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靠九大驱动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984388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靠九大驱动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靠九大驱动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靠九大驱动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靠九大驱动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靠九大驱动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靠九大驱动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靠九大驱动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章标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靠九大驱动力作者: 刘世佳 丁伟国 来源: 黑龙江日报 省份: 黑龙江 日期: 2010-08-09 所属类别: 理论探讨 文章出处: 黑龙江日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也是一个长期没有破解的难题。我国早在“九五”计划时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时至今日,15 年过去了,许多地方仍然是走过去经济发展的老路,增长方式还是把追求 GDP 作为座右铭,作为衡量工作成绩的检验标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问题一直存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人们又一次敲响了警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上研究解决相关联

2、的问题,用强烈的驱动力量,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促进其转变。 一、要靠时间经济意识的驱动力 时间经济,是指经济发展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效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慢的重要原因,在于缺乏时间经济意识,没有紧迫感,没有时间经济目标。由于对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深远影响和重大变化缺乏深刻的认识,仍然把劲头用在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建设上,拉动 GDP 增长,以此作为考核政绩的标准,认为转变发展方式是慢功夫,政绩一时难以显现,因此,行动迟缓。在当前和今后的首要战略任务就是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关键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的要求,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

3、牢固树立时间经济意识,以此为驱动力。一是要在经济发展中以“时间效益”为核心研究把握时间和经济的关系。二是要把目标从时间、空间上落实到位,尤其是要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项目、每个人身上,定期检查,督办落实。三是要广泛宣传教育,深谙时间经济意识的重要性,时间经济意识强烈的民族必将是强盛的民族。 二、要靠科技创新引领的驱动力 从熊彼特的科技创新理论发展至今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高科技始终代表着产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高新技术产业生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一方面带动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引领传统产业不断改造、更新、提升

4、,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政策导向明确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所在,应以市场制度建设为基础,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回归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价值主体”,提高科技公共服务能力,使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一是做强、做大现有高新技术企业。二是着力发展优势产业。三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四是要以项目为导向,扩大开放,开展引进、消化、吸收、联合和科技再创新。五是以市场为导向,抓好要素机制的培养。六是要加强对高新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七是全面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八是逐步完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 三、要靠新兴产业发展的驱动力 中央最高层谋划新一轮发展,已经将新兴产业的发展确立为政策力推的制高点,以“

5、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转型升级,引领复苏。新兴产业技术是当今新兴产业的核心要素,直接改变着物质与劳务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出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节约各种物质和能源的投入,正推动世界范围内增长方式的深刻变革,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提出的加快“六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其精髓在于新兴产业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把握新兴关键技术,实现人才创新能力的积聚。二是探索新兴产业发展的科学道路,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三是运用科学方法论,为发展新兴产业制定科学路线。四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构

6、建现代开放型生态经济体系。 四、要靠民营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我国民营经济是在夹缝中生长起来的,却富有最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呈现跨区域、创新型、内涵集约化发展势头,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经济体系,成为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内生力量。民营经济是经济生态链条之中贡献率最大、适应性最强、发展势头最猛、效率最高的部分,也是经济发展最快的部分,只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才能增强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和整体经济的活力,加快经济转轨变型。 黑龙江省按照“八大经济区”建设规划,将非公有制经济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创造一视同仁的制度环境。一是优化非公

7、企业发展的产业环境,完善软环境,打造产业集群,帮助非公企业做大、做强。二是优化非公企业发展的服务环境,促进政府部门职能转变。三是优化非公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搭建良好的金融平台,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 五、要靠品牌效应的驱动力 现代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品牌经济”,品牌是现代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发展自主品牌,不仅带给企业巨大财富,而且优化了资源配置,提升了产业层次,成为经济发展的依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点。 为此,我们要突出抓好政府决策规划机制、品牌梯队建设和消费文化培养三个主体建设,按照“名实循环”的思路,实现企业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的互补提升。一是确立促进品牌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8、和主要目标。二是以企业为主体,深入实施名牌战略,夯实品牌经济发展基础。三是大力培育品牌产业集群,形成品牌经济有力支撑。四是优化发展制度环境,营造品牌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六、要靠人才扶持的驱动力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人才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第一支撑力。经济发展无论在哪一个层面、哪一个水平上,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来支撑,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核心动力。 当今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既演绎着对物质资源的争夺,也演绎着获取、保持、发展高素质人才的争夺,其核心是引进竞争机制,形成人才与人才之间的竞争和人才需

9、方之间的竞争,要按照市场机制,更新分配观念,并把知识、技术、能力、经验等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一是完善人才的开发机制。二是建立人才的使用机制。三是形成人才的激励机制。四是创新人才服务、保障机制。 七、要靠财政政策的驱动力 目前,中国市场化金融和公共财政体制还很不完善,在经济政策上表现为GDP 偏好、投资偏好、外资偏好和外贸偏好,无法顾及到经济转型和调整。尤其是以传统的投资方式为主导的宏观调控工具,其经济增长的效果难以有效评估,损失浪费也相当严重。就宏观政策本身而言,转轨经济的财政政策优于货币政策效果,政府所能运用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财政政策。 确立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和主要对策,改善

10、包括购买支出、转移支出和税收工具的财政政策,发挥科学有效的调控作用。一是要改变财政政策导向,完善公共预算。二是优化公共消费与公共投资的比例关系,扩大公共消费规模。三是改革税制,积极促进包括基本住房、基本教育和基本保健等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四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重点解决资源和环境公共财政补偿问题。五是改革要素价格体系,矫正非良性公共激励。六是调整产业政策,建立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体系,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七是通过新的财政制度安排,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八是加快财政改革和创新,逐步建立预算控制和以结果为导向的财政新模式。九是建设高效的公债市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十是建立财权与事权相适应的财

11、政管理体制。 八、要靠体制、机制改革的驱动力 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不断通过体制、机制调整、改革和创新,由政府主导经济发展转向政府调控、市场主导、企业创造的经济发展模式,探索一种适应新生产力发展的中国特色生产关系。我们要把应对金融危机与创新体制机制结合起来,力求一种先进体制、机制驱动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包括正式规则或非正式制度的变革。 科学完善的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的建立,不是对原体制进行“清算”;而是应当采取推陈出新的方法,采取稳妥、渐进的市场化方式,在引导市场中自我演进,从而催生、推动体制、机制变革。一是健全企业激励机制,强化企业外部约束,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12、。二是围绕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组织化体制、机制创新。三是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推进政府管理经济方式的体制机制创新,由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和企业主导型经济转变。 九、要靠舆论环境的驱动力 马克思认为,舆论是社会中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社会舆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和无形的社会力量,对社会权力、政府公共政策形成某种约束和制衡,是社会控制的重要工具和形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识,社会舆论环境正是意识形态、文化、人文环境等精神层面驱动的“软力量”。 正确认识社会舆论环境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把握对市场经济的舆论引导、监督作用,以期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一是通过舆论环境,大力宣传转变发展方式的先进典型,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二是通过舆论环境,监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行动不力、无所作为的地方和企业,促使其转轨变型。三是通过舆论环境,宣传解读中央和我省关于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措施,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科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