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126244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伟大的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客观认识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判定,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所以,马克思主义更多的则是一种革命的哲学思想,根植于理论形成阶段的社会实践,所以它的基本原理是真理,但要作为具体的革命纲领还有待发展与完善。因为不同国情之下,或者说是生产力条件下,进行同种的社会主义变革,其发生的条件和发展路径是不同的,只有符合社会实际的纲领才能科学地指导革命的胜利。所以,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只有实现马克思的

2、中国化,才能保证中国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自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中国的仁人志士在西方的资本主义文明体系之外,看到了一条能够实现民族解放、人民自由、国家富强的光明大道,那就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然而,在转播并吸收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早期的共产党人并没有很好地实现其理论的中国化。尽管俄国同中国的社会特征有诸多的相像之处,但前者的资本经济规模较之后者大,相应的无产阶级力量也强大,所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走的是先城市后农村的革命路线。而中国照搬俄国模式,结果导致共产党早期所领导的革命暴动多数是以失败告终,原因就是中国无产阶级力量有限,而反动势力盘

3、踞的重点又多在城市,加之脱离广大的农民群众,导致前期的革命探索屡屡受挫。最后,中国革命人通过血的教训,走上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但革命斗争的过程是艰辛的,之后,党和中央红军又因为对马克思真理中国化的不彻底导致种种的“左”倾思想或“右”倾主义的产生,使革命事业遭遇各种挫折,而每次的拨乱返正都是对马克思思想错误认识的纠正,是实现马列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过程即中国化的历程。可以说,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历程就是实现伟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仅体现在中国的革命斗争年代,更体现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建国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但由于

4、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民主资本经济畸形发展,所以我们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中国社会仍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农经济社会,这和马克思预言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之后的产物的论断是不相符合的,所以为了追求实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应运而生。计划经济有利于国家在短期内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国家战略性工业的发展,当起高度的人为规划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违反了基本的供求关系,特别是在执行过程中忽视市场因素与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必将阻碍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十一届三中全时,邓小平同志提出走改革开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既保留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保证国家计划经济发展战略的引导性作用

5、,又鼓励和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实现计划与市场的优势互补,这无疑是对马克思社会经济发展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与继承,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因为它既保证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关系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又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的基本理论与中国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当然,理论结合实践也是要讲究一些基本的原则,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过程当中,始终坚持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中国的过程中才会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 “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因为中国的社会在发展,现实在改变,具体有待解决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所有我们的指导思想也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中,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指明方向,在与时俱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不论怎么把马克思中国化,都要保持马克思的基本原理及思想精髓,变的是具体的内容,是基于中国发展实际,用于解决中国问题的指导内容。如果违反以上的任意一条,要么就不是马克思,要么就不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