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实训总结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3868274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工程实训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基因工程实训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因工程实训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工程实训总结(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基因工程实训总结报告实习总结第一天,我们是进行实验试剂的配置,以备实验过程中大家共同使用。每组都有自己的任务, 我们组是配置最后检测重组蛋白的制备 SDS-PAGE 电泳胶的试剂。以及酵母划板培养。试剂的配置是很关键的一步,如果没有依据要求配制试剂的话,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比如, 最后一天在电泳时,样品一直都没有沉到点样孔底部,而 marker 却能沉下去,可能是因为 sample buffer 的配置出了问题。最终我们用了老师的 buffer,效果有所改善。却还是有上浮的迹 象,也有可能是缓冲液的密度太大。第二天,我们进行了 PCR 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产物、Hind和 Xba I

2、 双酶切、含 载体的 DH5 扩大培养等操作。从中我学到了 PCR 仪器程序设置的方法。以及对其它现有操作技术进行巩固和提升。第三天,我们从大肠杆菌中提取了质粒载体,并且对其进行双酶切,与同样双酶切的目的基 因进行连接,以及挑单克隆酵母过夜培养。双酶切可以极大的避免载体与目的基因自身环化,提高了连接的效率。通过实验,我能够更 好的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第四天,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通过热激的方法使带有目的基因的载体进入大肠杆菌细胞中,因为 DNA 是吸附在细胞表面的, 因此在热激过程中避免晃动过大。同样的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会注意到平时书本上不会注明的 小点,但这往往也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3、第五天,酵母感受态的制备与转化细胞应该处于对数生长期,是感受态细胞制备与成功转化的关键。我们在实验过程中,OD600 一直都无法达到 0.40.6 的范围。可能是培养基的配置出了问题,也有可能是分光光度计本身的 仪器问题。我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细胞数量取了两倍体积的菌液。第六天、第七天,提取重组质粒酶切鉴定与酵母单克隆过夜培养。真核表达系统有蛋白质的加工修饰系统,可以得到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且酵母是分泌型的 表达系统,不仅不易被细胞内蛋白酶降解还可以免去破碎细胞提取蛋白的麻烦。通过实验过程 中的思考,结合理论知识,尝试了解实验设计者的思路,多问几个为什么。第八天、第九天,重组子的放大培养、表达、制

4、备聚丙烯酰胺凝胶与收菌、点样电泳。SD 培养基中筛选的重组子转移到 YPD 培养基中扩大培养。从中有掌握到 SDS-PAGE 电泳凝 胶的制备方法,以及对各种电泳有了更好地理解和区分。实训体会在过去的几年时间,我们虽然已经接触到生物工程相关的理论课程,并且大多数课程都开设 有实验课。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等课程也是如此。但一直都没有进行系统化的归纳与集中性 的实践。通过本次基因工程实训,我们不仅巩固了之前已经熟悉的仪器操作,并且还掌握了一些新的 仪器使用步骤。熟悉了基因工程上游技术和下游技术的衔接及相关分析技术,使基因工程不再 只是一门独立的科目,而是能真正用于实践和生产的工具。在实践过程中,把

5、理论知识的盲点 疏通理顺,很多理论课上不太能理解的知识点通过实验也就迎刃而解了。并且本次实训,老师 只是讲了一下实训进度安排与实验方案,没有像以前一步一步带着我们做,更多的是放手让我 们自己做。当然从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可是我们更多的是反省自己有哪些地方做错了,导2致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反而积累了属于自己的注意事项,避免再次失误。并且在寻找错误的过 程中,我们更进一步的理解实验原理,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由此,我们也有 了科学思维能力与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本次实训,就我个人而言受益良多。以前我总依赖老师能给我解答实验中遇到的困难, 告诉我应该怎么做。这次我尝试着根据基因工程的基本流程结合书本以及一些资料弄明白实验 过程中的问题。发现自己也能够解答出来。因此,我更加乐意勤于思考,发挥精益求精的科学 作风。并且,本次实训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的,我一人是无法如此顺利的完成小组任务的,让我 更加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小组中的成员各司其职能够让我们更有效率的完成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