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说课稿样本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3823344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楼记》说课稿样本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岳阳楼记》说课稿样本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岳阳楼记》说课稿样本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岳阳楼记》说课稿样本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岳阳楼记》说课稿样本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说课稿样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说课稿样本(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岳阳楼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范仲淹的传世名篇。它是一篇文言形式的散文,先叙事后写景,由景入情, 因情而生发议论,环环相扣,层层蓄势,表达了作者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这是本文立意的深邃和人生 境界的高远之处。文章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大量使用骈句,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 美;写景方法精妙奇绝。这是本文语言和写法别具一格之处。 本文被安排在苏教版语文 9 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五篇。从编排的角度和疏通意思 的要求看,这样安排既是对已学过的写景散文(如与朱元思书 小石潭记 三峡 ) 的小结,又是对即将要学习的醉翁亭记的引

2、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又具 有独特的个性魅力,这是它脍炙人口的原因之一,因而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能突出本文的 个性特点。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知识,熟读成诵。(2)理解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的写法。过程与方法:诵读品味,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与文本、与学生、与教师的对 话。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先忧后乐”的政治理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三、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知识,熟读成诵。 (2)理解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的写法。 (3)理解作者“先忧后乐”的政治理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3、 三、教法及学法三、教法及学法 诵读法、引导法。利用本文的语言优势,进行朗读技法点拨,引导学生诵读,培养语 感,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在赏析环节充分利用勾画和批注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感悟;利用合作、讨论的 方法,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 四、课前准备四、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具,PPT 展示资料等;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与范仲淹、岳阳楼 相关的资料。 五、课时安排:三课时五、课时安排: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六、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预习】 读一读,圈一圈,辨一辨,释一释 1、认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对节奏。 2、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字词,弄懂大意。 3、查阅相关

4、资料,了解范仲淹,认识岳阳楼。 4、熟读背诵,圈点批注,质疑问难。 (以上四步预习法,以(以上四步预习法,以“读读”贯之,指导学生自主读文,采用读一读,圈一圈,辨一辨,贯之,指导学生自主读文,采用读一读,圈一圈,辨一辨, 释一释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但做到了从实际出发,还养成了搜集整理、质疑思考的良释一释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但做到了从实际出发,还养成了搜集整理、质疑思考的良 好学习习惯。学生的预习过程先独立学习再小组交流,生生互动,共享学习资源,培养好学习习惯。学生的预习过程先独立学习再小组交流,生生互动,共享学习资源,培养 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2【课堂教学过程】 第一课

5、时第一课时 一、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封建时代许多有志的文人士大夫都把“穷则独善其身,大则兼济天下”当作自己的人生 信条。他们为官时积极从政,力主改革,为官一方,造福百姓;被贬时,则寄情山水, 独善其身。苏轼、柳宗元、范仲淹都是其中的代表。特别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表现出了阔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成为天下 人的楷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岳阳楼记 。 (“无兴趣的学习,是一种苦役。无兴趣的学习,是一种苦役。 ”这一激情导入,直奔主题勾起兴趣,了解主旨,并为这一激情导入,直奔主题勾起兴趣,了解主旨,并为 下面深入探究文本做好铺垫。下面深入探究

6、文本做好铺垫。 ) 二、预习交流,疏通文意二、预习交流,疏通文意1、学生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1)介绍范仲淹,认识岳阳楼。了解写作背景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把握字音节奏。 A、配乐范读,生悟朗读技巧。 B、学生自由吟读,注意节奏 (此环节,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教师对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此环节,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教师对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 挫给予必要的指导。挫给予必要的指导。) 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1)学生就预习中的问题质疑(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方面) ,教师点拨释疑补充 学生先小组合作讨论,再全班展示交流。在生生互答,组组互助中解决问题, 教

7、师点拨提升。 ) (2)引导学生分类整理重要字词句(词义辨析、归纳整理,是对文言文本的(词义辨析、归纳整理,是对文言文本的“二度开发二度开发” 。一改过去文言字词教学中教师。一改过去文言字词教学中教师 串讲,学生记录,最后死记硬背的做法,教给学生梳理重点词句的方法,点拨学法,达串讲,学生记录,最后死记硬背的做法,教给学生梳理重点词句的方法,点拨学法,达 到对到对“言言”的落实。的落实。 ) 附:学生整理字、词、句。举例如下: 字音:属( ) 汤( ) 淫( )雨霏霏( ) 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 夫: 1)予观夫巴陵胜状 2)夫环而攻之 观: 1)予观夫巴陵胜状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极:

