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微观概念教学的一点体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826770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于微观概念教学的一点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对于微观概念教学的一点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于微观概念教学的一点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于微观概念教学的一点体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于微观概念教学的一点体会对于微观概念教学的一点体会因为在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关于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看见,但确实存在。因此引入并不难。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一些能用分子或分子运动解释的日常现象,引导运用生活经验发挥微观想象力,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力、推理能力。并从分子角度看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不同之处,得出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元素、元素符号及化学式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全教材双基内容的 50%,是初中化学的核心概念,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是他们今后学习化学的理论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2、。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感性知识不充分,历来是教学的难点,针对这一问题虽然新教材作了一定的调整,降低了教学要求,不偏重概念的严谨性,只要求形成初步概念,能结合实例正确使用概念,领会他们的区别即可。但知识缺乏连贯性,学生往往在学习上认识不深透,对定义不能更好理解,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也有了很大的分差。在原子结构教学中使用录像和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原子结构模型,用恰当的比喻来说明原子核与原子体积的关系。让学生建立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想象力.接着介绍原子结构可以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可适当补充 118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根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

3、稳定,引出最外层 8 电子稳定结构(氦为 2 个),最外层电子不达 8 个即为不稳定结构。再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元素的分类及变化趋势,让学生预测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认识到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的关系。并阅读资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列表比较、分析原子的结构,加深学生对质子和中子、中子和电子、质子和电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组织学生观察 70 页 4-2 表,用对比的方法由学生总结,得原子的结构。元素名词在教学过程中一开头就以化学符号的形式有计划地逐渐给出元素符号和化学式,让学生逐渐熟悉,自然记住,到学习本课题时,已经认识并记住了一些元素符号,这就减轻了对

4、枯燥乏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前面的单元中多次出现,教科书把它当作物质的基本成分。现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对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这一定义应有更深的理解。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它下一个定义,使学生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以核外电子排布介绍了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特征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等内容,说明离子是什么,离子是怎样形成的作铺垫,知道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投影展示一些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讨论和探究,使同学发现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关系密切,原子一般都有达到稳定结构的趋势,得出离子的形成过程。利用 79 页图 4-10,让学生理解不稳定结构是如何转变成稳定结构的,从而引出离子的概念。课程标准中对于离子的内容要求不高,只是知道原子、分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初步建立粒子观,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就可以了。但做好这部分内容的引导,分析化合物结合的形式,学生对书写化学式,使用化合价会更得心应手。在完成本单元的学习后,由学生来整理学过的相关知识,找出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并应用实例加以说明。把相关知识进行对比、归纳、整理,培养学生学会知识归类,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达到能力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