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说课稿(改)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3845715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说课稿(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美术说课稿(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美术说课稿(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美术说课稿(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美术说课稿(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说课稿(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说课稿(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个环节发现美可以设计这些内容的导入:1、产品介绍(或作品介绍)请同 学们做一次某某推销员和讲解员,把这种产品或是图画作品的哪些方面做简单 介绍。 2、游戏导入,你画我猜或是你说我画你画我说之类。可以是一组同学提供作品, 另一组同学进行专家鉴定、赏析等,就像我们的鉴宝节目也行。 3、实物展示,通过学生观察实物,并思考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好问题串)让 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去发现去探索。 4、图片展示,通过学生课下所搜集的素材,进行交流和展示,让学生提出自己 的问题和发现。 5、一个故事一段诗词一段视频甚至是一个人物介绍一段历史等等为这节课铺垫, 要用的活用的巧。 第二个环节,合作探究, 1、可

2、以分组的形势或是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分工明确,指出各自的任务, 让学生带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动手啊动脑啊动口啊等解决什么问题。 2、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串,列出 3-5 个问题,让学生在交流讨论合作探究中解决, 当学生回答正确贴切时我给予肯定并继续追问什么问题。如果学生回答不很准 确,我将从哪些方面进行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比如:你今天讲的家 电,可以引导学生从外观、颜色、质感、线条等方面分析)这样也就很好滴突 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和重点。 第三个环节: 1、挖掘拓展,利用教材我让学生观察、讨论、分析体会作者的设计意图和理念, 找出你认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和你认为需要改进的方向,从而构思自

3、己 的设计。 2、说说你对其他类似的物品或是作品的感悟和理解,如果你是设计师或是作者 你会有什么样的设计理念或是借鉴什么派别的风格添加什么内容的元素,为什 么这样设计? 3、你是如何评价这个设计的,从哪些方面分析/前三个环节的设计基本就是:游戏、欣赏、分组、问题串、质疑、创作啊等形 式的。美术说课稿美术说课稿(走进教室门口,转身走进教室门口,转身 45环视评委后鞠躬,再小步走到讲桌的左边,稿子与环视评委后鞠躬,再小步走到讲桌的左边,稿子与前身成前身成 45,留有空余以便与评委老师有眼神交流,一般左手拿搞,右手拿笔,留有空余以便与评委老师有眼神交流,一般左手拿搞,右手拿笔)如果评委说恭喜你进入面

4、试(谢谢老师。说话的同时面带微笑点头或鞠小躬)如果评委说恭喜你进入面试(谢谢老师。说话的同时面带微笑点头或鞠小躬)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上午好!我是(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选自九年制义务教育湘版美术第2( )册、第( )课_(画树干带关键词画树干带关键词,板书题目,写好题号,板书题目,写好题号,字体大方字体大方) 。建议边说边写建议边说边写下面我下面我将将从教材与学情、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四个方从教材与学情、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四个方面进行说明。面进行说明。首先我进行首先我进行的是“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 ,该课属于 类型课,在教材中处于 地位,是

5、上一节课(或者下一节)的 (没有就不写) 。本节课在课程目标中的要求是通过_ _,使学生掌握(培养 学会 提高)_ _。_ _年级的学生对_ _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_ _(想象力,创造力,不大胆,动手能力)欠缺。(为此,我根据)(为此,我根据)依据依据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确,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是: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是:_ _ _ _。根据学生实际,本节课的重点为:根据学生实际,本节课的重点为:(可否改为:针对以上目标,(可否改为:针对以上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_ _。教学难点是:教学难点是: 接下来我再说一下接下来

