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〇九年恩施自治州八年级学生学业考试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3825854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〇〇九年恩施自治州八年级学生学业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二〇〇九年恩施自治州八年级学生学业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二〇〇九年恩施自治州八年级学生学业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二〇〇九年恩施自治州八年级学生学业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二〇〇九年恩施自治州八年级学生学业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〇〇九年恩施自治州八年级学生学业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〇〇九年恩施自治州八年级学生学业考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九年恩施自治州八年级学生学业考试地理、生物学试题亲爱的同学们,本套试题呈现的都是你比较熟悉的内容,只要你仔细阅读, 认真审题,相信你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温馨提示: 1答题前,请你务必将试题密封线内的内容填写完整;2本试题分为地理、生物学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 地 理 部 分(50分)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下面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你将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选项代号填入下面的答案栏中。读图1,回答12题。1图中的四点中,位于东京正西方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基础题,考查方位判断。A 点位于 B 点

2、什么方向,应以 B 点为中心点,然后向 A 点延伸,其延伸的方向即为 A 点位于 B 点的方位。此过程可以改变条件进行逆推。该题的关键是在图中准确找出东京所处的地点,然后根据题中条件,以此点为中心向西延伸作一条线,即可得出未知的“A”点。 2图中的 P、Q、R、S 四点中,气温年变化最小的是( ) AP BQ CR DS 答案:C解析:基础题,考查气候类型以及气候的二要素之一的气温。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应熟记十二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的分布状态。该题的关键是“气温年变化最小”,据此刻推断出是热带类型的气候,因为热带地区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一般在2530左右。分析 P、Q、R、S 四点,P

3、位于寒带,气温年变化最大;Q、S 位于温带,气温年变化相当;R 位于热带,气温年变化最小。 下面四图所示的农事活动中,有两种农事活动的场景与恩施州主要农事活动相符。 读图2,回答34题。3与恩施州主要农事活动相符的是( ) A B C D答案:B 解析:推断题,考查地形和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学习时要准确分析各种地形与气候条件与农业类型的对应关系。该题的关键是恩施地处长江流域,气候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主要以山区为主。因此,图地势平坦,草场广阔,发展畜牧业,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高原地区;图可判断农作物为棉花,棉花喜光喜热,多分布于平原以及水热条件好的平原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江淮等地

4、。图反映地形以山地为主,图可判断农作物为水稻,水稻的生长需要雨热同期,因此多分布于季风气候区,恩施的水稻生产多在沟谷之间的小平原(亦称坝子),两者均符合恩施的实际情况。4与恩施州相符的的上述农事活动,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 A南方地区的山区、平原地区 B西北地区的山麓地带 C北方地区的平原地区 D青藏地区的河谷地带答案:A 解析:推断题,考查地形和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学习时要善于进行知识的比较和迁移。该题的关键是在上题结论的基础上进行类推,西北地区的山麓地带主要为畜牧业和林果业;北方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广阔,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大豆、高粱和春小麦等;青藏地区的河谷地带集中在雅鲁藏布江谷地,

5、一般发展河谷农业。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其以南地区,山地丘陵分布较广,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与恩施的农事活动相符。 2008年12月26日下午13时45分,我国海军舰艇编队从三亚启程,赴亚丁湾、索马 里海城执行护航任务。读我国海军舰艇编队航行路线示意图(图3) ,回答56题。5我国海军舰艇编队依次径过的海域,正确的是( ) A东海、南海、印度洋 B南海、印度洋、地中海 C东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 D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 答案:D 解析:基础题,考查海峡、海、大洋的空间位置分布。学习时要熟记地图中的海陆的空间分布(四大洋、七大洲、大洲附近即大洋边缘的重要海域)以及重要的海峡(白令、马六甲、麦哲伦、直布罗

6、陀海峡)所在位置。该题的关键在于“从三亚启程”,三亚位于海南省的南端,濒临南海,据此可以排除 A、C,结合地图所给的航线(图中的直线所示),可以判断依次为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最后到达亚丁湾。 6有关索马里及其以南国家经济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工农业都比较发达 B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C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D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 答案:B 解析:推断题,考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总体经济状况。学习是要抓住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和经济特征。该题的关键是根据题中的材料“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结合图中的该航线终端所在的位置,可判断出位于中东地区的南部,即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

7、洲,其总体的经济特点是以农业为主,工业较为落后,以及殖民历史综合形成了以出口农产品、矿产资源为主的初级产品,进口大宗工业制成品的“单一商品经济”。此外信息技术产业多集中于发达国家如美国,以及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多见于农业耕种面积大且农业人口比例较小的发达国家。一节地理课上,地理老师在讲授“人类的某些活动,会导致气候恶化,从而影响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前,向同学们展示了下列材抖。请你仔细阅读材料,回答 78题。 材料: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高达2549亿千克(2005年) ,居世界第一,比 2000年增加了27%。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是燃煤,目前,煤炭在我国

8、能源消费中 的比例占70%左右。造成的空气污染对环境、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 特别是对动植物及水体等的危害尤为突出。经专家测算,我国每年因二氧化硫排 放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098亿元人民币。 7老师授课时,为启发学生思考绘制出易发生酸雨的地区略图(图4) 。老师所绘制的下列图示中,你认为正确的一幅是( )A B C D答案:D 解析:推断题,考查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侧重于负面作用,即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环境。学习时注意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具体表现(主要有森林面积减小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氟化物的使用导致臭氧层空洞破坏、含酸性气体的排放所形成的酸雨,极端气候出现的根本原因等),

