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文语段阅读精练习5篇及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957228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文言文语段阅读精练习5篇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文言文语段阅读精练习5篇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文言文语段阅读精练习5篇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文言文语段阅读精练习5篇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文言文语段阅读精练习5篇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文言文语段阅读精练习5篇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文言文语段阅读精练习5篇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文言文语段阅读精练第 1 页 共 11 页强 项 之 令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8 题。题。陈留董宣为洛阳令。潮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

2、“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史。由是能搏击豪强,京师莫不震栗。 (后汉书董宣传 )注:注:湖阳公主: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下文又称“主” 。苍头:奴仆。骖乘:在车右边陪乘。帝:即汉光武帝。黄门:指太监。文叔:刘秀的字。班:分发。1 “大言数主之失”的“数” 、 “强使顿之”的“强” ,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sh qingBsh qingCsh qingDsh qing答( )2对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而纵奴杀人纵:放纵。B使宣叩头谢主谢:感谢。C强使顿之顿:指磕头。D宣悉以班诸吏悉:全,都。答( )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1)因匿主家(2)驻车叩马因格杀之宣叩头曰A两个“因”字相同,两个“叩”字也相同。B两个“因”字不同,两个“叩”字相同。C两个“因”字相同,两个“叩”字不同。D两个“因”字不同,两个“叩”字也不同。答( )4与“而纵奴杀人”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愿乞一言而死B而翁长铨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D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答( )5与“宣悉以班诸吏”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将何以治天下高三文言文语段阅读精练第 2 页 共 11 页B即以头击楹C宜别图之,以济大事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答( )6下列语句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藏亡匿死(2)强项令出A (1)藏匿逃跑犯死罪

4、的人(2)坚强不低头的县令出来B (1)躲藏逃跑几乎至死(2)坚强不低头的县令出来C (1)藏匿逃跑犯死罪的人(2)这是他的强项命令他出来D (1)躲藏逃跑几乎至死(2)这是他的强项命令他出来答( )7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A现在你是天子,你的威力还不能发出一个命令吗?B现在你作为天子,你的威力还不能使一个命令执行吗?C现在你是天子,你的威力还不能制服一个县令吗?D现在你作为天子,你的威力还不能使县令执行吗?答(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董宣在湖阳公主出行时,查堵列举公主过失并打死了杀人犯,公主告诉皇帝,皇帝大怒,欲棰杀董宣。B面临被棰杀,董宣没有畏

5、惧,借允许说话之机,阐明应严明法律才能治国之理。C董宣的一番话使皇帝醒悟,以头击楹流血被面的自杀之举更是使皇帝感动,而释放董宣并赐钱给他。D湖阳公主对皇帝所说的话,是要皇帝想想她的恩德,而为她出气,不能放过董宣。答( )答案:答案:1D(数:列举,故读 sh。强:强迫,故读 qing。 ) 2B(谢:道歉。 ) 3C(两个“因”是“于是” ;第一个“叩”通“扣” ,是“拉住”之义;第二个“叩”是“磕头” 。 ) 4C(题干的“而”表转折“可是” 。A 项“而”表承接,可译为“就” 。第二个“而”是代词“你的” 。D 项“而”表结果“因而 ” 。 ) 5D(题干“以”是介词“把” 。A 项“以”

6、是介词“用” 。B项“以”是介词“用” 。C 项“以”是表目的连词“来” 。 ) 6A(亡:逃跑。强项:坚强不低头。 ) 7C(威:威力。令:县令。 ) 8D(公主说的话是激怒皇帝制服这个小县令。 )不 营 美 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6 题。题。李义琰,魏州昌乐人,其先出陇西望姓。及进士第,补太原尉。李勣为都督,僚吏惮其威,义琰独敢廷辨曲直,勣甚礼之。徙白水令,有能名,擢司刑员外郎。义琰姿体魁秀,博学,有智识。累迁中书郎。上元中,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太子右庶子。高宗欲使武后摄国政,义琰与郝处俊固争,事得寝。章怀太子之废,尽赦宫臣罪,庶子薛元超等皆蹈舞,义琰独引咎涕泣

7、,搢绅义之。帝每顾问,必鲠切不回。宅无正寝,弟义琎为市堂材送之。义琰曰:“以吾为国相,高三文言文语段阅读精练第 3 页 共 11 页且自愧,尚营美宇,是速吾祸,岂爱我者邪?”义琎曰:“凡仕为丞尉,且崇第舍,兄位高,安可逼下哉?”答曰:“不然。事难全遂,物不两兴。既处贵仕,又广居宇,非有令德,必受其殃。 ”卒不许。后其木久腐,乃弃之。 (新唐书李义琰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擢司刑员外郎擢:提拔。B义琰与郝处俊固争固:坚决。C事得寝寝:停止。D是速吾祸速:加速。答(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义琰独引咎涕泣引咎:把过失归于自己。B宅无正寝正寝:指安睡之处。

8、C安可逼下哉逼下:狭窄低矮。D又广居宇居宇:居住的房屋。答( )3比较下列每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弟义琎为市堂材送之以吾为国相,且自愧B凡仕为丞尉凡仕为丞尉,且崇第舍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且”字不同。B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且”字也不同。C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且”字相同。D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且”字也相同。答(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4勣甚礼之搢绅义之A李勣很有礼貌官员们认为他有道义B李勣很礼待他官员们认为他有道义C李勣很礼待他官员们能坚持正义D李勣很有礼貌官员们能坚持正义答( )5事难全遂,物不两兴。A事情很难全都如意,事物也不能两方面都兴盛。B