6、我再说一下“教法与学法教法与学法”: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以致用,学有创新是教学的目的之一。因此本节课我采用采用的教法是:_ _,并且以多媒体课件贯穿整个课堂,通过直观详尽的演示来达到教学目标。(可否改成提(可否改成提高教学效果)高教学效果)我指导学生采用的主要学习方法是: (自主3探究、合作交流、创作练习)等。改成: 同时,我引导学生利用同时,我引导学生利用 等等学习方法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学习方法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将重点说一说下面我将重点说一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的设计:设计:为了达成目标、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我设计了为了达成目标、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7、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画树的四个教学环节:(画树的外轮廓,一气呵成)外轮廓,一气呵成)1、发现美(在树轮廓中画第一个苹果并写好发现)发现美(在树轮廓中画第一个苹果并写好发现)可否这样叙述:第一个环节是可否这样叙述:第一个环节是导入新课(或情境导入)导入新课(或情境导入) ,发现美,发现美我我利用投影仪(或者物品,提问复习)向学生展示_(音乐【什么名字】 ,故事,图片,视频,古诗,说故事) ,引出本节课的内容_(优美的东西可以自由发挥写一段词句),或者是做一个表演小活动,办一场展示会,在哪里拍或者是做一个表演小活动,办一场展示会,在哪里拍摄的照片,搜集的什么东西,安排学生思考(回答)几个摄的照

8、片,搜集的什么东西,安排学生思考(回答)几个发现美的(去掉)发现美的(去掉)问问题题, (这几个美的问题要设计好, )如:生活中,你是怎么发现他的美的?这幅作品或是其他是如何打动你的?你最欣赏他哪一部分的设计?为什么?他是设计符合什么样的审美观?为什么我们会被他深深吸引?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这堂美术课的兴趣。2、感悟美(在树轮廓中画第二个苹果并写好感悟)感悟美(在树轮廓中画第二个苹果并写好感悟)可否这样叙述:第二个环节是可否这样叙述:第二个环节是合作探究,感悟美合作探究,感悟美怎样才能把这种美表现出来呢?首先我做范画或者实物,图片比较,然后安排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几个问题安

9、排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几个问题(设计类探究过程方法,欣赏类探究(设计类探究过程方法,欣赏类探究情感意义,一般是引导某个概念、理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或者是引出下一个情感意义,一般是引导某个概念、理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或者是引出下一个环节做准备)环节做准备) ,最后我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做的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而从而解决本课重点以及难点。(这个时候某个概念,设计过程就要用这个时候某个概念,设计过程就要用到板书了,写字一笔一划到板书了,写字一笔一划) 。如有小绘画练习技术的可以另加上一个环节:有小绘画练习技术的可以另加上一个环节:表表现美(为创作美做技术铺垫)现美(为创作美做技术铺垫

10、) 。3、欣赏美(在树轮廓中画第三个苹果并写好欣赏)欣赏美(在树轮廓中画第三个苹果并写好欣赏)可否这样叙述:第三个环节是可否这样叙述:第三个环节是挖掘拓展,表现美挖掘拓展,表现美一般是我引导学生回顾课本或者看投影仪欣赏图片,让学生思考问题深入具体感受表现美是怎么表现的,表达什么情感什么创意,突出难点的内容4进行强调说明。这样做的目的是解决重点难点, 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或者是合作探究,分析归纳的能力) 。4、创造美(在数树轮廓中画第四个苹果并写好创造)创造美(在数树轮廓中画第四个苹果并写好创造)可否这样叙述:第四个环节是可否这样叙述:第四个环节是展示成果,创造美展示成果,创造美首先我

1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布置了个课堂练习(或者四人为小组分工做(或者四人为小组分工做合作)合作) ,供学生自己选择。提示学生_(应该注意的问题,一般是重点或者难点,)。然后在学生创作过程中巡回指导,发现问题时及时帮助学生改正。最后我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让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创作说明,同学之间互评互评评价,我进行点评,点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体验过程,以鼓励为主。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情感,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为了体现分层次教学和美术课人文性的特征,在本节课的尾声我安排了为了体现分层次教学和美术课人文性的特征,在本节课的尾声我安排了“课课堂反思、查缺补漏堂反思、查缺补漏”

12、环节。环节。让学生谈一谈今天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然后与学生一起解决各自的困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归纳建构起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并且我布置一个课下拓展作业为: ,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最后我说一下本节课的最后我说一下本节课的“设计理念设计理念”:本节课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引导学生对_(什么内容)发现美、感悟美、发现美、感悟美、欣赏美和创造美欣赏美和创造美(指板书上的树指板书上的树),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而最后体验“享受美!享受美!”(边说边写,字体要大,一气呵成,起强调作用边说边写,字体要大,一气呵成,起强调作用)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有不当之处,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鞠躬,擦黑板,缓慢小步走下台鞠躬,擦黑板,缓慢小步走下台)板书设计: 第( )节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