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4131973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独立之精神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自由之思想 论哲学方式的学术思想论哲学方式的学术思想摘要摘要: :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此三个问题,引发了一代一代 先贤无数的思考。王国维先生用行动说明了自己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独 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此思想乃是那个时代王国维、陈寅格、蔡元培、胡适、 鲁迅等先生所崇尚和贱履的学术精神,亦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所需具备的学术 精神。关键词关键词: : 独立 自由 哲学 思想 启示一、一、“独立之精神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这句话出自陈寅恪之口。从陈寅恪的 1925 年, 陈寅恪回国任教于清华大学。他在 1929

2、 年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他是国内外学术 界公认的博学而有见识的史学家。1942 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他到已 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被他所拒绝。当时,面对民族危亡,国民党政府腐败 无能,消极抗日积极,陈寅恪感到痛心,而桂林某些御用文人,发起向蒋 介石献九鼎的无聊活动,劝他参加,他作癸未春日感赋:“九鼎铭辞争讼 德,百年粗粝总伤贫” 。以示讽刺。这句话也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心目中的大学精神。这句话一听起来还是十分 之有吸引力的,作为知识分子,这句话所达到的境界是他们所欲最求的最终目 标之一,而王国维,陈寅恪等优秀知识分子作为榜

3、样也值得后世之人的效仿。 每个时代的成功者,都是能够超越“围墙”自主命运的人。 刘开云提出,陈寅恪先生在纪念王国维先生碑文中所题写的掷地有声的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0 个字,乃是王国维、陈寅恪、蔡元培、胡适、 鲁迅等先生所倡导和践履的学术精神,亦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面 对这几乎封存了近百年的碑文,实在令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尴尬、无奈和汗颜。 中国学术净土屡屡受到权力和金钱腐蚀,这似乎是一个通病。如果说,根据世 界发达国家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历程,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中国 农民守望的黄土被城市化、工业化蚕食,乃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历史的进 步;那么,中国知识分子守望的学

4、术净土被权力和金钱腐蚀,乃是历史的悲哀。 就这一点而言,中国的知识分子较之中国的农民更为可怜、可悲!【1】2、“独立之精神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自由之思想”给我们的启示给我们的启示有人分析说,中国的许多知识分子太缺乏对历史的洞察力,缺乏对现实的 判断能力,太喜欢权力、太希望借着权力干一番惊世伟业,因此,他们没有任 何原则,即使偶尔有点原则,也可以非常轻易地放弃。我们也许可以说,中国 的知识分子大概从来就很少有人存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一原则, 翻遍中国学人的皇皇巨著,又几人争过自由,求过独立?这才是他们最大的悲 哀。他们愿意卷入权力圈,那么,被权力碾得粉碎也就是该得的报应。于是,长期以

5、来,我们就培养这样或那样的缺少独立人格的所谓的“人才” 。在过去,是政治,是强权使他低头,在今天这个市场经济时代,则是物质 的诱惑,金钱的魅力使他同样失去了独立的人格。李慎之提出,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通国好像都沉浸在这种“经济压到一 切”氛围中,于是我们好像总是怕发展不了经济,深怕中了斯大林的话,叫做 “落后就会挨打” 。即使现在,中国的经济有了些发展,中国人计算的又是 GDP 的总值如何?增长率如何?什么时候总量可以赶上,什么时候人均可以赶上先进国家?再过一个世纪能否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然而不知道到那个时候,即使 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达到了,要取得世界各国的尊敬,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力量、 文明的程

6、度。【2】因此,培养一代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公民,提高我们的文 明程度应该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而作为社会科学的广义的教育,实际上需要有一种真正的从人的终极关怀 角度来确立的教育目标,我把他叫做人格教育或人格塑造。周感芬提出,从 “思想独立 学术自由”来思索中国的大学精神,她提出:1、特色打造国际影 响力,让中国大学精神立于不败之地;2、学术权与行政权责权明晰,让中国大 学成为学术自由的乐园;3、远离功利化,还中国大学高雅学术殿堂的称誉; 4、深化教育改革,让中国大学彰显个性和活力。【3】3、“独立之精神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自由之思想”之我见之我见再回到那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

7、来?将到哪里去?西方哲学家们提 出了很多观点,笔者得出这样一个想法,哲学家们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中,大 部分都倾向一种理性和自由的世界。 针对此想法,笔者认为“独立之精神,自 由之思想”为一种哲学式的学术思维方式。而这一思维方式是我们所缺乏的, 这也是提出创新型人才的归结点,精神独立、思想自由自然就有创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马克思也提出要将理论运用到实践 中去,所以笔者认为不仅是对此思维方式的理解,更应像王国维先生、陈寅格 先生他们一样,将此思维方式运用到实践学习和生活中去。 以上仅笔者愚见,笔者对此方面了解甚少,如有纰漏,望予指正。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刘开云:中国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觉醒 ,江汉论坛,2007.10 第 92-95 页 2 李慎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学术界,2000.5 3 周感芬:从“思想独立、学术自由”去思索中国的大学精神 ,教育文化论坛,20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