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学生版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3863756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学生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导学案高一语文导学案 使用日期:2016/ 6/ 23 组别 学号 姓名 第 1 页 共 12 页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解决几个生字,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并能运用抑扬结合的手法进行习作。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领学生运用圈点、勾画、批注方法,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2.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通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

2、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方法学习方法】“6+2 课堂教学模式”【知识链接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及题解常识填空1文中的晋侯是 ,秦伯是 ,郑伯是 。烛之武是 的臣子,子犯是 的臣子。2烛之武退秦师选自 ,又名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例)史书,相传为 末年 国史官 所做,主要记载了 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高一语文导学案高一语文导学案 使用日期:2016/ 6/ 23 组别 学号 姓名 第 2 页 共 12 页化方面的一些事情。以鲁国为中心,旁及同时代诸国之事左传是解释春秋这部史书的,又和 、 并称为“春秋三传”。二探寻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鲁僖公三十年(公元

3、前 630)九月十日这一天。此役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三年前晋文公流亡期间路过郑国时,郑文公没有以礼相待;再者是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真正原因是晋文公要争夺霸权。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再加上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联合围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郑文公自知不是秦、晋的敌手,所以便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烛之武利用秦、晋两国之间的利害冲突,终于说服了秦穆公,解除了郑国的危险。预习案预习案一语言积累(A 级)1.音形辨识,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函( )陵 氾( ) 南 佚( ) 之狐 夜缒( ) 阙( )秦 敝( )之

4、秦伯说( )杞子( ) 逢孙( ) 戍之( )2.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共其乏困 ( ) (2)何厌之有 ( )(3)秦伯说 ( ) (4)失其所与,不知( ) (5)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 )3.解释下列句中古今异义高一语文导学案高一语文导学案 使用日期:2016/ 6/ 23 组别 学号 姓名 第 3 页 共 12 页(1)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 今义:(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 今义:东道主,古义 : 今义:(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 今义:(4)亦去之 去, 古义: 今义:4.指出说明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 )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3)

5、邻之厚,君之薄也( ) (4)越国以鄙远( )(5)朝济而夕设版焉( )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 ) (7)夜缒而出 ( ) (8)烛之武退秦师( )(9)且贰于楚也( ) (10)共其乏困( )(11)若不阙秦( ) (12)阙秦以利晋( )5.指明下列句子中的句式特点 (1)以其无礼于晋( ) (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3)夫晋,何厌之有?( )高一语文导学案高一语文导学案 使用日期:2016/ 6/ 23 组别 学号 姓名 第 4 页 共 12 页(4)是寡人之过也。( )(5)邻之厚君之薄也( )(6)敢以烦执事( )(7)若舍以为东道主( )6.解释下列一词多义(1)鄙

6、 蜀之鄙有二僧(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国势衰微。 (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微言大义(成语) ( ) 见微知著(成语) ( )(3)许许君焦、暇 ( )杂然相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敝使史更敝衣草屦(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因人之力以敝之( )(5)之高一语文导学案高一语文导学案 使用日期:2016/ 6/ 23 组别 学号 姓名 第 5 页 共 12 页子犯请击之( )是寡人之过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辍耕之垄上( )(6)以以其无礼于晋( )敢以烦执事(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

7、舍郑以为东道主( )(7)焉子亦有不利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焉用亡郑以陪邻(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8)其吾其还也( )吾知其难也( )以其无礼于晋( )其一犬坐于前( )(9)而朝济而夕设版焉( )夜缒而出(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7.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1)危在旦夕高一语文导学案高一语文导学案 使用日期:2016/ 6/ 23 组别 学号 姓名 第 6 页 共 12 页(2)临危受命(3)秦晋之好二把握情节,学生概述本文的故事 (B 级)三阅读课文,用简介的语言概括四节内容 (B 级)起因(1 段) 发展(2 段) 高潮与结局(3 段) 尾声(4 段) 预习案完成的

8、自我评价预习案完成的自我评价全部理解并会背诵个别理解不够存在疑问问题汇总探究案探究案温馨提示:温馨提示:1.每一个探究题均是先自主探究,再组内探究。2.组内讨论每位成员要认真、热烈、高效、有序,及时总结。3.组长宏观调控,关注每位组员目标达成情况及展示点评人员安排。探究一探究一xyo( )yfx 2高一语文导学案高一语文导学案 使用日期:2016/ 6/ 23 组别 学号 姓名 第 7 页 共 12 页精读课文,深入探究。一研读课文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1词句梳理。 (1)重点词解释:且贰贰于楚也 晋军军函陵,秦军军氾南 以以其无礼于晋 (2)翻译句子,指出句子特点:以其无礼于晋 晋军函陵 2.

9、秦晋围郑的原因是什么? 3.交代围郑的原因和驻军位置有何作用? 二.研读第二段,完成下面问题。1.词句梳理。 (1)重点词解释: 若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公从从之 辞辞曰:臣之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急而而求子,是是寡人之过也 今老矣,无能能为也已已 子亦有不利焉焉(2)翻译句子,指出句子特点: 是寡人之过也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2.佚之狐为什么对烛之武劝退秦师这么有把握? 这对刻画烛之武形象有何作用? 3.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辞”后“受”,有什么作用? 高一语文导学案高一语文导学案 使用日期:2016/ 6/ 23 组别 学号 姓名 第 8 页 共 12 页4.分析郑伯形象。 三.研读第三

10、段,完成下面问题。1.词句梳理。 (1)重点词解释: 夜缒而缒而出 若亡亡郑而而有益于君,敢以以烦执事执事 越国以鄙远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焉用亡郑以以陪邻邻之厚厚,君之薄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东道主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共其乏困乏困,许君焦、瑕,朝济而朝济而夕设版焉焉 既既东封封郑,又欲肆肆其西封封 若不阙阙秦,将焉焉取之? 阙阙秦以利利晋夫晋,何厌厌之有?秦伯说说,与郑人盟(2)翻译句子,指出句子特点: 何厌之有 2.“夜缒而出”说明什么? 3.请你从烛之武劝谏秦穆公退兵的对话中,找出对应下列论点之说词,用自己语言简洁分析。你认为最关键的是哪一点? 四研读第四段,完成下面问题。1.词句梳理。

11、(1)重点词解释: 微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高一语文导学案高一语文导学案 使用日期:2016/ 6/ 23 组别 学号 姓名 第 9 页 共 12 页因因人之力而敝敝失其所与,与,不知知 以乱易整,不武武 吾其其还也 2.晋文公最后以哪三条理由退兵?你认为哪点最重要? 探究二探究二一烛之武形象分析。二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训练案训练案【当堂训练】 阅读文中的一段文言文,完成 1-5 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

12、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夜缒而出 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B. 敢以烦执事 执事:办事的官吏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D.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阙:使缺,损害2.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越国以鄙远 既东封郑敢以烦执事 又欲肆其西封高一语文导学案高一语文导学案 使用日期:2016/ 6/ 23 组别 学号 姓名 第 10 页 共 12 页A. 两个“以”相同,两个“封”不同B. 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不同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