8、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3)感极而悲者矣或: 1.而或长烟一空 2.或异二者之为空: 1.浊浪排空 天空 2.长烟一空 消散 通: 1.政通人和 顺利 2.北通巫峡 通向 词性活用: 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通假字: 属 具 虚 词 以 然则 若夫 3成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气象万千、一碧万顷、心旷神怡 (以上从字音、一词多义、通假字、重要虚词、至今仍有活力的成语和重点句子等几个(以上从字音、一词多义、通假字、重要虚词、至今仍有活力的成语和重点句子等几个 方面引导学生加以整理,丰富学生文言知识积累,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方面引导学生加以

9、整理,丰富学生文言知识积累,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 三、复习巩固,加强记忆。三、复习巩固,加强记忆。 学生背诵课文,掌握字词句理解翻译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 检查复习,明确课时目标理解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的写法。 二、理清结构,概括内容 1仔细阅读全文,先仿照示例依次概括第 2-4 的内容【教师示例】 第 1 节: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叙述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原 因。 【学生活动】 讨论思考概括, 教师启发点拨明确: 第 2 节: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概括描写了洞庭湖的美景 第 3 节:运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写了物暗己悲。 第 4 节:运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

10、式,写景则明。 2、 从文中找出描写岳阳楼景色的语句,讨论是怎样描写岳阳楼的景色的。 明确:第二段先总写洞庭湖的全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来描写洞庭湖的壮丽景 象。空间:(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洞庭湖湖面的广阔浩渺时间:(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洞庭湖景象千变万化 三、四两段具体地描写了岳阳楼的一阴一晴,一明一暗的两种景象。 3、 “一切景语皆情语” ,作者在描写岳阳楼景色同时也有抒发了情感,从三、四段中找 出抒情的句子,看看这些语句抒发了什么情感以及它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概括说明“迁客骚人”的“喜。

11、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 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抒发迁客骚人或“悲”或“喜”之情,形成对比,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 通过设计的两个问题通过设计的两个问题 ,启发学生思维,达成教学目标二),启发学生思维,达成教学目标二) 三品读悟文,追踪美点 问题导引问题导引:第三、四段写景,妙点多多,你能说出妙在何处吗 1、学生活动:找出美点,批注赏析 2、学生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段落之间形成对比,突出文章中心; 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形象生动的效果; 先描写景,再抒情,借景抒情而又融情于景; 多用四字短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言气势

12、; 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抓住特点写景,用词准确:如,用“霏霏”写雨的繁密,用 “怒号”写阴冷之风的呼啸4之声、猛烈之势,写日星用“隐”,写山岳用“潜”; 语言精练,如“排空”的“排”就形象地写出了混浊的波浪借助怒吼的风势直向天宇冲去的 奔腾之势,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动静结合,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是动;“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是静;动静结合,美不胜收。 用声音渲染气氛,如“虎啸猿啼”陡增凄凉之感, “渔歌互答”亮出愉悦之情。 人的活动与景物特点和谐交融:阴雨连绵,湖面模糊一片,只有细雨低泣,冷风长吟, 此时商旅不行;晴明之际,月朗星稀,渔夫对歌

13、,乐此不疲;只有景或只有人的活动, 都显单调,惟有二者有机结合方显和谐统一,耐人寻味。 (11)从不同的感觉器官角度写景。如,第四段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写景,不同 凡响。 (12)既写白天之景,也写暮色(夜色)之景,使画面之景处于运动之中,富有动态之 美。 ) 【这一问题的设计的在于引导学生探究景物描写的手法,便于指导写作实践这一问题的设计的在于引导学生探究景物描写的手法,便于指导写作实践】 四、课堂小结, 本文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融合在一起,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待,又有湖光 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辟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 志。作者又善于以简驭繁,巧妙

14、地转换内容和写法。如以“前人之述备矣”一语带过无 数叙述,以“然则”一语引出“览物之情”,以“或异二者之为”展开议论话题,等等, 千回百转,层层推进,叙事言情都入化境。内容充实,情感丰富,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本文前四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概况,描写了登搂所见的不同的“景”以及由景而产生 的不同的“情”。 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仅仅是为了介绍岳阳楼的美景吗? 二、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 1、学生齐读第五段后讨论上述问题明确:作为一篇“记”,写了这些也就够了,但作者的本意却不在写景抒情,而在于由此 引出一番振聋发聩的议论来。本段以“嗟夫”提起下文,笔锋突转,提出了一个“

15、古仁人之 心”来,并且指出“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 2、请想一想: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明确:(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他们“以物喜, 以己悲”而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3、这样看来,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 有关系呢?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不是忧“民” ,便是忧“君” 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来;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 都没有关系。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4、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 在天下人感到快乐后古仁人才会快乐。可见他们的忧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忧乐而转移的。 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 55、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以天下为已任、 “先忧后乐”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理想。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 会,表明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远大抱负。 “假托古人,自写怀抱” ,同时也包含了对滕子京的劝勉。自励励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