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厦门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银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

上传人:shuim****xiang 文档编号:43981946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厦门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银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5年厦门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银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厦门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银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厦门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银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 量量 20152015年福建公务员考试年福建公务员考试 申论热点:银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申论热点:银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背景链接背景链接据统计,我国发行信用卡逾 4 亿张,每年信用卡交易总额超 13 万亿元。按规定,银行应对信用卡信息安全和隐私保密。2015 年 1 月调查发现,银行信用卡客户数据泄露现象颇为严重,一条条包括姓名、电话、地址、工作单位、开户行等完整、隐私的信用卡开户数据,在网络上形同“赶集”公开贩卖。对此,有银行人士称,如果在银行有一定权限,个人信息几乎是透明的,对于这种“内鬼”并没有太多的办法,基本上靠道德约束。商业银

2、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未经客户授权,不得将客户相关信息用于本行信用卡业务以外的其他用途。全国人大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规定网络服务者收集的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但现实是,监管部门种种规定屡成“一纸空文”,导致大量客户信息被泄露,形成了信用卡信息交易“黑色”产业利益链。一些犯罪分子甚至将信用卡“按地区定制,先试用后付款”,并根据个人信息“品质”不同标价,价格每条从 2 分钱到 5 元钱不等。深度解析深度解析原因分析一是监管部门没有将商业银行对客户信息保密纳入监管追责范围,对银行制定的信用卡保密条款缺乏统一规定,致

3、使各银行信用卡保密规定“五花八门”,处于放任自流状态。二是商业银行没有将信用卡客户保密工作置于相应高度,内控漏洞多,惩处不力,致使一些银行“内鬼”私自将客户信息卖给不法谋利机构或个人。三是公众面对银行等强势经营部门,基本上处于一种被动服从的境地。银行要寻求自身风险最小化,同时也将利益最大化掺入到对用户的强制条款中。由此,公众不但让渡了自己的权益,还奉献了自己及亲属的私密信息。从而让银行有更大的运作公民信息、信用、存款和消费规律的可能。相应的,公众对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 量量银行的制衡与监督的权利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足够透明度的舆论监督,没有垄断企业的问责

4、机制。四是客户维权困难。银行在泄密担责中处于强势地位,客户处于分散状态,加之法律存在问题,在信息泄露维权时,无法与银行抗衡。对银行信用卡相关条款,客户也只能被动服从。比如按规定,消费者如果要维权,自己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而对于信息如何泄露、泄露给谁、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失,这一系列举证难题靠个人难以完成。而且,银行对信用卡保密条款的表达晦涩,常将与保险、超市、网站等合作方“共享个人信息”等字样置于合同不起眼位置,故意打免责“擦边球”,使消费者在不知情中就授权将自己信息转手,一旦遭遇泄露信息时,消费者如果想追责,这些免责条款就成了银行的“挡箭牌”。影响信用卡信息泄露社会危害巨大:一是极易诱发金融犯罪,导致信任卡信息犯罪呈日益增长态势。尤其在一些存在漏洞的理财平台,注册会员只需持卡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卡号等信息,即可划转资金,会给信用卡持有者造成资金损失。二是影响银行社会形象和声誉,还增加了人们对信用卡安全的担忧,影响银行拓展业务。措施一是堵塞泄密源头,商业银行要制订严格内控制度,对泄露或故意买卖银行卡信息的银行员工除追究行政责任外,一律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责。二是监管部门加大对金融企业、合作机构等信息泄露源头处罚力度,督促商业银行加强对合作机构审查。同时,加强隐私保护,对泄露银行客户个人信息的机构,一经查实除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外,一律吊销高管任职资格。本文摘自:本文摘自: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