b”)端;c.断开S2,闭合S1,调节R,使电流表G满偏;d.保持R不变,闭合S2,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当

9、R10 时,电流表G的示数为20 mA;如果认为闭合S2前后干路上电流不变,则电流表G的内阻Rg_。 图12答案 (1)R2 a 5 (2)9 40图13(1)图13甲为该同学设计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图补充完整。(2)图13甲中的R1应选_(填“RA”或“RB”)。(3)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分别记下几组电压表的示数U和相应电流表的示数I;以U为纵坐标,I为横坐标,作UI图线如图乙所示,并求出UI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a和在纵轴上的截距b。请选用待测电源电动势E、内阻r、定值电阻R1和R2,写出a、b的表达式,a_,b_,代入相应数值即可得E和r的测量值。解析 (1)利用电压电压 表和

10、电电流表测测量电电源电动势电动势 和内阻的实验实验 ,电电流表内阻与电电源内阻相差不大,所以要把电电流表内接,电电路图图如答图图。(2)由于滑动变动变 阻器最大阻值值只有10 ,电电流表量程只有0.6 A,所以需要串联联的电电阻R1应该选择应该选择 阻值为值为 10 的定值电值电 阻RA。2.2017天津理综,9(3)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14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其中电流表A1的内阻r11.0 k,电阻R19.0 k,为了方便读数和作图,给电池串联一个R03.0 的电阻。 图14按图示电路进行连接后,发现aa、bb和cc三条导线中,混进了一条内部断开的导线。为了确定哪一条导线内

11、部是断开的,将电键S闭合,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先测量a、b间电压,读数不为零,再测量a、a间电压,若读数不为零,则一定是_导线断开;若读数为零,则一定是_导线断开。 排除故障后,该小组顺利完成实验。通过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位置,得到电流表A1和A2的多组I1、I2数据,作出图象如图15。由I1I2图象得到电池的电动势E_ V,内阻r_ 。 图15解析 用多用电电表的电压挡检测电电压挡检测电 路故障,电压电压 表的表头头是电电流计计,原电电路有断路,回路中无电电流,将电压电压 表接在a、b间间后有示数,说说明电电路被接通,即a、b间间有断路故障,再测测量a、a间电压间电压 ,电压电压 表读读数不为为零,说说明断路故障的范围围被缩缩小到a、a间间,则则一定是aa导线导线 断开;若读读数为为零,则说则说 明电电路仍未被接通,电电路故障一定是bb导线导线 断开。根据闭闭合电电路的欧姆定律得EI1(R1r1)(I1I2)(R0r),I1I2,上式可简简化为为EI1(R1r1)I2(R0r),读读出两点坐标标:(60 mA,0.12 mA)和(260 mA,0.05 mA),代入方程解得电动势电动势 E1.41 V,内阻r0.5 。答案 aa bb 1.41(1.361.44均可) 0.5(0.40.6均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