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3861736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车站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地铁车站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地铁车站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地铁车站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地铁车站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车站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车站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地铁车站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地铁车站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1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站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起点里程为+,终点里程为+,全长 149.0m,标准段外包宽 21.8m, 站台宽 12.0m,线间距 15.0m,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车站主体采用明挖法施工,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三层三跨箱型框架结构,车站主体设全外包防水层,基坑等级为一级。车站主体内部结构为框架、墙板受力体系,标准段底板厚 1100mm,下一层板厚 400mm,下二层板厚 400mm,顶板厚 800mm。车站主体围护结构为 1000mm 厚地下连续

2、墙,第一道支撑为混凝土支撑,水平间距 9m,第二五道支撑为钢管支撑,水平间距 3m 左右,车站中部设置钢管临时立柱,水平间距为 9m;主体建筑面积 10840.8m2,附属建筑面积 2008.8 m2,车站总建筑面积 12849.6m2。站主体结构标准断面图见图 1。- 2 -图 1 主体结构标准断面图1.2 主要工程数量垫层 C20 混凝土 584.6 立方米;主体底板 C35(P8)混凝土 3799.36 立方米,C40 混凝土 169.57 立方米;C40(P8)混凝土 243.5 立方米;C40(P10)混凝土 175.17 立方米;主体侧墙 C35(P8)混凝土 4724.28 立方

3、米,主体侧墙C35(P10)混凝土 2131.39 立方米主体中层板 C35 混凝土 5482.73 立方米,C40(P8)混凝土 80.23 立方米;主体顶板 C35(P8)混凝土 2602.51 立方米;主体立柱 C45 混凝土 714.7 立方米;混凝土矩形梁 C35 混凝土 657.1 立方米;混凝土矩形梁 C35(P8)混凝土 546.3 立方米;混凝土矩形梁 C35(P10)混凝土 848 立方米;主体结构级钢筋 296.1 吨,级钢筋 3509.8 吨。2 2、目的、目的规范施工过程中作业行为,做到管理监控到位,确保结构施工安全和质量受控,制定本作业指导书。3 3、适应范围、适应

4、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地铁车站 3 层 3 跨岛式框架式主体结构施工。4 4、编制依据、编制依据4.1轨道交通标段合同文件,站主体结构施工图、主体建筑施工图、综合接地图、防水工程图等;4.2 我公司在地铁车站施工方面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及现有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科研水平、机械设备配套能力和资金投入能力。5 5、技术标准及要求、技术标准及要求5.1 本标段站主体结构设计图纸5.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5.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 版);5.4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5.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

5、25.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 版5.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5.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5.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3 -5.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 版 5.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1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5.13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20055.14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5.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5.1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

6、DB11/383-2006);5.17 国家现行有关其他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以及市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5.18 公司有关施工及安全管理等得管理办法及规定。6 6、车站结构施工顺序、车站结构施工顺序6.1 主体结构施工部署1、站为地下岛式车站,为地下三层三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2、车站主要受力体系由侧墙、立柱、梁和板组成,车站防水采用结构自防水和全包式防水相结合防水。3、车站结构主要为明挖顺作法施工。车站结构 “从东端向西端,纵向分段,竖向分序”平行、流水作业, 每段从下到上顺作施工。4、分段长度考虑结构受力、一次混凝土灌注能力、混凝土水化热、结构防水

7、、抗裂、混凝土收缩与徐变等的影响,并结合本车站的具体特点综合考虑。施工分段划分的原则如下:(1)施工缝设置于中间柱间纵梁弯矩、剪力最小的地方,即跨距的1/41/3 位置。(2)分段位置和各层板上楼梯口、电梯井口及侧墙上的通道位置尽量错开。(3)根据招标文件技术规范要求,施工分段长度一般考虑在 1620 米。5、由于施工场地的限制,主体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均由龙门吊或汽车吊吊运入基坑,混凝土采用泵送的方式进行灌注。6.2 主体结构施工顺序根据施工要求,车站沿纵向共划分为 8 段,进行分段施工,并确保横向施工缝位于柱距的 1/41/3 之间。沿车站东端向西端进行施工作业,沿车站竖向- 4 -由下向

8、上进行流水作业。总的施工顺序为如下:1、检测基坑底承载力满足要求后,施做接地网、基底垫层及底板防水层;2、施工底板、底纵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拆除第 5 道支撑;3、施工站台层侧墙防水层、侧墙、立柱及设备层板,待设备层板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拆除第 4 道撑;4、施工设备夹层侧墙防水层、侧墙、立柱及设备夹层板;5、施工站厅层下方侧墙防水层、侧墙、立柱及中板,待站厅层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拆除倒支撑及第 23 道支撑;6、施工站厅层侧墙防水层、侧墙、立柱及顶板,待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拆除倒支撑及第 1 道支撑,拆除临时立柱;7、施工车站顶板防水层及混凝

9、土保护层及时进行覆土回填,恢复公路路面。结构采用自动定时喷淋系统进行混凝土养生施工,严格控制时间间隔和喷水量,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为准。7 7、车站结构施工方法、车站结构施工方法7.1 接地网施工1、接地网施工方法(1)在每段基坑开挖至距基底设计高程 2030cm 范围内时,测放出垂直接地体及水平接地体位置,开始进行接地网施工。(2)外圈水平接地体、接地引出线、以及联系两者的均压带为 50mm5mm铜排,其余作为均压带的水平接地体为 40mm4mm 铜排,垂直接地体为管径50mm,壁厚 4mm 铜管。用于制作水平接地体的铜排长度不应小于 10 米,用于制作垂直接地体的铜管长度不小于 3 米。(

