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重点知识填空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3945233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重点知识填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重点知识填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重点知识填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重点知识填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重点知识填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重点知识填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重点知识填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国历史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知识填空(七年级上册)知识填空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原始社会(远古时期)原始社会(远古时期) 1、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原始人类是 人,发现于_省_县,他们生活在距今大 约_年,他们已经会 和 了。 2、 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北京人发现于北京西南_的龙骨山洞穴里,他们生活在距今大约_ _年至 年,保留 了猿的某些特征,但 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 。北京人使用经过敲打的粗糙的 ,已经学会使用_火,还会保存火种。 4、山顶洞人生活在 人活动过的区域,距今大约_ _年,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 。他们 仍然使用 石器,但已掌握 和 技

2、术。已经学会_ _取火,用_ _针缝 制衣服,懂得 ,死后还要 。 5、我国原始农耕时代遗址的主要代表有_遗址、_遗址和_遗址。 6、河姆渡遗址位于今天的_省,距今大约_年。该地的原始居民已经使用 石器, 用 耕地,主要粮食作物是_,是我国_ _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式的房子,过着 生活。 6、半坡遗址位于今天的_省,距今大约_年。该地的原始居民普遍使用 石器,用 和 开垦土地,用 收割庄稼,主要粮食作物是_ _,是我国_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 半坡原始居民住着 式的房子。 7、从河姆渡、半坡遗址可以证明我国原始居民很早就开始了农耕生活,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和 的国家。 8、距今

3、约 年,我国的 流域和 流域,生活着许多部落。 帝和 帝是我国 古老传说中 流域最著名的部落首领。在部落之间的战争中, _部落联合_部落, 在 _(战役)打败了_部落。后来, 和 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 的_族。因此,我们中国人常常自豪地称自己为“ 子孙”。 9、相传,黄帝建造了 ,还教人们制作 和 ,发明了 。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 了基础。她的妻子嫘祖发明了 ,他的属下 发明了文字, 编出了乐谱,因此, 后人尊称黄帝为_。 10、传说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_、_、_。这一时期部落 首领的产生采取了推举的办法,历史上叫做“_ _”。 11、据传,尧、舜、禹这三

4、个部落首领都有高尚的品质。其中, 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 众同甘共苦,在外 13 年, 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思考:为什么中华民族的儿女总是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思考:为什么中华民族的儿女总是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思考:为什么我们后人尊称黄帝为思考:为什么我们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人文初祖”?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的兴亡)奴隶社会(夏、商、西周的兴亡) 1、约公元前_年,_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禹也从_首 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_。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_ _社会开始了。 2、禹死后,_ _继承父位,成

5、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_ _代替了禅让制,“公天 下”变成了_。 3、填写夏、商、西周更替表:朝代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末代君主灭亡时间夏约公元前 2070 年商约公元前 1600 年西周公元前 771 年4、_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5、商朝的国君汤是位有作为的君主,任用有才干的_等人做大臣,要求臣下 , , 农民和商人都各安其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6、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_迁都到_,都城才稳定下来, 所以后人又称商朝为_。 7、武王伐纣和商朝灭亡的决定性战役是公元前 年双方在_的大战。商军在阵前纷纷 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商纣自焚而死。 8、西周时

6、,周天子开始实行分封制。请填写下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分封制的意义和作用9、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到周厉王时,终于发生了_暴动。虽然西周这次暴动中没有灭 亡,但是数十年后,_年,西周在_ _在位时,由于因“烽火戏诸侯”而被戎族灭亡了。10、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这一时期 最著名的青铜器有_和_。与商周同时,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有一种独 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_”文化。 11、除青铜铸造外,夏、商、西周的_业、 业、 业和商业也很繁荣。我们把这一 时期的文明称为 文明。 思考: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思考:商

7、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2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春秋战国时期) 12、公元前_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_和 _两个时期。春秋时 期从公元前 年至公元前 年。战国时期从公元前 年至公元前 年。 13、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 ,天子反而依附于 ,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 战争的目的是 。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 _、_、_。 14、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是_,他任用_为相,积极改革_,发展_,同 时改革_,组建 ,以“_”为号召,扩充疆界。通过改革,使 齐国国富兵强。 15、晋文公做国君后,他整顿 ,发展 ,训练 。经过很快成为北方的一个

8、强 国。后来,晋楚双方在 大战,晋军大败楚军。从此,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16、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_、_、_三家瓜分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稍后, 齐国大夫_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了田氏齐国,史称“田氏代齐”。这样,战国时期就形成 了 _、_ _、_、_、_、_、_七雄并立的局面。 17、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更为频繁。各国交战的目的是兼并其它各国的土地和人民,进 而统一中国。著名的 之战, 之战就发生在这一时期。战国末年,强大的秦国不断通 过战争,兼并东方各国的土地。公元前 260 年,秦、赵发生了空前激烈的 之战,赵军大败, 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军的进攻了。 18、春秋时期

9、,我国开始出现 农具。到战国时, 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 时期已使用 耕。战国时期 耕进一步推广。 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19、战国时期,_国蜀郡郡守_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是_。它的修建,消除了 ,灌溉了 ,使成都平原变得“ 、 ”,因此有了“_”的美称。20、填写关于商鞅变法的有关内容: (1)、变法的时间: (2)、变法的目的: (3)、变法的主要内容: 。 。 。 (3)、作用和影响: 21、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 制度逐步确立起来,_ _的统治代替了_ _的 统治,_ _和 _ _ 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的 形成了。 思考: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

10、是什么思考: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中华文化的勃兴中华文化的勃兴 2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朝开始,因为这个时候有了比较成熟的_文字。这种文字是 刻写在_或_上的。 23、商周时期,出现了铸刻在_ _上的文字,叫做“_”,也叫 “_”,它比甲骨文更 加规范了。到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叫“_。 24、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_ _或_ _上书写,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 生了变化。 25、我国_朝的甲骨文里就有了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相传在四千多年前的_朝时期, 我国就有了历法了。今天的农历就叫_ _。到 朝时,历法逐渐完备。 时期,人们测 定出

11、一年有 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 26、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是_,他总结的_ _四种诊断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27、屈原是生活在战国末期的_ _国人。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 歌,代表作_ _,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世界和平理事会把 屈原定为 。 28、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_ _, 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_ 省随州出 土了大量的 乐器,其中以_ _最为珍贵。 29、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 相互辩论,形成了“ ”的局面。 30、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知识填表:学 派时 期代表人物著 作主要思想春 秋孔子 政治思想:教育思想: 儒 家 战 国孟子春 秋老子 道 家战国庄子墨 家墨子法 家韩非子兵 家战 国孙武 3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封建社会(秦汉时期)封建社会(秦汉时期) 第第 1010 课课 “秦王扫六合秦王扫六合” 1、秦朝的建立:公元前 230 年至 年,秦王 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的 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 。 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为了 ,加强 ,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 专制主义的 制度。最高统治者称 ,至高无上,总揽 。中央政 府设置 、 、 ,分管 、 和 ,最后由 决 断。在地方上,推行 ,分天下为 郡,郡下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