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3845050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都的秋(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故都的秋语文教研组 一课时 一、设计思想:这课的教学是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本文是比较典型的抒情散文,应教师与学生一道,通过解读、品评,总结出一些鉴赏抒情散文的方法。二、教材分析: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从景物描写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表现手法都对学生欣赏散文的一定的作用。三、学情分析: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一定深度,对于本课的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对感情基调的把握上要与文章的写作背景联系起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通过阅读、比较、想

2、象等方法了解文章内涵。四、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品读为主,教师让学生先“感受”这篇课文,从感性上接受它;2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以及两者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学会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五、 教学重点:散文的“形”与“神” 。以情选景;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 教学难点: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的融合(移情作用) 。六、教学手段:采用“自读讨论评讲”的方法。以作者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七、课前准备:学生自读课文,理清字词,并多次朗读课文。教师准备幻灯片,展示相关图片。八、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导入

3、: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欣赏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是我根据大家学过的一篇课文中描写的景象所画的: 画面一 打出天净沙 秋思 (一起背诵) 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你是怎么体会2、让我们看看名家对秋的评价是如何的?佳句: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二) 、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人。1913 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 年回国,从2

4、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 ,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活动,并到南洋参加新加坡华侨抗敌委员会、新加坡文化界战时工作团、文化界抗日联合会的工作,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斗争。1945 年 9 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 、 春风沉醉的晚上 、 她是一个弱女子 、 薄奠 、出奔 、 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七卷)、 达夫散文集 、 达夫游记 、 达夫日记集和郁达夫

5、选集等。 (三) 、时代背景:从 1921 年 9 月至 1933 年 3 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 1933 年 4 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 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1934 年 7 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 ,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 (

6、四) 、讲析课文:1、课文写故都的秋,紧扣哪三个方面,全文是对这三方面分别描写的,还是通过所选择的不同景物,从不同的侧面加以渲染刻画的?(由学生自读得出结论)三个方面“清” 、 “静” 、 “悲凉” 。选择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侧面同时加以渲染。 (第 311 自然段)2、第一部分 “总起” 。北国之秋 感受:“清” 、 “静” 、 “悲凉”总起 向往:“想饱尝一尝”南国之秋 感受:“慢” 、 “润” 、 “淡”向往:“看不饱” 、 “尝不透” 、 “赏玩不到十足“3、第二部分五幅故都的秋景图是什么? 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见的景象;槐树的落蕊及其有关情况;秋蝉的残声;秋雨及雨后话秋凉的场面;枣树在秋天

7、里的奇景。是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见的景象图,有破屋、碧空、鸽子、槐树、牵牛花和秋草。这些景物都给人清凉疏朗的感觉,尤其是蓝色的牵牛花更增添了萧瑟的秋意,营造出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氛围。者借助“槐蕊”写出秋的“寂静” 。无声无息的槐蕊夜里悄然而落, “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给人静寂的感觉;“扫地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突出了秋的清,给人清静悠闲的感觉;作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3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这是秋蝉的残声图,作者从广阔的角度写出悲切的蝉叫声,每刻都引发人的思绪,叩击人的心扉。萧瑟的气氛笼罩着故都,让人顿生“悲凉”之感。这是秋雨及后话秋凉的场面图,作者精心细

8、描了一幅秋雨图, “灰沉沉的天底下” , “息列索落” , “忽来一阵冷风” 。而且着重表现秋雨过后,都市闲人的着装举止、言谈神情,听到悠长悠长、平平仄仄京调,一缕乡愁,一缕寂寞的悲凉,油然而生。是枣树在秋天里的奇景图。虽然只是平常的枣子,作者却给以了另一种含意,把枣子的生长过程看作是秋由始至终的过程,赞枣子的同时也是赞秋。“形”是五幅故都的秋景图, “神”是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两者的结合点是“清” 、 “静” 、 “悲凉” 。记叙 秋院:破屋、碧空、鸽子、槐树、牵牛花和秋草“清” 秋槐蕊“静” 秋蝉“悲凉” 秋雨秋枣议论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

9、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深化) 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4、第三部分 作者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运用对比来形象地比喻两者之味的不同,说明了南国的秋的味比不上北国的秋。运用了比喻,哪本体和喻体各是什么?本体是南国的秋和北国的秋;喻体是黄酒与百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相似点是“味” 。直抒对故都的秋无比眷恋之情,再次与前文呼应。5、归纳总结:(见板书设计)(五) 、课堂练习:1、下列对故都的秋一文所作的分析,说得完全正确的项是( D ) 。A、描绘了故都的槐树、红叶、秋风、秋雨等秋色,抒发了作者健朗、深远、充实的思想感情。B、描写了北国的枣树

10、、秋蝉、残荷、秋叶等客观景物,抒发了作者凄凉、憔悴、沉沦的心境。C、描写了北国的秋色及人的活动,对“秋”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字里行间透出了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受。D、描绘了故都的秋色,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貌,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虑和孤独感。2、第三自然段中写到“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其中画线处的景观是作者一直萦绕心头的、课文中为什么不予以详写?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B ) 。A、这些景观乃故都的秋的组成部分,不简笔带一下, “秋”景便不完整。4B、这些景观与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无直接联系,

11、作者略带一笔是为了映衬,故不予详写。C、这些景观早已为其他名家写过,要写出新意来很难,故一笔带过,不予详写。D、这些景观虽是秋色绝佳的体现,但全部详写,文章显得芜杂,故作者忍痛割爱。九、板书设计:1、总起 北国之秋 感受:“清” 、 “静” 、 “悲凉”向往:“想饱尝一尝”南国之秋 感受:“慢” 、 “润” 、 “淡”向往:“看不饱” 、 “尝不透” 、 “赏玩不到十足“2、分写 记叙 秋院:破屋、碧空、鸽子、槐树、牵牛花和秋草“清” 秋槐蕊“静” 秋蝉“悲凉” 秋雨秋枣议论“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深化) 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3、总括

12、南国的秋的味比不上北国的秋(对比呼应)直抒对故都的秋无比眷恋之情(呼应)十、布置作业1、请你写出有关“秋”的四个名句。2、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春天的几处景物,写成片段,要求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十一、教学评价: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是要透过富有主观色彩的自然景物,感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艺术表现手法、修辞等方面的文学知识来进行鉴赏。体会散文的魅力,来自作家的真见、真知、真性、真情,来自文字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冲淡而隽永的韵味, 十二、教学反思:故都的秋是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 “清、静”好理解, “悲凉”就不好理解了。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 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因此,教师应该以点带面,带领学生通过故来5了解郁达夫以及他所生存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