10、3)水平接地网用人工挖槽埋设,垂直接地体采用XY-1 型地质钻机埋设、钻孔紧跟开挖施工以避免与结构施工之间的干扰。垂直接地体与水平接地体周边均施放降阻剂,使降阻剂握裹接地体,降低电阻。对于水平均压带不施放降阻剂。(4)为使接地体形成连通回路,水平接地体交叉、外圈水平接地体与垂直接地体的连接、垂直接地体的对接、水平均压带的对接均采用普通铜焊,保证- 5 -牢固、无虚焊。接地网施工时,以尽量减少接地体的连接点为宜。2、接地网施工技术措施(1)接地网在车站底板垫层下的埋设深度不小于 0.6 米,若底板垫层底部标高有变化,仍保持 0.6 米的相对关系。(2)接地网的引出线要求引出车站底板以上 0.5

11、米,为防止结构钢筋发生电化学腐蚀,用绝缘热缩带进行绝缘处理,同时为防止地下水渗入结构底板,引出线上安设止水板。(3)每一节段接地网施工完后进行接地电阻、接地电位差及跨步电位差测试,整个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及设计有关规定。量测方法:按 DL475-92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测量导则执行。(4)水平接地网沟用粘性土回填密实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5)接地网施工全过程应严格按 GB50169-92电气化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要求进行。(6)在垫层施工期间,不仅对接地引出线进行绝缘处理,而且采取有效的保护装置并设立明显标志保证其不受损坏。7.2 混凝土垫层施工1

12、、垫层浇筑前及结构施工期间,将地下水控制到垫层底以下 1.0m 左右。2、车站明挖至站台层底板基底设计高程时首先施工接地网,然后再用人工进行基底清理,避免扰动原状土。施工段两侧设截水沟和集水坑,防止基底浸泡变软。3、按规范及设计要求夯实基底至无明显下沉和隆起为止。仍有少量地基回弹处根据情况重新注浆加固或换填水泥石粉、砂加碎石等粒料,直至其地基承载力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4、灌注前认真检查、核对接地网线。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入模,平板振动器振捣,分段对称连续浇注。5、因为底板直接在已做好的垫层上施工,所以为底板施工创造条件,在垫层施工时注意以下几点:(1)机械开挖尽量一次成型,避免二次开挖扰动原状地

13、基,增加回填数量和施工难度。(2)按设计标高提高 20mm 作为板预留沉降量,并沿纵向和横向设置 40mm- 6 -的预留上拱度。(3)为防止底板混凝土施工时两端土体隆起,垫层向底板施工分段外延伸2.0m 以上。6、根据预先埋设的标高控制桩控制垫层施工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并及时收面、养生,确保垫层面无蜂窝、麻面、裂缝,垫层施工允许偏差按表 1 执行。表 1 垫层允许偏差表检查频率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 mm 范 围点 数检查方法1厚度+30 -20每施工段4尺量2高程2010m4水准仪量7.3 底板(包括底梁)施工钢筋在地面加工制作好后,吊入基坑内绑扎,焊接质量和搭接长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制作安装

14、好的钢筋及各种预埋件、预留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并经检查、核对无误后浇注底板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分层、分段对称连续浇注。模板及预埋件、预留孔安装误差按表 2 执行,钢筋按设计要求加工、安装,允许偏差按表 4.1-3、表 4.1-4 执行。1、车站底板(底梁)紧随垫层、底板防水层之后施工;2、车站底板(底梁)钢筋及混凝土施工。3、在混凝土浇筑完成、达到初凝状态以后,设置专人 24 小时对已浇筑完成的底板进行草袋覆盖,洒水养生,确保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4、底板施工过程中,预留管井泄水孔并对接地网引出线进行保护,保护见图 1。- 7 -底板及底纵梁钢筋安装完毕盾构井

15、处底板混凝土施工表 2 模板安装、预埋件、预留孔允许偏差表检查频率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 (mm)范围点数检验方法1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刨光模板14用尺量2表面平整度刨光模板34用 2m 直尺验柱、桩+2、-5梁、桁架+2、-5宽板+2、-31用尺量柱、桩+2、-5梁、桁架+2、-5高板+2、-31用尺量柱、桩0、-10梁、桁架103模 内 尺 寸长板5每 个 构 件1用尺量柱、桩L/1000, 且154侧向弯曲 梁、桁架L/1500, 且15每个 构件1沿构件全长拉 线量最大矢高- 8 -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 (mm)检查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点数板L/1000, 且15 预应力钢 筋孔道(梁端)3

16、5预留孔 洞位置其他10每个 孔洞1用尺量位置31用尺量钢板联结板 等平面高度21用水准 仪量测6预埋件螺栓锚筋等位置10每个 预埋 件 1用尺量注:表中 L 为构件长度、H 为构筑物的高度。表 3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检验频率序号号号项 目允许偏差(mm) 范围点数检验方法1冷拉率不大于设计规定12受力钢筋成型长度101弯起点位置102 3弯起 钢筋弯起高度0、-10每根(每一 类型抽查 10%,且不 少于 5 根)1用尺量4箍筋尺寸+5、-102用尺量,宽、 高各计 1 点表 4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检验频率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 (mm)范围点数检验方法1顺高度方向配置两排以上 受力筋的排距52用尺量梁、柱102板、墙1022受力钢 筋间距基 础204在任意一个断面量取 每根钢筋间距最大偏 差值计 1 点3箍筋间距20每 个构 件或 构筑 物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