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珺--解析《蜀素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923915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慧珺--解析《蜀素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周慧珺--解析《蜀素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周慧珺--解析《蜀素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周慧珺--解析《蜀素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周慧珺--解析《蜀素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慧珺--解析《蜀素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慧珺--解析《蜀素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慧珺-解析蜀素帖周慧珺,1939 年 12 月出生,浙江镇海人。 现为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1962 年 参加上海市青年宫书法学习班。得到沈尹默、拱德邻、翁闿运等著名书法家亲授。以节临米芾蜀素贴行书入选由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成立后第一次举办的上海市书法展览。一、米芾的书法特点米芾在书法认识上,主张贬唐尚晋,但是他学习书法却仍遵循从唐楷入手,由浅渐深,追溯古法,且不专一家,择善而从,扬长避短,广收博取,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一) 用笔特点米芾用笔追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 ,所谓“无垂不缩,无往不收” ,也是此意。力图

2、在变化中达到统一,把枯湿浓淡、藏露疏密肥瘦繁简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善于在正侧、俯仰、向背、转折、顿挫过程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书写时字的起笔往往较重,至中间稍轻,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也富于变化,下笔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偶尔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 (二)结构体势欲左先右,欲扬先抑,目的是增加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飞扬的神气,凭集古字的身后功底,出笔天真自然,绝不矫揉造作。经过勤奋的临摹和探索后,汲取各家之精华,融会贯通,做到与古人和而不同,最终创造出飘逸潇洒、爽利峭拔的

3、书法艺术风格。(三)章法布局米芾经过长期临池与探索,创立了米体。对后世影响很大。率意放纵的笔法,奇诡颠逸的结体,放浪形骸的布势,下笔如飞,纵横潇洒,沉着的笔势与颠逸的艺术世界柔和在字里。二、 蜀素帖章法特色蜀素帖用笔俊迈,笔势飞动,提按转折挑,曲近变化。 拟古二首刚开头稍显规矩,愈到后面飞动洒脱,身材超逸。结构奇险率意,变幻灵动,缩放有效,奇正响声,字形秀丽颀长,风姿翩翩,随意布势,不衫不履。用笔纵横挥洒,洞达跳荡,方圆兼备,刚柔相济,藏锋处微露锋芒,露锋处亦显含蓄,垂露收笔处戛然而止,似快刀,悬针收笔处有正有侧,或曲或直,提按分明,牵丝劲挺。章法上,紧凑的点画与大段的空白强烈对比,粗重的笔画

4、与轻柔的线条交互出现,流利的笔势与涩滞的笔触相生相济,形成了蜀素帖的独具风格。(一) 行距处理行距整体看是直的,但因米芾每个字的结体都是时出新政,以奇为主,不主故常,动态都是生动的。虽大小不一,俯仰倾侧,可是整体的行列看上去是气脉相连。虽然每个字的倾斜角度不一致,但是倾斜的程度和方向相互呼应,左右移动的角度相互抵消,以不等之直,达到平衡,成为一股隐在的凝聚力。(二) 形、势处理形是具象的,一目了然,而势所表现的运动节奏感在造型内,不是直观的,只能意会,故而是抽象的。行与势是书法的生命,为了造型的丰富多彩,线条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提按顿挫,牵丝映带早声势,从而提升他的美感。造势、得势不仅要求点

5、画的形状美,还要求点画的韵味和力度均达到一定的高度。(三) 收放藏露对比结字中的收于放是相互相成的辩证关系,收多了不精神,乱放则不持重。收与放表现在笔法上则是藏于露的关系。米芾强调笔势,反对过分地护尾。(四) 轻重快慢对比一件好的作品往往是通过对比关系来表示的。用笔的轻重快慢、点画的粗细方圆、结体的大小正侧、墨色的枯湿浓淡,章法的虚实疏密等,无一不体现在作品里。米芾的性格决定他偏好强节奏、重对比、大反差、粗细悬殊,大起大落的用笔方法。(五) 参差错落蜀素帖在章法的处理上好以并举的对比形式立论。在对比关系时又遵循贵和的原则,贵和就是平衡协调。书法美的实质就是和谐,理应包含书法运动规律的有机协调与

6、统一。凡是成熟的作品,他的有机组合形式一定是统一的。蜀素帖中入境寄点画连绵,结体多变,把大小、轻重、疏密、正侧等变化推向极致。(六) 同字异态变化一件好的作品的重大价值,就是把不同要素的别异之处达到和谐统一,把相同之处化象为意,变化处新。 蜀素帖结字虽然有规律,但是并没有走向程式化,米芾通过轻重快慢、提按顿挫、粗细收放等手法,一一化解了这些问题。学习蜀素帖的几个要点一、 临摹前读帖读帖即对碑帖的研读,并不是去阅读文意,而是指反复考察、揣摩范帖可视可感的笔法、字法、章法上精妙之处。读帖是充分感知、正确领会范帖的笔法、字法、章法的首要前提。读帖能强化我们对范字的记忆,提高我们的艺术分析、鉴赏能力。

7、二、 感知帖意学习者应对蜀素帖中一点一画的形态,单字的结体、整行的行气,整体的布局反复揣摩、领会,而尤应以解析动势为核心。依笔画顺序,想象作者创作过程中用笔的节奏,力度以及作者情绪的不断变化,将静止的形象还远为运动的过程,也就是以意念去模拟米芾的创作过程,这样可以把我蜀素帖的精髓,丰茂身材,正如黄庭坚所谓“细看令人神,乃到妙处” 。三、 读帖与临写有机结合要以读帖为主,读与临结合,以读帖形成的认识指导临写,以临写的结果来检验读帖中尚未深入或理解,错误的地方,如此反复。 蜀素帖的动势、行气边和无穷,尤其需要心摹、手追双管齐下。在谙熟了用笔技法后,要特别注重笔势气韵、结体造形的有机结合,即便是临摹

8、,也不能忽略这一点。四、 局部与整体的结合学习蜀素帖 ,应首先统观全帖,把握住其即潇洒痛快有沉雄厚实的总体气息,进而注意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局部的具体形态。米芾用笔变化多节奏感强。五、 实临与默写一旦掌握了结字规律并能熟练摹写时,就要着重关注行气。只有对蜀素帖反复、充分地进行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的分析、感知、临写,对范帖的理解才能不断深入。六、 有效支配视觉临帖时一定要临得像,在像的过程中,眼和手能够得到严格的训练。若一开始即着意第一笔,仔细查看他的起笔形态,行笔收笔的全过程,并领会他的笔意,竭力零自己手重的笔写出得点画能与帖中的一样,或者住建像起来,那么收到的效果会更好。由于要求写得像,包括点画和结构,就必须具有发现不像的能力,即便是很小的地方,都不要轻易放过。在这个住建求像的过程中,通过对眼睛的严格要求,也会带动对手的严格训练。经过长年累月的锻炼,眼力提高了,点画过关了,在熟练点画的基础上,笔势自然而生。有了笔势,就不会犯结构松散的毛病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