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3981853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人民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山东人民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山东人民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山东人民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山东人民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人民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人民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1 站在泰山顶峰站在泰山顶峰 教案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调整教学调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泰山的壮美经管和文化内涵及其相关的古老文明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学习做专题研究的方 法,培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领悟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并逐步形成专题研究 能力。 教学分析: 本课包括登临泰山,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俩个主题活动。以登临泰山 为线索,展示泰山的壮美及其灿烂的文化。 教

2、学时间:4 课时 教学准备:电脑。书籍资料报纸杂志 第一课 登临泰山 一、 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你们的假期是怎样度过的? 学生交流 (2)了解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含义。 板书 : 一山() 一水() 一圣人() 把学生的答案都写出来,然后一起讨论确定答案。 (学生理解会有不同的解释。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 二、基本部分 1、播放泰山投影旅游地图 (1)学生分组游览泰山。总体认识泰山的风格。 讨论:泰山到底怎么样呢?你想说些什么? (2)投影有关景观图片。认识泰山自然风景的美丽。泰山景色壮丽无 比,攀登泰山需要有坚强的毅力。 (3)师:你了解泰山吗? 生:回答()在学生回答后补充小结

3、师:你们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回答。 (4)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教师指导学生整理资料的方法。 (5)教师总结 二、 欣赏泰山 播放泰山的图片或视频图片(教学的图片从四个方面准备:泰山古建 筑、泰山石刻、帝王封禅、古文化遗存)以上资料也可让学生分组准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备。 生:看完后谈感受。 三、活动总结 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泰山的自然风光,但人们心目中泰山为五岳之尊, 大家请谈谈你的看法。 板书 泰山 源远流畅的文化 2、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山源远流畅的文化 投影泰山旅游图 根据自己

4、搜集的资料以及自己曾经的实地旅游来谈 谈泰山的文化。 3、自然分组,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把泰山主要景点进行分类. 学会如何整理资料(板书设计 泰山文化调查表) 1 认真阅读搜集的资料 2 根据研究的问题对资料进行适当取舍 3 按资料的不同类别进行分类 4 分析比较资料,找出异同,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 5 归纳出问题的结论 泰山古建筑 泰山石刻 帝王封禅 泰山奇石 文化遗址 其他 寺院楼阁亭坊塔桥梁 秦泰山石刻经石峪唐摩崖石刻 宗教活动 祭祀 象形石头 石敢当 大汶口遗址文物繁多 诗词传说 4、学生根据自己的资料和教材提供资料填写表格,并介绍这些代表景 点、作品 得出结论.更真切的了解泰山喜欢泰山

5、敬重泰山. 5、课后欣赏:泰山挑山工 雨中登泰山等文学作品。 关于泰山的诗句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前几节课我们了解了泰山的自然风光,泰山源远流畅的文化。古今往 来有许许多多的诗人和文学家写下了赞美泰山的名句和文章,大家知 道有哪些吗? 生: 二、 活动一: 诵读杜甫望岳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学习此诗内容 活动二:阅读: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内都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 青色的泰山。这座奇形异状的高山,好像是为神

6、灵所特意创造,大自 然把神奇秀美都会聚在泰山了,山势崇高,遮断阳光,把山南山北分 割成了明暗不同的两个天地这边已是明朗的早晨,而那边还是昏 黑的夜晚。遥看层积的白云在生出,自己的胸怀像经受了一次洗涤: 极尽目力眺望,远处归鸟的影子也投入了眼帘。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 高峰,这样朝下远望,周围的群山都显得矮小了。 交流搜集其他有关泰山的诗词。了解泰山的伟大。 三、 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赞美泰山 (写诗歌、手抄报、) 四、 课后延伸 调查了解我们家乡的山 祖国名山 第三课时 1、导入 背诵望岳 2、请学生介绍我们家乡的山。学习千佛山英雄山的知识 板书: 济南名山:千佛山 英雄山华山 腊山 鹊山 3、学生

7、通过自己的知识自己的资料来了解千佛山也和泰山一样从风景 与文化方面学习,了解我们的千佛山文化。了解我们济南的历史。 4、开展活动:祖国名山知多少 板书:祖国名山:五岳 四大佛教名山 新疆三山 喜马拉雅山 珠穆 朗玛峰 主要是介绍华山黄山峨眉山等天下名山,可以以一座座山为主介绍我 国是个多山的国家,让学生认识到这个基本国情。 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搜集介绍自己喜欢的山、熟悉的山。 4、总结延伸。美丽的祖国!江山如此多娇!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教后记: 2 来到黄河岸边来到黄河岸边 教案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内容及过程教

