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复习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4044042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政治经济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政治经济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政治经济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政治经济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复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市场经济概述 市场经济定义市场经济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以市场为中心,市场机制在社会经济资 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社会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第一,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而不是一种经济制度;第二,市场经济社会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以市场为中心;第三,社会总生产过程都以市场为导向;第四,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第一章 市场经济概述 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自主的市场主体2.完备的市场体 3.健全的法律体系 4.间接的宏观调控5.必要的社会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 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公有制的

2、主体地位。 资源的定义资源在经济学上又称为禀赋或要素,是指人们可资利用,投入后能生产 出满足人的欲望的经济物品的各类财货。第一章 市场经济概述 经济学上的资源包括四大要素:第一,土地,被称为财富之母;第二,劳动,它是财富之父;第三,资本,是联结资源的纽带;第四,企业家才能,是最稀缺的资源。经济学对资源的分类经历了从二要素到三要素再到四要素的认识过程。资源配置的方式 按经济运行体制划分: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 计划配置有强计划配置和弱计划配置之分,市场配置也可以分为强市场 配置和弱市场配置。 按经济运行层次划分: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 宏观配置有初次配置和再配置之分,微观配置也可以分为初次配置与 再配置

3、。第一章 市场经济概述 市场经济发展至今经历了1640-1870年间的自由竞争资 本主义时期;1870-1930年间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和20世纪30年 代至今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三个阶段。 国外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主要有: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模式、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日本的” 政府主导型”模式和北欧的福利国家模式。 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两种模式激进式转轨道路激进式转轨道路 第二章 市场与市场体系 市场的内涵市场是一个复合概念,它应该同时包括以下四层含义:1.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2.市场是商品交换的领域或阶段 3.市场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4.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要素1.市场

4、主体2.市场客体 3.市场行为 4.市场规则第二章 市场与市场体系 市场结构1.完全竞争市场2.完全垄断市场3.垄断竞争市场4.寡头垄断市场 市场体系的含义所谓市场体系就是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市场体系具有整体性、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和有序性的 特征 市场体系的构成1. 按交易对象划分市场可分为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2.按交易对象的流通时序划分市场可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3.按交易对象的流通地域划分市场可分为城市市场、农村市场、区域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第三章 市场运行机制 市场机制定义市场机制是指市场机体内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推动 市场机体运转的方式。市场机制的特点.

5、关联性 .迂回性 .微观性市场机制的内容市场机制可以分为市场机制的一般运行过程和市场机制的具体运行过 程。一般运行过程市场机制是指在各类不同市场上都要发挥作用的市场机 制,主要包括: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具体运行过程市场机制是指在各类具体市场上发挥作用的市场机制, 统称叫价格机制。但在具体的市场上价格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价格机 制、工资机制和利率机制。第三章 市场运行机制 竞争的定义竞争是市场主体之间为了取得有利的生产和经营条件而进行的各种各 样的争斗。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伴侣;竞争的规则是优胜劣汰;竞争的 对立物是垄断和封锁。竞争的类型按竞争参与者不同分为:买者竞争、卖者竞争和买

6、卖双方竞争。按竞争领域不同分为:行业内部的竞争和行业之间的竞争。按竞争的方式和内涵不同分为:同质竞争(价格竞争)和异质竞争(非 价格竞争)。异质竞包括产品竞争(质量和品种)、服务竞争、市场机会 竞争、技术竞争、信息竞争、人才竞争、并购竞争等。第三章 市场运行机制 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概念由布罗哈德和哈默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一篇论文中首先提出:核心竞争力是指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 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国内采用的表述: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 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核心竞争力的辩证法:

7、核心竞争力是相对的 核心竞争力是动态的 核心竞争力内容是特定的 核心竞争力形态是多样的 第三章 市场运行机制 竞争机制竞争机制是指市场竞争同供求、风险、价格、利率、工资等要素变动 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竞争机制的作用: 竞争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竞争优化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竞争促进了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 风险的含义我们通常所讲的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的风险,即一 项投资的净收益现值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未来收益小于期望值的负偏差。风险也可定义为:与可能性的收益相对应的可能性损失。风险机制可定义为经营活动结果的不确定性迫使企业在风险与收益之 间寻求平衡,最终使资源流向既敢于冒险、又具有较

