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生物学家初稿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3882193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64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生物学家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厦门生物学家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厦门生物学家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厦门生物学家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厦门生物学家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厦门生物学家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生物学家初稿(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钟心煊钟心煊钟心煊(18921961) 字仲襄。江西南昌人。早年入南昌私立心远中学、南昌公立江西高等学堂读书,宣统二年(1910 年)夏考取清华学校首届留美预备班。1913 年赴美留学,在伊利诺大学、哈佛大学专攻植物学,获硕士学位。其毕业论文中国木本植物名录是中国早期植物学重要文献之一,常被引用。 1920 年学成回国,于 1922-1931 任厦门大学教授。钟心煊是中国科学社发起人之一,1914 年在美国即成为中国科学社的永久会员。1933 年与胡先骕,钱崇澍,陈焕镛等共 19 人发起成立中国植物学会,被推举为学会的评议员和新创办的中文中国植物学杂志编辑员,后为中国植物学会武汉分会理事长

2、。他严谨治学,尽管他亲自完成的,或在他指导下由他的学生完成的研究成果并不少,但他自认为水平不高,所以公开发表的论文不多。植物与人生 -科学杂志 1919(01)植物之叶绿质- 科学杂志 1916(04)2 赵修谦赵修谦赵修谦(1911.7.3 )福州人,1935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后到厦门大学生物学系任教,为厦门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生物学教学与研究,发表论文 20 篇,其主要学术贡献有:最早从事福建省苔类植物的调查和研究;漳州水仙花的研究,探讨栽培过程的原理和意义等。曾获福建省高教所科学技术成果 2 等奖,巴西橡胶乳管的研究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 2 等奖,巴西橡胶北移的研究获国家农业部集

3、体 1 等奖等。40 年代,其研究中国川草科植物,订出石蔓新属。他还对福建的苔类植物进行调研,发现热带罕见的美苔在中国的分布。发表文章发表文章1.Chao, H-chien(赵修谦). 1983. 厦门发现珍贵的野生树蕨 - 鳞片桫椤. Discovery of a wild tree fern, Cyathea lepifera #F(J. Sm.) Copel (Cyatheaceae) in Xiamen, new to Chinese continent.:3:181.【摘要】桫椤(Cyathea)是史前幸存的木本蕨类植物,树形高大,通称树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

4、护的珍贵植物。据过去报道,福建省南部各地到福州鼓山均有零星分布,由于历年砍伐,近亲已极稀少,但是厦门岛上却从来没有发现过这种植物。笔者于1982 年春季在厦门东南方厦门大学自来水池附近的山坡上发现桫椤一株。经广东华南植物研究所王铸豪副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秦仁昌教授先后鉴定,学名是鳞片桫椤 Cyathea lepifera (J. Sm.) Copel。著名蕨类植物专家秦仁昌教授还在采集标签上亲笔写了“大陆首次发现”,实属珍贵。2.Chao, H-chien(赵修谦). 1981. 中国檀香科无茎草属的一新种新记录和属的特征的修订. New record of a species of

5、Phacellaria Benth. (Santalaceae) from China, with revisionary note of the genus.:1:19-24.【摘要】 一个世纪以前,英人 Bentham(1880)根据印度和缅甸的两种标本,创立了檀香科的无茎草属(Phacellaria Benth.),发表在植物属志第二卷上。这个属经过将近半个世纪,增加到 8 种,全部分布在东南亚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地区,其中两种分布到中国云南和四川。1939 年Danser 做了属的订正,归并两个种,另外又增加一个新种。现在这个属一共有 7 种,种名和分布地点如下: 1.Phacellari

6、a Fargesii Lec.,1915,东印度;中国四川省。3.Chao, H-chien(赵修谦). 1980. 中国川草科一新属. A new genus (Terniopsis gen. nov.) of Podostemaceae from Fujian, China.:2(3):296-299.【摘要】正 川草科植物生长于急流水底的岩石和石块上,主要分布热带地区,是一类很特别的水生植物。我国这个科种类不多,一共只有两属,约四五种。石蔓属是我国特有的新属,只有一种,分布颇广,福建省许多地方都曾见到。4.Chao, H-chien(赵修谦). 1951. 中国川苔草雄蕊畸形的变异与本属

