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3964391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720172018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自查八年级物理学年度第一学期自查八年级物理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总得分总得分 【说明说明】 1.1.全卷满分为全卷满分为 100100 分。考试用时为分。考试用时为 8080 分钟。分钟。2 2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2121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

2、题框内。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框内。) )题号1234567答案1.从图像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学好物理的重要能力之一。某种物质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FG 线段平行于时间轴,说明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 B.在 FG 线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GH 线段表示温度不断降低,所以该物质的熔点在不断降低 D.在 FG 线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从高空飞机上拍摄到的画面,若用一镜头焦距为 60mm 的相机在高空拍照,此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是( ) A大于 120mm B恰为 60mm C小于 60mm D略大于 6

3、0mm3.下列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4.下面的图中,哪一幅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的光路?( ) 25.关于实像和虚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像能用光屏接收到,而虚像不能 B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而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D平面镜只能成虚像,凸透镜只能成实像。6.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的是( )A用手捂住耳朵 B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 C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 D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7.下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

4、距离有关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 二填空题(每空二填空题(每空 1 1 分,共分,共 2626 分)分) 8.我们通常说声音“震耳欲聋”其实反映了声音的 ,这跟声源振动的 有关; 往水瓶中灌水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 ,这声音是由瓶内水面上方的_振动产生的。 9光在_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m/s。 10某同学身高 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15m 处,他的像高是 ,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若此人向平面镜移动 1m,则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他的

5、像高为 。11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水面,光线与界面夹角是 40,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反射角是 ,折射角是 12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使 3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在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水的 ,使手不会被烫伤。 13如下图所示,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水在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为 ;若继续加热 2min,温度计的示数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温度计周围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小水滴。14.如

6、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测量质量的仪器是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装置是 ;测量力的仪器是 ;测量大气压强大小的装置是 选填 a、b、c、d 15.一边长为 10cm 的实心立方体金属块的质量为 27kg,它的密度是 kg/m3;当把它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 Pa,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金属块,让它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17N,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g 取 10N/kg)16.油漂浮在静止的水面上,说明油的密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一实心物体刚好能悬浮在水中,将此物体放入足够多的油中时,物体将 (填“漂浮”、“上浮”、“悬浮”或“下沉”)三、作图题三

7、、作图题(12(12 分分) )17.(6 分)如下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 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 A2。人在空气中看到 A2 在水中的位置就是 A1 在水中的像的位置。请你画出: (1)A1 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2)A2 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418.(3 分)根据两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19.(3 分)如图所示,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 四、实验探究题(共四、实验探究题(共 2121 分)分)20.(6 分)小明想用天平、砝码、烧杯、足量的水来测石块的密度:(1)小明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出现图甲所示情况,他应将平衡

8、螺母向 端调节;如果在称量过程中指针又出现如图甲所示情况,他应 (2)小明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乙所示,请指出其中两个错误: ; 小明改正错误后,天平再次平衡后,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所称量烧杯5和水的质量是 g(3)小明将石块浸没到上述烧杯中的水中,如图丁所示,此时天平所显示的质量值为 91.6 g,放手后石块沉入水底后,测得烧杯、水和石块的总质量为 107.6 g,则石块的密度为 kg/m3 21(8 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 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

9、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 沿 AO 入射时, (选填“能”或“不能”) 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 (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怎么做? (5)另一同学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板右半边沿中线向后折,活动板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 (6)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 F 沿 BO 射到 O 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 出,这说明了 622. (7 分)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 A、B 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 A、B 装置)(1)温度计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加热

10、时应使用酒精灯的 (选填“内焰”、“外焰”)(2)甲、乙两组同学用同样多且初温相同的温水进行实验,加热所用的酒精灯也相同,结果甲组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甲组选择的是 (选填“A”或“B”)套装置(3)乙、丙两组同学选用的相同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 C 所示的 a、b 两条曲线(a 表示乙组的,b 表示丙组的)由图象可知,他们两组测得的水的沸点 (填“相同”或“不同”),图 (填“D”或“E”)所示的情形可表示水正在沸腾他们两组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4)小明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发现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是由于发生 (物

11、态变化)五、综合、计算题(共五、综合、计算题(共 2020 分)分)23 目前世界上最“轻”的材料是由我国科学家造出的“全碳气凝胶”,如图所示,即使把它压在狗尾草上也不会压弯狗尾草的毛尖,这种材料的密度为 0.16kg/m3。(1)一块 100cm3 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是多少克?(5 分)(2)它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它最多能吸收自身质量 900 倍的有机溶剂例如原油,可用于处理海上的漏油事故,已知原油的密度 =0.9103kg/m3,则 100cm3 的“全碳气凝胶”最多能吸收多少立方厘米的原油?(5 分)24.小明想测量一捆细金属丝的长度,于是他从实验室中找来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

12、程足够)、量程为 10 cm 的直尺、水、一个足够大的烧杯、细线和一支粗细均匀的铅笔.请你利用上述器材7帮助小明设计一个方案,在不破坏这捆金属丝的情况下,巧妙测出它的长度(不可以用直尺直接测量).要求:(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5 分)(2)推导出计算金属丝长度 L 的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5 分)1-7 CDABACB8强弱 振幅 低 空气柱 9均匀介质中,3108 1017m 15m 05m 17m 10500 400 11液化 放出 上 蒸发吸热(或汽化吸热) 13980C,不变,液化14. a,c,b,d,15. ,2700. 1016.小于,下沉817.18.19.20. (1)右;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2)用手直接去拿砝码;将砝码放在左盘,无题放在了右盘;81.6. (3)2.6X1021.(1)显示光路;(2)不能;(3)用笔在纸板上沿着光路将其描画下来;(4)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5)不能;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6)OA;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22.(1)液体的热胀冷缩;外焰。(2)B。(3)相同;D;丙组的烧杯中水多。(4)液化。23.(1)0.016g (2)16cm39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