9、该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酸雨和酸雨形成的原因,酸雨主要是二氧化硫与大气中的水结合,通过降雨的形式而形成的。化学式为 SO2+H2O=H2SO3(亚硫酸),此外,氯化物、氮化物(主要为汽车尾气)均可与大气中的水结合形成弱氯酸、弱硝酸,这些都是酸雨的主要成分。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且煤的含硫量较高,所以我国的酸雨主要成分是亚硫酸。酸雨形成,1.多发生于地形较为封闭,空气流动性较差;2.该地区排放大量的含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3.该地区具备了形成雨水的条件。图具备形成酸雨所需的三个条件。图缺失条件1、3,图缺失条件1,图缺失条件3。8为了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而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10、( ) 调整工业布局,将能耗高的传统工业向西部认可稀少的地区转移 调整重工业和轻工业 的发展速度和比例,达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 构 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增强人们对酸雨的承受能力 A B C D答案:C 解析:推断题,考查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侧重于正面作用,即人类活动改善了自然环境。学习时要辩证分析人类的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有针对性的根据不同环境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切忌不分主次,不分功用谈环境保护问题。该题的关键是抓住如何解决酸雨问题这一核心,根据上题分析以及题中的信息“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占70%左右”,可知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是减少

11、酸雨的重要途径,即发展水电和核电,此外,煤炭的巨大消费源自钢铁等工业对煤炭的需求,即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由重工业的发展所导致,因此改变产业结构也是重要思路。项忽略了能耗高的传统工业不仅能源消耗量大,工业用水的需求十分可观,而西部地区水资源紧张,因此该方案不可取。本身立场错误。 北京时间2008年12月15日11时22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 箭将“遥感卫星五号”成功送入太空。据此,回答910题。 9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所在的省区与其简称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山西省晋 B甘肃省甘或陇 C四川省川或蜀 D海南省琼 答案:A 解析:基础题,考查中国行政区划。学习时应牢记中国各省(直辖

12、市)的名称、简称、省会(首府)所在地,可通过歌谣、诗等形式记忆。该题关键是抓住“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可知位于山西,与之对应的简称是晋。此外我国另有三个重要的卫星发射基地,分别是位于四川的西昌、海南的三亚、甘肃的酒泉。另外预计备考的模拟试题中“神七”题材大量出现,易受到“神七”的发射地的干扰而导致“条件反射”,答题时要避免。 10当“遥感卫星五号”成功送人太空时,地理教师要求同学们绘制出此时“地 球公转位置图”和“光照图” ,老师选择了四幅图(图5)进行展示,其中正确的 一幅是( )A B C D答案:C 解析:推断题,考查地球公转自转周期和方向、近日点远日点的具体日期,以及二分二至时所在的空间

13、位置。该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北京时间2008年12月15日11时22分”,可判断出在距冬至日之前不久,从季节看,是北半球的冬季。据推断出的隐含信息,图公转方向正确,但根据地球所在的位置,大致在冬至日至春分日之间,即12月22日3月21日;图公转方向正确,但根据地球所在位置大致为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位于南极上空,此时南极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为冬季,与之相反,北半球为夏季,以上三项均不符合题干要求。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为北极上空,此时北极出现极夜现象,即北半球的冬季,符合题干中所给出的时间范围。 二、综合题(4个小题,共30分) 11下面是三个国家的轮廓图(图6

14、) 。请你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回答问 题。 (11分)(1)国家名称:甲 、乙 、丙 。 答案:日本 俄罗斯 法国解析:基础题,考查主要国家的国名和版图。学习时将重点放在课本所提及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行政区划图和具体的版图形状,对行政区划图要有明确的认知。该题关键在于,根据海陆位置判断甲为日本;根据版图轮廓判断乙为俄罗斯;根据“英吉利海峡”和“巴黎”推断丙为法国。此外,国家或地区所在的经纬度位置对地图的判读亦有很重要的作用。(2)图中地跨东西两半球的国家名称是 ,判断的依据是 。 答案:俄罗斯 东经160经线穿过该国国土东部解析:基础题,考查东西半球分界线以及具体应用。学习时应认真掌握

15、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该题关键是将0和180所组成的经线圈与20W 和160E 所组成的经线圈区严格分开来。根据经度度数分布规律,可判断出160E 经线穿越了俄罗斯的东部地区,其左侧为东半球,其右侧为西半球。(3)从自然条件看,甲国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不利条件是 。 答案: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燃料,绝大多数依赖进口(或地域狭小、资源匮乏、国内市场有限)解析:基础题,考查自然条件与工业生产的内在联系。学习时应通过课本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规律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答题时注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题的关键在于紧扣“自然条件”,切忌审题不细导致跑题。自然条件主要有海陆分布状况、国土的地形与气候、自然资源种类与储量等方面。日本为岛国,国土狭长,资源匮乏,但是海岸线曲折有利于优良港口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海洋运输可便捷得进口资源和能源,出口工业制成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