7、分类位置的关系. Teratological variations of stamen in Lawiella chinensis Chao in relation to the taxonomic position of the genus.:1(3,4):343-359.【摘要】本文记述了中国川苔草雄蕊畸形变异,并讨论了这一属在分类中的位置。中国川苔草雄蕊畸形的变异种类多,表现在形态构造和数目。由于同一个体上有不同畸形雄蕊和在不同环境中有相似变异,可见这种变异与环境无关。由此认为这种变异与属的演化有很大关系。5.赵修谦 .1990 .巴西橡胶(Hevea brasiliensis)的乳管.

8、福建热作科技(4)【摘 要】赵教授有关橡胶树乳管研究的多项成果,在理论上修正了前人的错误,填补了空白.在生产上可用来改进产量早期预测的选择方法,把作为选择根据的部位从叶片(无节乳管)移到茎部(有节乳管),可能有助于提高选择的准确性.用它来鉴别种质资源的产量高低,可以大大地缩短育种年限.希望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展开研讨,并给予必要的支持,使这些成果得以更快、更好地应用到生产上.6.赵修谦.1997.东京无茎草 Phacellaria tokinensis 解剖研究.武夷科学(0)【摘 要】无茎草属 Phacellaria 是英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 Bentham 1880 年创立的新属,属于檀香科

9、 Santalaceae,距今已一个多世纪。这个属所有的种大多数寄生在桑寄生科 Loranthaceae 植物的茎干或枝条上,成为重寄生植物,在被子植物 Angiospermae 中,是极其罕见的。 自从 Bentham 创立新属以后,仍有许多人不知道这个属,在采集这个属的标本时,还将标本与桑寄生科植物标本收藏一起。多年以后,直到研究桑寄生科的植物学家 Danser 发现了这种现象,才连带研究起无茎草属,整理出七种无茎草属植物,并在 Biumea 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详尽叙述。 事有凑巧,约在 1950 年前后,我国开始编写中国植物志,也发现有许多无茎草属的蜡叶标本与桑寄生科的标本收藏在一起,

10、后来经过谭沛祥同志整理出五种,发表在中国植物志24 卷 5286页上。现在已知我国东南各省也有无茎草属植物。 作者于 1951 年4 月间,在福建省龙岩白土,溪兜乡墟场,小学校前的两棵大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Nees. 上寄生的锈毛寄生 Taxillus levinei(Merr.)Danser 的茎干和枝条上采到东京无茎草。7.赵挺;刘建社;赵修谦.1988.漆树透明标本制作法.中国生漆(1)【摘 要】本文报道了制备漆树树皮透明标本,研究漆汁道的方法。根据生漆中漆酚在漆酶作用下氧化成膜的原理,先使漆汁道中的生漆凝固,变成黑色或棕红色的条状漆膜,然后利用 KOH 和 NH

11、_4OH 进行漂白,使树皮成为无色透明的组织,可以长期保存于二甲苯或冬青油中,或制成永久装片,以便观察研究整体漆汁道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其在树皮透明标本中的数量与分布。8.赵修谦;赵挺.1986.用褐云玛瑙螺(软体动物门:玛瑙螺科)消化液分离漆树(漆树科)漆汁道研究报告.武夷科学(6)【摘 要】本文报导应用褐云玛瑙螺(Achatina fulic Fer.)消化液分离漆树(Rhus verniciflua Stokes)的漆汁道的力法。据观察,分离的漆汁道是一层上皮细胞组成圆柱形和扁柱形的结构,分为六种类型(图 12):(1)漆汁道上有小穿孔;(2)漆汁道联结成环状的结构;(3)漆汁道联结成链状的

