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修养与教育法规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3825921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道德修养与教育法规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职业道德修养与教育法规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职业道德修养与教育法规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职业道德修养与教育法规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职业道德修养与教育法规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道德修养与教育法规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道德修养与教育法规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职职业业道道德德修修养养(单判)道德的内涵:1 有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 。2 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3 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 社会舆论及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 (多)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 教育功能、调节功能 (判)职业生活是人类社会的一大领域,作为指导和调节职业生活中的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社会相互关系 的职业道德并非是人类社会一经形成就有的,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即出现了社会分工才逐渐 产生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判)所谓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 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习俗的总和,是从事 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自身的岗位上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 (多)职业道德的特

2、征:稳定性 具体性 适用性 (判)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 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需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 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多)教师职业道德从整体上来说,是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 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荣誉等因素构成。 (简 多)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 鲜明的继承性 强烈的责任性 独特的示范性 严格的标准型 (多)教师职业道德总是蕴含和体现着多方面的价值:教育价值 文化价值 伦理价值。 第二章 重点 (多

3、 单 判)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1 它贯穿于教育劳动始终 2 指明了教师职业实践中道德行为的总方 向,3 体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属性。4 统帅了教师职业道德体系.5 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 标准。 (多 单)1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区别于其它类型职业道德的标志。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明了教师 道德行为的总方向。3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道德的理论和实践的概括总结。4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 原则是教师调整个人与他人、社会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 (简)在新的时代,为什么把忠诚与人民教育事业作为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1 忠诚与人民教育事 业是我国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2 忠诚与人

4、民教育事业是教师在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 系时所必需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3 忠诚与人民教育事业是衡量教育工作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 准。 (简)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1 必须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2 必须 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3 必须反映教师活动的特点。 (简)在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1 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 树立崇高 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3 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技能,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4 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第三章 (多)构成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基本因素。依法执教、廉洁从

5、教、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热爱学生、为人 师表、团结协作、尊重家长。 (重点简)依法执教的必要性:1 依法执教是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2 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3 是强化 教育功能的必然要求。4 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简)依法执教的要求:1 教师要模范地遵守宪法及其他各种法律、法规。2 教师要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 动。首先 教师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任务。其次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法 制教育。再次 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最后 教

6、师 要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它侵害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多)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作用:1 指导作用 2 统帅作用 3 裁决作用 (新加内容) (判)礼仪是人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和气质等内在因素的外部表现,是每个人道德的示范,交往的枢纽2和文明的标志。 (多)教师的个人礼仪:1 仪容 2 举止 3 表情 4 服装 5 佩饰。 (多 简)教师个人礼仪的特点:1 率先性 2 示范性 3 整体性 4 影响的深远性 (简)教师怎样注重礼仪?1 努力学习礼仪知识和理论 2 正确理解和坚持社会主义的礼仪原则 3 科学认 识和掌握礼仪规律。 (多)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7、1 人与人相处的公德 2 人与社会相处的公德 3 人与自然相处的公德。 (简)教师团结协助的重要意义:1 有利于保证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 2 有利于增进学校整体的教育智慧 3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4 有利于增进教师职业人生的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 ()教师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1 同行相尊 取长补短 2 主动交往 相互勉励 3 有好合作 公平竞争 第四章 (单判)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试金石。 (了解)教师热爱学生的意义:1 热爱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奋发向上 2 热爱学生为教师的施教提供了感情 基础 3 热爱学生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创造了挈机 4 热爱学生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8、热爱学生的基本要求:1 要深入了解学生 2 要充分尊重学生 要始终信任学生 4 要严格要求学生 5 要平 等对待学生 (简)如何严格要求学生?1 严而有理 2 严而有度 3 严而有恒 4 严而有方 5 严而有情 (判 单)教书育人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判 单)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终体现 (简)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1 明确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 2 把握育人的方向 3 教书育人要结合学科、融 入感情 (简)严谨治学的重要意义:1 严谨治学是教师必备的素质 2 严谨治学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 3 严 谨治学是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简)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1 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9、2 要有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3 要有谦虚谨慎 的态度 4 要有锐意创新的品质 (简 多)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1 对学生认识的启迪作用 2 对学生情感的向导作 用 3 对学生意志的培育作用 4 对学生行为的示范作用 ( )二 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的要求1 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2 拥有健全的人格 3 要身体力行 (多)教师健全人格的表现:1 教师要有健康的人格身体 2 教师要有良好的人格心理 3 教师要有对高层 人才的追求。 第五章: (简 论)创新是时代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 1 创新是科学技术和经济持续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 2 创新是受教育者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

