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824264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研究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研究基于国内某民族大学的问卷调查 易 莉 1,赵 磊 2(1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成都 610041; 2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成都 610041)* 摘 要:通过采用半开放自填式问卷,对国内某民族高校 228 名在校本科生的抽样调查与 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和谐融洽,成员之间有积极的交往倾向; (2) 多数大学生对其他民族持有较高认同度; (3)生活习惯是影响大学生族际关系的首要因素; (4) 大学生普遍能理性处理族际矛盾。对于如何促进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的发展,建议从以 下几方面入手:加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共生共享

2、,增加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族际接触,设立族际 间群体性共同活动目标。 关键词:族际关系;民族高校;大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本文以民族大学生为对象研究族际关系问题,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族际关系问题是我国当前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都面临着如何处理本国民族关系,以及政府应当如何引导族际关系 良性发展的重要问题。中国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多年来,各民族之间和谐共处,构 成了国家稳定和繁荣的基础。但也应当看到,不同民族之间在语言、宗教和文化传统上存在 差异,在资源分配方面存在竟争,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不免引发民族间的不和谐。随着国内 外形势的改变和复杂化,破坏民族

3、和谐的因素还依然存在,这对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良好局面 带来极大挑战。调查我国当前族际关系的现状,分析并查找深层原因,为民族政策提供参考重 要而迫切。(二)民族大学生是族际关系研究的标志性群体 在族际关系的研究中,我们不但需要判断族际交往的整体水平和深入程度,调查分析民族 之间的整体关系,同时还需要关注分属不同的特定群体。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交往状况是国 家各民族关系的一种折射与缩影,因其民族身份、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 差异,形成了不同于一般高校的民族多样性,其民族结构和族际关系更加复杂多元。民族高校 是多民族融合的聚集地,本身就是一个缩小的“多民族社区”,是研究族际关系的理想场域

4、, 在这里,调查的便捷性,样本的代表性以及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都很容易得到保证。 (三)民族大学生是发展族际关系的推动力量 族际关系是多元和动态的,需要随时代特征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新形势下的族际关系发 展需要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和新的力量。民族大学生有着特定民族传统和主流文化的双重背 景,承载着民族文化传承和族际交流的特殊使命,能以更为开阔的胸怀和更加多元的视野审视 和处理民族关系。这些具有不同民族背景的大学生生活在同一个环境,构成了一个民族多样 性的共同体。多元文化环境浸润出多元文化素养,他们在学习、比较、甄别与对话中萌生出 新的个体文化价值观念。民族大学生将以理解、包容、学习、合作的性格特质和多

5、元、交 流、创新的思维模式重新审视和建构族际关系,发挥示范、纽带作用,以推动的力量给整个族 际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局面。本文以民族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精心设计问卷,调查大学 生族际关系的现状,分析原因并试图提出教育策略,以期促进族际间的尊重与和谐,达到各民 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良好格局,为当前民族关系发展提供参考。二、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现状分析 本研究以抽样调查和统计资料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采用半开 放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时间为 2008 年 10 月至 2010 年 1 月。调查对象是国内某民族 高校在校本科生,有效被试 228 人。从民族身

6、份看,主要涉及 22 个民族,其中汉族 90 人,壮族 12 人,满族 12 人,回族 16 人,苗族 13 人,维吾尔族 10 人,土家族 7 人,彝族 12 人,蒙古族 13 人,藏族 17 人,其他民族由于人数较少而合并为“其他族”26 人。男女性别比例为 1. 21。问 卷共由 23 道题目组成,分为五大类:基本情况、交往现状与倾向、民族认同、影响族际关系 的主要因素、矛盾处理。本研究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 242 份,回收 233 份,回收率为 96. 3%,有效回收率为 94. 2 %。从学生结构、背景信息分析,调查结果具有代表 性和统计意义,可以推论民族高校大学生

7、的族际关系现状。 (一)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和谐融洽,成员之间有积极的交往倾向交往倾向是族际交 往的准备状态,这直接关系到成员之间接近的趋势或远离的趋势,影响族际关系的深入展开, 因此交往倾向是衡量族际关系的首要指标。交往倾向带有多元两级性结构特点,总体表现为 积极或消极,这两种倾向的形成原因主要来自于个体内部的欲求、向往、情感、意见等因素。 民族高校是多民族学生的聚集地,以被调查高校为例,学校汇集了来自我国 56 个民族的大学 生。本次随机选取其中的 22 个民族进行调查,被试中,与其他民族同学有积极交往倾向的占 70. 6%, 28. 9%的同学表示“无所谓”,仅有 0. 4%的同学表示

8、“不太喜欢”(见表 1)。关于交 往现状, 74. 1%的大学生有一些或很多其他民族的交往对象。关于学生的交往倾向,总体呈 现积极正面的趋势,这表明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和谐融洽。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背景下, 大学生逐渐形成了全新的意识,创新、多元、交流、包容、学习成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观念。 只有了解多元文化,接触不同领域不同民族的交往对象,个体自身才能不断提高和成长。因此 大学生有着交往的强烈内部欲求和向往,情感上对其他民族是喜爱热情而非排斥拒绝的,这些 倾向 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协调发展。 (二)多数大学生对其他民族持有较高认同度在族际交往的社会场景中,个体如何给自己 定位,对哪一个民族具有认同

9、心理,是衡量族际关系的关键。此项研究中,被调查者根据自己 情感上的亲疏程度,对我国现有民族的认同进行评价,显示自己与这些民族之间的“认同程度” 与“社会距离”,这是被调查者主观的,带有感情色彩的问答。民族认同变量分为“最认同的 民族”(考察对本民族的自我认同)和“是否存在不认同的民族”(考察对他民族的认同)两个 指标。 第一,在最认同民族的调查中, 43%的被试认为自己最认同的民族是汉族,居于第一位。 回族、苗族和藏族所占比例分别为 8. 8%、6. 1%、6. 1% (见表 2)。需要指出的是,“最认同 民族”和“民族身份”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0. 493,见表 3),即大多数被