8、学调整教学调整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1.2.来到黄河岸边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择水而居,黄河是华夏文明的 摇篮,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并沿着这条 线索,了解流域内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概况,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 成就。 2、情感目标:学习优秀中华儿女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格,感受不屈不 挠、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受到优秀道德情操的陶冶。 3、行为目标: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提高通过识图发展空间思 维的能力;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黄

9、河的源流概况,并沿着这条线索,了解流域内各 地区的社会发展概况,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2、教学难点:感受中华儿女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受到优 秀道德情操的陶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起源、生存、延 续都离不开水的滋养。自古以来,人类就懂得择水而居,沿河湖而居 的生存方式。从古代的祖先到现在,我们中华民族一直生活在世界上 两条著名江河的怀抱之中,这就是黄河和长江。黄河、长江是我们中 华民族的摇篮,我们自豪地称她们为我们民族的母亲河。 二、创设情境,感知探究 1、 讨论:“为什么人类要择水而居,沿河湖而居?为什么几个古代 文明的发

10、源地都以河流为标志?” 2课件展示黄河奔流图,播放歌曲黄水谣 。出示黄水谣的歌 词。朗读黄水谣歌词。 生生合作、师生互动,讨论提出的问题。 3、观看课件,感受黄河奔流向东方的雄壮气势。 三、小组合作,布置任务 1布置任务。师述:“看着照片,我们感受到黄河以她英雄的气概出 现在亚洲的原野,我们想知道她是怎样从高山之巅,穿过中原大地, 流入大海的怀抱,更想知道自古以来,黄河母亲是怎样哺育我们中华 民族的。要想探究这么多的内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先确定 调查了解的方向。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确认调查的范围, 做好分工,然后分头进行准备。 ” 2、教师出示探究、调查的方向和范围: (1)

11、黄河的发源地、流程情况; (2)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3)黄河凝聚的民族精神;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4)变“害河”为“利河”; (5)拯救母亲河。 3、在各组间巡视,帮助各小组制定出合理的计划,以确保探究、调查 任务的完成。 4、小结。 四、课外探究,激发情感 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课堂上制定的计划进行资料和图片的收集, 并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和补充。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播放歌曲黄河颂 (我站在高山之巅) 。 2、师述:“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黄河。现在,我们先一起去 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和流程。

12、 ” (1)引入:“我国古代伟大诗人李白曾经有过歌颂黄河的著名诗句君 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你们明白其中的含义吗?诗 句其实是描述了黄河的流程,形象地说明了万古奔流直向大海的黄河 之水,发源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因为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 青藏高原地处我国的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米以上。 ” (2)出示中国地形图,在地图上找黄河的发源地。 (3)出示黄河流域图,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出黄河流经的 9 个省(自治 区) 。 二、认识黄河 1、观察中国地形图和黄河流域图,寻找黄河的发源地和流经的省(自 治区) 。 2、朗读歌谣并记忆。 九曲黄河天上来 。 三、练习 在中国地形图上查找黄

13、河的源头、流经的省(自治区)和入海口。 四、成果汇报 1、组织学生开展“探究黄河源头和流程”活动的成果汇报。以小组为单 位,指中国地形图汇报黄河源头青海段的情况。 2、组员补充说明。其他小组可提问。 3、小结。 第三课时 一、 黄河风光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母亲河的风采。 师: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 千年的中国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荣辱复兴。这节课就让我们进一 步去了解黄河,认识黄河。 二、分组讨论研究。 师:上一节课我们对黄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根据大家研究决定, 我们这节课将分别从四个方面来进一步去认识黄河,了解黄河。 (出示 幻灯片) 黄

14、河文化 黄河对两岸农业的影响黄河的水利资源 黄河的旅游资源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师:请同学先在组内进行讨论,之后我们请同学来汇报你们的讨论结 果,资源共享。 三、汇报 师:哪个组先来汇报? (一) 黄河文化。 1、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原始人居住。 在 180 万年以前,黄河流域就已经有人类在活动了。特殊的自然地理 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2、大家熟悉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帝王都 生活在黄河流域,并把黄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注目的辉煌顶峰。还有 火

15、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唐诗宋词,元曲也产生于黄河流域, 是黄河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 的发展,而且传播到全世界各地,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 (二) 黄河对两岸农业发展的影响。 1、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要粮食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高粱、 谷子和甘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大豆和烟草等。 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石油、铁矿等,有中国著名的大港油田和胜利 油田。华北平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有许多古老城市,如北京 (蓟) 、邯郸、开封、商丘、淮阳等。 2、由于黄河流域泥沙沉积而形成了河套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渠道纵横,农田遍布。有可耕地面积 960 多万亩,现已开垦 500 多万 亩,盛产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糜麻、葵花、甜菜、酒花、瓜果、 大白菜等作物。这里是自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