10、 3 创新是教师职责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 ()教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 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 2 教师要感想敢做 不断探索 3 学校要为教 师的教育创新提供条件。 (简)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在网络社会中的道德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1 网络社会中真假难辨 2 网 络中善恶难辨 3 网络社会中美丑难识。 (判 单)环境道德的内容,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 (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1 努力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 2 加强对学生的环保知识教 育 3 扩大环保教育内容 第六章 (多)道德范畴:是人们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普遍的道德关系的概念

11、,它包括义务 良心 公正和荣誉 (判)道德范畴是概括和反映道德的主要本质,体现一定社会整体的道德要求,并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而 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 (判)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 的根本要求,并需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3(简)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特点:1 受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的制约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是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基础。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和规范作为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网上的纲和经纬线,统帅和制约着作为“纽结”的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2 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发挥作用的必要条

12、件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和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道德规范都是调节教师行为的道德准则。从个人道德的心 理机制来说,教师职业道德范畴高于其他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 规范向教师道德意识形式转化、形成教师职业道德信念的必要条件。3 体现了人们对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 ()教师义务:义务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基于一定社会生活条件,对个人确定的任务、活动方式及其必 要性所作的某种意识的表达。 (判) 教师义务即是社会、教师集体用以调节教师行为的手段,也是从教师个人自身的责任、良心和荣 誉的角度出发,调节教师教育行为的手段。 (简)教师义务的主要内容:1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

13、悟和教育教学业务的水平2 尽职尽责 教书育人 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出发点和归宿 3 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教育环 境。 ()教师良心 良心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各种 道德心理因素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首先 良心是人们意识中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 其次 良心是人们 意识中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 最后 良心是多种道德心理因素在个人意识中的有机结合。 教师良心是教师个人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是教师个人 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其职责的道德责任感以及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的能 力,是多种教师职

14、业道德心理因素在教师个人意识中的有机统一。 (多简)教师良心的特点:1 公正性 2 综合性 3 稳定性 4 内隐性 5 广泛性 (判)公正 即 公道 正义 他表示人的品德,指为人处事没有私心,不违反公认的道德准则和公平合理的 原则。 (判)教师公正即是教师的教育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 (简)教师公正的内容:1 坚持真理 2 秉公办事 3 奖罚分明 (判)荣誉是指一定社会整体或行为当事人,以某种赞赏性的社会形式或心理形式,对一定义务和相应行 为具有的道德价值所表示的肯定性判断和态度。教师荣誉即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行为的价值所做出的公认的 客观评价和教师对自己

15、行为的价值的自我意识。 (判)教师荣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社会内容和表达方式 。教师荣誉主要体现在: 1 光荣的角色称号 2 无私的职业特性 3 崇高的人格形象 第七章 (判)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付诸行动的活动,简单说,是一种 自我锻炼、自我改造 、自我陶冶 自我教育的过程。 (判)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说到底就是培养教师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 (多)构成教师道德品质的基本要素:1 道德认识 2 陶冶道德情感 3 锻炼意志 4 培养习惯的过程。 (判 )提高教师道德认识 师德认识是指教师对师德行为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判)陶冶教师道德情感 师德

16、情感是指教师心理上对师德规范所产生的一种爱憎、好恶 荣辱 美丑的情 感体验。 (多)教师的道德情感主要包括正义感、自豪感、荣誉感和幸福感 (判)磨练教师道德意志 教师道德意志是教师要履行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时所要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 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力量和坚持的精神。 (判单)培养教师道德行为习惯 养成良好的教师道德行为习惯是师德修养的最终结果。 (论)在新时代,教师怎样形成良好的师德品质?1 提高教师道德认识 2 陶冶教师道德情感 3 磨练教师道 德意志 4)培养教师道德行为习惯 第八章 (判)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指教师自己、他人或社会,根据社会主义的教师职业道德准则、规范和科学的4标准,在系统广泛地收集各方面信息,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意 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进行考察和价值判断。 (判)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主体具有多元性。 (简)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特征:1 影响的深刻性 2 空间的广泛性 3 时间的持久性 (简)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价值:1 有利于维护和实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 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