10、试学生最 认同自己的民族。这反映了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具有积极的自我认同,对自己所属民族有着 十分热爱的情感,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说明民族大学生非常珍视自己民族文化的心理 状态。 第二,在是否存在不认同的民族中, 90. 4%的大学生表示完全认同所有的民族,并表示愿 意与其他民族的大学生居住在一起。这表明民族大学生在认同本民族的同时,也接受其他民 族,不存在偏见、拒绝和敌意。这显示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近,认同度较高。(三)生活习惯是影响大学生族际认同的首要因素 参考英格尔关于影响族群成员认同的因素中的十四个指标1,结合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实 际情况,本课题选取体貌特征、语言、宗教

11、信仰和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教育水平、其他等 作为影响因素(以上因素可以任选两项)。通过深入访谈和开放式问卷问答,结果发现,生活习 惯是影响民族大学生之间相互认同的首要因素,占 43. 9% (见表 4)。为什么生活习惯会成为 影响大学生族际关系的首要因素,而非语言、宗教信仰和思想观念呢?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 现, 20 世纪 80 年代起我国在各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双语教育实验,大学生都能掌握 汉语这一在中国应用性最广的族际共同语言,语言上的沟通不能成为影响民族关系的主要障 碍。而宗教信仰和思想观念又具有隐性特征,在非深入的交往中难以即时凸显,加上对文化的尊重和求同存异的意识,使大学生能

12、够相互理解和包容,不会影响彼此间的正常往来。生活习 惯,是指人们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的固定化,具有显性特征。大学是青年学子求学获 取新知的地方,相对封闭的环境,简单的生活模式,使学生们的族际交往空间局限于教室、寝 室和学校的其他公共场域。成员之间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常在交往的最初阶段便首先显现 出来,直接影响成员之间第一印象的形成。人们根据对方的服饰、饮食、居住等行为,判断与 自己是否存在一致性和吸引力,以此决定交往是否进一步深入。如果成员彼此间的行为模式 差异过大,就会产生不理解、拒绝的现象。这样,在大学这个特殊环境中,生活习惯成为影响 大学生族际关系。(四)大学生普遍能理性处理族际矛

13、盾 族际矛盾通常指民族之间因偏见或利益分配等原因而产生的相互不满和排斥的思想与 行为。民族个体或群体之间的矛盾,是影响族际关系的重要原因。矛盾处理是衡量族际关系 的主要指标之一,它预测族际关系未来发展趋势。矛盾处理不当可以引起族际关系的恶化,给 民族团结带来不利影响。民族高校大学生是各民族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他们普遍能用 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89%的大学生表示与其他民族同学发生矛盾冲突时,愿意采取宽 容体谅作为处理冲突的主要方式。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另外有 9. 7%的 学生希望寻求合法的相关机构来公平处理矛盾纠纷,表现出知识分子的理性。良好的矛盾处 理方式更进一步说

14、明现有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的和谐,也能预见未来民族关系将长期保 持和平共处、良性互动的格局。 三、促进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发展的几点思考 针对以上几点结论,如何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珍视民族整体之间的尊重与融 洽,更好地促进民族高校大学生族际关系的发展,各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作者做了如下思考: (一)加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共生共享 根据本调查结果显示,生活习惯是影响大学生族际关系的首要因素,而生活习惯又往往受 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文化对民族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具有重大 影响力,是群体认同的主要标志。美国社会学者斯肯(Schein)认为,文化是“凝聚一个团体的 共享

15、的信仰、价值观以及一套基本的假定”,这些价值“成为一个群体观察、感知和思考有 关问题的方式。 ”2因此,各民族的文化系统不同,作为个体与他民族文化接触时,总会小心审 视和谨慎对待,或对他民族的文化产生一定的心理距离和排他反应。民族之间各自保留的信 仰、价值观和文化沟通上的阻碍,正是民族隔阂产生的主要原因。民族高校应当积极采用开 设文化课程、多媒体图文宣传等多种手段,加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共生共享,让更多的大学生 了解不同民族的语言、习俗、宗教。在我国庞大的信教群体中,大学生所占比例为数不少,大 学生应当以开朗豁达的态度对待他族文化,不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狭隘心理去抗拒, 而以“和而不同”的

16、传统精神去尊重、接受,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去吸纳、融汇。民族高校应 提倡文化多元性,建立多元共存的文化格局。通过族群文化的自由交流,消解文化差异,增强 文化认同,化解民族文化的矛盾性和排他性。 (二)增加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族际接触 大多数族际交往障碍的形成来自于对对方的刻板印象。美国社会学者伊恩罗伯逊认 为“偏见是针对另一群体的成员的一种预先判断态度。这些人之所以遭到敌视,只是因 为他们属于某一特定群体,而且被认为有着整个这个群体所具有的令人讨厌的品质。 ”3态 度可以影响行为,同样,行为的改变也可以促进态度的转变。接触理论认为,在族群接触与冲 突之间存在着某种负相关,即个人接触越多,偏见、歧视、敌意就会越少。4对抗的民族成 员之间的更多接触,倾向于削弱他们相互所具有的消极刻板印象,并减少其相互反感与不相容,通 过成员间平等的交往来改善群体间的关系。 高校应当通过各种跨班级、跨族群的社团活动来消除大学生的族际隔离状态,让不同民族背景的学生有机会走到一起。收敛针对某民族成员“预先判断”的排斥态度,不对间接信 息形成“刻板印象”,消除误解。把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交往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