9、事情困难就要保全,事物也不能两方面都兴盛。C事情困难就要保全,做事也不会让两方面高兴。D事情很难全都如意,做事也不会让两方面高兴。答(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高三文言文语段阅读精练第 4 页 共 11 页A李义琰任太原尉时,官员们都惧怕都督李勣的威严,而唯独李义琰敢在朝廷上和他分辨是非曲直。B上元年间,李义琰进官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太子右庶子,他与郝处俊谏争阻止了高宗想让武后代理国政的事。C章怀太子被废,朝廷赦免了宫臣之罪,身为庶子之官的薛元超等高兴极了,而李义琰独引咎涕泣。D李义琰之弟认为丞尉之类小官都建高大住宅,李义琰处高位不应住简陋屋子,但李义琰终究不许扩建房子。答( )答案

10、:答案:1D(速:招致。 ) 2B(正寝:住宅正屋。 ) 3C(第一个“为”是介词“为”或“替” ,第二个“为”是动词“做” 。两个都是“尚且”或“还” 。 ) 4B(礼之:礼待他。义之:认为他有道义。 ) 5A(全遂:全都如意。两兴:两方面都兴盛。 )6A(“在朝廷上和他分辨是非曲直”不合文意,应是“公堂” 。 )不 改 其 操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8 题。题。博陵李文博,性贞介鲠直,好学不倦。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开皇(隋文帝年号)中,为羽骑尉,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恒令在听事帷中披检书史,并察己行事。若遇治政善事,即抄撰记录,如选用疏谬,

11、即委之臧否。道衡每得其语,莫不欣然从之。后直秘书内省,典校坟籍,守道居贫,晏如也。虽衣食乏绝,而清操逾厉。不妄通宾客,恒以礼法自处,侪辈莫不敬惮焉。道衡知其贫,每延于家,给以资费。文博商略古今治政得失如指诸掌,然无吏干。稍迁校书郎,后出为县丞,遂得下考,数岁不调。道衡为司吏大夫,遇之于东都尚书省,甚嗟悯之,遂奏为从事。在洛下,曾诣房玄龄,相送于衢路。玄龄谓之曰:“公生平志尚,唯在正直,今既得为从事,故应有会素心。比来激浊扬清,所为多少?”文博遂奋臂厉声曰:“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今治源混乱,虽日免十贪郡守,亦何所益!”其瞽直疾恶,不知忌讳,皆此类也。于时朝政浸坏,人多赃贿,唯文

12、博不改其操,论者以此贵之。 (隋书李文博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知:了解。B后直秘书内省,典校坟籍典:经典。C道衡知其贫,每延于家延:邀请。D后出为县丞,遂得下考下考:指下等的考核。答( )2比较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开皇中,为羽骑尉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高三文言文语段阅读精练第 5 页 共 11 页道衡为司吏大夫比来激浊扬清,所为多少A句和句相同,句和句相同B句和句相同,句和句不同C句和句相同,句和句不同D句和句不同,句和句相同答( )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恒令在听事帷中披检书史虽衣

13、食乏绝,而清操逾厉不妄通宾客,恒以礼法自处虽日免十贪郡守,亦何所益A两个“恒”字相同,两个“虽”字也相同B两个“恒”字不同,两个“虽”字相同C两个“恒”字相同,两个“虽”字不同D两个“恒”字不同,两个“虽”字也不同答(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4公生平志尚,唯在正直,今既得为从事,故应有会素心。A薛公(道衡)生平有高尚的志向,只做正直之事,现在您既然当上了从事,就应该有聚会的心意。B薛公(道衡)生平有高尚的志向,只做正直之事,现在您已经当上了从事,所以应该合乎平素的心愿了。C您生平有高尚的志向,只做正直之事,现在您已经当上了从事,所以应该合乎平素的心愿了。D您生平有高尚的志向,只做正直之事

14、,现在您既然当上了从事,就应该有聚会的心意。答( )5委之臧否清操逾厉A托付他来评论保持清高的操守更加勉励B任命他来评论保持清高的操守更加勉励C托付他来评论保持清高的操守更加严厉D任命他来评论保持清高的操守更加严厉答( )6如指诸掌朝政浸坏A如同手指在手掌上朝政渐渐败坏B如同在手掌上指出它们朝政渐渐败坏C如同手指在手掌上朝政全被坏人把持D如同在手掌上指出它们朝政全被坏人把持答(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文博“性贞介鲠直”的一组是高三文言文语段阅读精练第 6 页 共 11 页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守道居贫,晏如也。商略古今治政得失如指诸掌。遇之于东都尚书省,甚

15、嗟悯之。瞽直疾恶,不知忌讳。唯文博不改其操。ABCD答(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吏部侍郎薛道衡让李文博在听事帷中披检书史,并让他观察自己如何做事,在选用官吏的事情上听取李文博的评论。B李文博能保持清高的操守,不胡乱地交往宾客,自己又能用礼法处治坏人,所以人们都很敬畏他。C李文博虽明了古今治政得失,然而没有一般官吏的办事才干,调出做县丞,几年不升迁,后薛道衡遇到他,才让他做了从事。D房玄龄的话引起了李文博的强烈感慨,并尖锐地指出朝廷混乱的现实,认为应当从根本上治理朝政。答( )答案:答案:1B(“典”应作“主管”讲。 ) 2C(句中的“为”是“作为”之义,属动词;句中的“为”是“被”之义,属介词,此句是“为所”被动句式;句中的“为”是“作为”之义,属动词;句中的“为”是“做(事) ”之义,属动词。因而只有 C 项正确。 ) 3C(两个“恒”都当“常常”讲;而两个“虽”的意义和用法则不同,前一个“虽”是“虽然”之义,是表转折的连词;后一个“虽”是“即使”之义是表假设的连词。因而只有C 项正确。 ) 4C(“公”是房玄龄对李文博的尊称,应译为“您”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