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屈菜红碱钉螺杀螺效果影响因素肝脏细胞凋亡蛋白质组学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059502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屈菜红碱钉螺杀螺效果影响因素肝脏细胞凋亡蛋白质组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白屈菜红碱钉螺杀螺效果影响因素肝脏细胞凋亡蛋白质组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白屈菜红碱钉螺杀螺效果影响因素肝脏细胞凋亡蛋白质组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白屈菜红碱钉螺杀螺效果影响因素肝脏细胞凋亡蛋白质组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屈菜红碱钉螺杀螺效果影响因素肝脏细胞凋亡蛋白质组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屈菜红碱钉螺杀螺效果影响因素肝脏细胞凋亡蛋白质组学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屈菜红碱钉螺杀螺效果影响因素肝脏细胞凋亡蛋白质组学论文【提示】本文仅提供摘要、关键词、篇名、目录等题录内容。为中国学术资源库知识代理, 不涉版权。作者如有疑义,请联系版权单位或学校。【摘要】从血水草根及根茎中提取的血水草总生物碱(Eomecon chionantha alkaloids, ECA)被课题组证实具有良好的杀螺作用,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 CHE)是 ECA 的主要成分之一。从 ECA 中分离单体白屈菜红碱进行杀螺作用及其杀螺机制研究,为血水草作为植物杀螺剂开发利用提供新的实验依据。从血水草粉末中分离CHE。参考 WHO 规定的“杀螺剂实验室终筛方法”的浸泡法进

2、行杀螺试验。于 20、25、30温度下,观察钉螺在25mg/L、12.5mg/L、6.25mg/L、3.125mg/L、1.5625mg/L、0.7813mg/L、0.3906mg/L、0.1953mg/L 浓度的 CHE 溶液中浸泡24、48、72、96h 死亡率。设去氯水对照组。通过对数据进行逐步回归计算建立回归数学模型和因素分类区域处理,探讨温度、时间、药物浓度等各种因素对杀螺效果的影响及变化规律。以钉螺肝脏为样本,探讨 CHE 杀螺机理。设置 CHE20mg/L10mg/L、5mg/L 水溶液和清水组 25浸泡钉螺 36h,解剖活螺,分离肝脏,提取肝细胞 DNA,进行 DNA 琼脂糖凝

3、胶电泳;将肝组织捣碎,制备肝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CHE 溶液是否诱导钉螺肝细胞凋亡配制 5mg/L CHE 的水溶液,浸泡钉螺 36h,解剖活螺取肝脏,提取 CHE 处理组和清水对照组钉螺肝脏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ImageMaster2D5.0 软件分析图谱,筛选差异蛋白质,并用质谱鉴定。分析 CHE 致钉螺肝脏蛋白质表达的变化。CHE 杀螺研究及对钉螺肝脏损伤机制研究发现:(1)CHE 具有良好的杀螺作用。温度 20、96h、CHE 浓度 25mg/L 钉螺死亡率可达90:25、CHE 浓度 0.7813mg/L 以上、浸泡 96h 钉螺死亡全部死亡;温度 30、CHE 浓度 0.

4、1953mg/L 以上、浸泡 72h 以上钉螺死亡率均达 100%;浓度 0.1953mg/L 以上浸泡 96h,20、25、30温度杀螺效果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提示上述各浓度 CHE溶液浸泡后与清水对照钉螺肝细胞的凋亡无差别。(4)CHE 处理组和清水对照组分别平均检测到(40511)个和(3858)个蛋白质点,成功鉴定了其中 4 个蛋白点,分别是肌动蛋白、甘氨酸烯醇样蛋白、 肌动蛋白。这些蛋白在 CHE 处理后表达均下调。从以上研究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CHE 具有杀灭钉螺的作用。(2)CHE 溶液杀灭钉螺效果受浓度、温度和作用时间影响,CHE 浓度增加、环境温度升高

5、及延长浸泡时间,可提高钉螺死亡率。(3)初步证实 CHE 导致钉螺肝细胞死亡的主要途径不是诱导细胞凋亡。(4)CHE 浸泡钉螺后肝脏蛋白质表达发生改变。【关键词】血水草;白屈菜红碱;钉螺;杀螺效果;影响因素;肝脏;细胞凋亡;蛋白质组学;【篇名】血水草白屈菜红碱灭螺效果及对钉螺肝脏损伤机理的研究【目录】血水草白屈菜红碱灭螺效果及对钉螺肝脏损伤机理的研究 摘要 3-6 ABSTRACT 6-9 引言 12-16 1 血水草 CHE 杀灭血吸虫钉螺的效果研究 16-26 1.1 材料 16 1.2 实验方法 16-18 1.3 结果 18-23 1.4 讨论 23-25 结语 25-26 2 血水草

6、 CHE 诱导钉螺肝细胞凋亡的检测 26-36 2.1 材料与方法 26-29 2.2 实验结果 29-31 2.3 讨论 31-36 3 血水草CHE 致钉螺肝脏差异表达蛋白质的鉴定 36-46 3.1 材料与方法 36-38 3.2 实验结果 38-42 3.3讨论 42-46 4 文献综述 46-52 4.1 SAN 对 cyclins-CDKs-CKIs 表达的影响 46-48 4.2 SAN 破坏 cyclins 核与质之间的运输 48 4.3 SAN 对胞外信号调节酶(ERK)信号传递途径的影响 48-50 4.4 SAN 抑制 NF-B 的活性 50 4.5 SAN 调控细胞周期与P53 不相关 50-51 4.6 小结和展望 51-52 结论 52-54 参考文献 54-58 附录 58-60 致谢 60-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