8、强风险管理能力的企 业的社会选择过程。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力基础 生产力的含义社会生产力是潜在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的统一。潜在生产力是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现实生产力是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财富的现 实力量。生产力的整体结构现代社会生产力不是由简单几要素构成的扁平结构,而是一个包含 多种要素构成的立体型结构。由以下三个次组成: 基础层次: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这是生产力中的实体性要素 中间层次:科学、技术、教育、信息等 这是生产力中的渗透性要素 最高层次:管理(企业管理、社会管理等)这是生产力中的运筹性要素社会生产力最基本的组合方式包括:质态组合、量

9、态组合、时间组合、 空间组合、层次组合和整体组合。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力基础 质态组合是指生产力诸因素在构成生产力系统时,在物质属性或品质规格上相互适应的那种联系状态。 质态组合的目标是求得发展的协调性,即质的适应性。 量态组合是指生产力诸因素在构成生产力系统时,在数量上的配比,即数量的规定性。数量的规定性从 分的角度看是“比例”;从合的角度看是“规模”。量态组合的目标就是要实现量的比例性。 时序组合是指生产力诸因素在构成生产力系统时,进入或退出生产力运行过程时的先后顺序,以及它们 各自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所持续的时间长短。时序组合的目标是要使生产力各要素进入生产过程的科学性, 即“时

10、序的科学性”。 空间组合是指生产力诸因素在构成生产力系统时,呈现在地域上的分布状态和关联状态。空间布局的目 标就是要实现布局的合理性。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力基础 层次组合是指生产力诸因素在构成生产力系统时,不同要素处在不同的层次上,同一要素的不同对象在 形成生产力过程中也处在不同的层次上。层次组合的目标就是要注意区别生产力不同要素或同一要素不 同对象的层次性。整体组合是指生产力诸因素在构成生产力系统时,绝不是各组成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这些要素在特定 联系方式下形成的有机整体。生产力系统的整体组合是生产力因素质、量、时、空基本组合方式的综合 表现。整体组合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生产力因素的整

11、合,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力基础 生产力发展经历的阶段大致分为:古代生产力、近代生产力和现代生产力三个阶段。 生产力发展呈现的总体特点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这些阶段主要是按照生产 工具的发展水平来划分的。第二,整个生产力的发展,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和主导,包括作 为阶段划分标志的生产工具在内的全部生产力因素的发展,都以其中所物 化的科学技术因素的水平为基准表现出自己的阶段性。第三,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呈现出由低水平到高水平,由体力 化向智能化逐步演变的历史趋势。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力基础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

12、状况的一个重 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于1922年提出。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 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公式:基尼系数A/A+B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 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 也越大。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0.2以下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涵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

13、济范畴,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 资料的关系体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 用诸方面的经济关系。 所有制结构的内涵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形式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原因:(1)在我国现阶段多层次的生产力格局中,社会化大生产占据主导地 位,并且代表了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公有制正反映并符 合我国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最基本的形式。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最重要的基础。(3)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是我国社会主

14、义现 代化建设的主要物质基础。 (4)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是保证非公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经 济服务的决定性条件。 (5)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政治上 当家作主,在经济上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公有制为主体的含义:(1)公有制为主体是全局的主体性和局部的差异性的统一。(2)公有制为主体是质和量的统一。(3)公有制为主体是基本形式和多种形式的统一。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按劳分配,是指在社会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来分配个人 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 我

15、国为什么要强调按劳分配为主体?(1)劳动者是我国的社会主体,按劳分配则是劳动者的主体分配方式。(2)按劳分配收入是衡量和评价其他收入是否合理的重要参数。(3)强调按劳分配为主体旨在倡导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 按生产要素分配含义和方式 所谓按生产要素就是进入生产过程中并发挥作用的各种资源。 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要素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得报酬的经济行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参与分配的主体是要素所有者,依据是要素所有权;二是分配的客体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作用创造出来的价值;三是分配的衡量标准是生产要素的质量、数量以及贡献大小。

16、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有:劳动收入、资本收入、 土地收益、 经营才能收入、 技术要素收入等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体现公平与效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一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分配总原则的重大发展。初次分配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将国民收入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进行分配;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 的基础上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 合理分配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收入分配有利于调动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率;二是收入分配相对公平,保证每个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 收入,防止收入差距过大。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 重视和解决初次分配社会公平问题的积极意义:一是初次分配体现公平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二是初次分配体现公平能够有效缓解再分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