12、结构;(4)漆汁道联结成网状的结构;(5)漆汁道上同时有小穿孔和环状或链状的结构;(6)漆汁道下具一级或二级分枝的结构。研究漆汁道类型,可能对漆树分类、产量预测、育种、以及改进割漆技术等都有一定参考的价值。9.赵修谦;郑添本.1982.水仙花雕刻艺.百科知识(2)10.赵修谦.1982.为水仙花呼吁.百科知识(11)11.赵修谦.1980.巴西橡胶制片法.植物学报(英文版)(1)【摘 要】 巴西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是生产天然橡胶最优良的橡胶植物,国内外很多人曾做过树皮解剖的研究,探讨结构与产胶量的关系。但是这一种植物乳管组织的形态结构比较特别,由于制片方法没有改进,研究

13、成果一直未在生产上应用。作者经过多年摸索,研究出一套制片方法,即:乳管层临时制片法,乳管层永久制片法和切片制片法三种。12.赵修谦.1980.激流中的川草科植物.生命世界杂志(1)【摘 要】 我国的植物种类相当齐全,有很多特殊的植物生长在特殊的生长环境里.川草科植物就是这类植物的代表.它们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居住在水流湍急的水底岩石和小石块上;在水质澄清、浪花四溅,光照充足的急流中容易找到,例如福建省福州的万寿桥,是闽江下游的一座古老石桥,上游的水经过这里,好像万马奔腾,一泻千里,就在这座桥下水中发现了特有的福建川草(Cladopus fukienensis).13.赵修谦.1979.巴西

14、橡胶的乳管系(摘要).福建热作科技(3)【摘 要】巴西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是生产天然橡胶最优良的橡胶植物,外国很早以前就有人做过解剖研究,不过文章不多,关于乳管的研究更少,我国发展植物事业历史不久,这方面的资料尤其少。下面扼要介绍巴西橡胶树乳管系的形态、构造和观察的方法。3.何景何景 教授。江苏泰兴人。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生物系。曾任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福建研究院研究员兼神话协和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厦门大学教授兼中国科学院华东亚热带植物研究所所长。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有兰州植物志 、 植物生态学 、中国植物志 (五加科) 。发表文章发表文章1.曾沧江;何景.1982.五加

15、科分族新纲要.植物分类学报(1-4)【摘要】在编写中国植物志五加科的时候,我们根据我国的植物标本,参考有关文献,讨论了五加科的原始类型,研究了前人的系统,以花瓣在花芽中排列方式及叶型为基础,本文提出将五加科分为五族的新方案。2.何景;林;鹏;杨汉金.1979.零上低温三叶橡胶抗寒性的生态生理指标的研究.科学通报(1-12)3.何景;曾沧江.1973.中国人参属植物的订正.植物分类学报(4)【摘要】我们在编写中国植物志五加科时,观察了我国人参属标本三百多号。整理结果基本同意原宽将一些亚洲的种降级的做法。但不同意原宽在假人参种下设立亚种的处理,因为种下各分类群看不到地理上差异,以设立变种为宜。订正

16、结果为我国人参属植物共 2种及 6 变种。4.何景、曾沧江.1965.中国五加科植物资料.植物分类学报(S)5.许文献;何景.1965.香叶天竺葵的水分平衡.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摘 要】本文报导在厦门研究香叶天竺葵水分平衡的结果.香叶天竺葵在我国南方栽培,夏季植株生长不良,叶片由下而上的枯萎,只茎顶几片小形叶存活,发生所谓“衰枯”现象,或甚至大面积死亡,或部分植株在久雨天晴时发生突然萎蔫现象,妨碍了香叶天竺葵的农业生产.通过蒸腾作用季节变化及其与外在生态条件间矛盾关系的分析,根、叶呼吸强度、电解质外渗量、吸水力和叶束缚水含量等的测定,认为夏季土壤干旱,植株水分失调,是造成衰枯或大面积死亡的原因.夏季的高温促进了土壤干旱的伤害作用,但如田间土壤含水量正常(田间持水量的 6080),高温的有害作用即不明显.夏季土壤持续过湿(超过田间持水量的 90),造成嫌气条件,破坏部分植株根系的正常代谢活动,根系吸水和茎下部输水系统瓦解.久雨初晴,日照强烈,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