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导学精要必修2(参考答案)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805526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导学精要必修2(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导学精要必修2(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导学精要必修2(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导学精要必修2(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导学精要必修2(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导学精要必修2(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导学精要必修2(参考答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中化学必修二导学精要参考答案1.1 元素周期表(第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课时)学习探究学习探究问题1. 1周期,共2种元素短周期 2 周期 共 8 种元素周期 3 周期,共 8 种元素(七个横行) 4 周期,共 18 种元素长周期 5 周期,共 18 种元素6 周期,共 32 种元素不完全周期 7 周期,目前已发现 26 种元素问题2.列数1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族序数0族的符号AABBBBBBBAAAAA【活动探究】在所有族中,第IIIB族包括镧系和锕系元素,因此元素最多,共有32种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地方比如过渡元素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

2、等。问题3. 第六周期第VIIA族【活动探究】 (1)规律是主族元素的族序数=最外层的电子数,电子层数=周期数。(2)X位于第四周期、第一主族;Y位于第五周期、第七主族。达标检测达标检测1.A 2.B 3.B 4.D 5.(1)Si;Ar。 (2)Al;2Al(OH)36H+= 2Al3+6H2O; Al(OH)3OH -= AlO2-2H2O。1.1 元素周期表(第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课时)2学习探究学习探究问题 1.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均只有 1 个电子,易失去,表现还原性。但是,随核外电子层数增多,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增强。【联想发散】钾的性质比钠活泼,但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所以保

3、存在煤油中。而锂的密度比煤油小,所以少量锂保存在石蜡中。因为碱金属易与空气中得氧气和水发生反应,所以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问题 2.不能,因为钾太活泼,先与水反应【思维拓展】碱金属元素: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 1 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都易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体现出强金属性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从上到下(从 Li 到 Cs) ,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从 Li 到 Cs 的金属性逐渐增强。4. 金属性强

4、弱的判断依据: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问题 3. 卤族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均有 7 个电子,易得到电子达到稳定结构,表现氧化性。但是,随核外电子层数增多,使得电子能力减弱,氧化性减弱。问题 4. 氯气可以与氢气、活泼金属、水和碱溶液反应,还可以与盐反应置换出溴或碘。氯的非金属性比溴强,可以从两方面说明,氯气易与氢气反应而且生成的氯化氢比溴化氢更稳定;氯气能从溴化钾溶液中置换出溴单质。【思维拓展】卤族元素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 7 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递变性:(从2

5、到2)()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密度逐渐增大;()单质的熔、沸点升高33卤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最外层都是 7 个电子,易得电子体现出非金属性4卤素化学性质的递变性: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得电子的能力减弱,失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5. 非金属性的强弱的判断依据:1. 与 H2反应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2. 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判断。3. 通过置换反应来判断。4. 通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来判断。达标检测达标检测1.B 2.D 3.C 4.A1.1 元素周期表(第元

6、素周期表(第3课时)课时) 学习探究学习探究问题 1.中子和质子;原子的质量m(12C);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这个数叫质量121数,用 A 表示。问题 2. 原子序数 核电核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思维拓展】表示一个质量数为 1,质子数为 1 的氢原子。的质子数为 Z,中子数为 A-Z,质量数为 A,电子数为 Z-n。质子数为 Z,中子数为 A-Z,质量数为 A,电子数为 Z+n。原子形成离子后,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都不变,但电子数变了,原子形成阳离子失去电子,形成阴离子得到了电子。问题 3.不一定有中子。不能,有些元素还包括了好几种核素,所以原

7、子种类数要多于112 种。4【活动探究】元素核素同位素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区别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核素是指某种具体的原子,同位素则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的互称联系同种元素可以含有多种核素,这些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达标检测达标检测1. ; 2.A 3.C1.2 元素周期律(第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课时)学习探究学习探究问题 1.(1)电子总是最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再排布在能量较高的电子层里,即电子先排满 K 层,再排 L 层,排满 L 层再排 M 层。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

8、容纳 2n2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8 个,K 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 2 个。 (4)次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目不超过 18 个。问题2. 提示:用“阴前阳后”的方法解决此题。 (1)与H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阳离子有:H+、Li+、Be2+。(2)与N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阳离子:F-、O2-、N3-、Na+、Mg2+、Al3+。(3)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阳离子:Cl-、S2-、P3-、K+、Ca2+。【思维拓展】(1)分子有:Ne、HF、H2O、NH3、CH4。(2)阳离子有:Mg2+、Na+、Al3+、NH4+、H3O+。(3)阴离子有:F-、O2-、N

9、3-、NH2-、OH-。【活动探究】 (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11H5(2)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H、Li、Na(3)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Be、Mg、He、Ca(4)最外层电子数跟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Be、Ar(5)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元素:He、C、S(6)电子层数跟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7)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C,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达标检测达标检测1B 2A 3(1)Ar (2)S2 (3)K (4)Cl4B 5 (1)原子结构示意图略,硫(2)原子结构示意图略,铝(3)原子结构示意图略,镁1.2 元素周期律(

10、第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课时)学习探究学习探究问题 1.(1)1 8 周期性(2)大 小 周期性 (3)+1 +7、 -4 -1 周期性【活动探究】 (1)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从左到右)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2)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从上到下) ,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问题2.(1) Na (2)Ar (3)HClO4 (4)NaOH (5) Al(OH)3Al(OH)3+3H+ = Al3+3H2O Al(OH)3+OH- = AlO2-+2H2O (6) 钠 问题3. 因同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但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对最外层电子吸引能力依次增强,失电子

11、能力依次减弱,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强,故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增强。达标检测达标检测6C 2.B 3A 4C 5C 6(1) , (2) , (3) , (4) , 强强非金属弱1.2 元素周期律(第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课时)学习探究学习探究问题1问题2.由元素周期律可知: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下角,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即铯的项 目同周期(左右)同主族(上下)核电荷数逐渐增大逐渐增大电子层数相同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逐渐增大化合价最高

12、正价由+1+7负价数-(8-族序)最高正价、负价数相同最高正价族序数元素的金属性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氧化性减弱还原性还原性减弱氧化性增强还原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碱性酸性增强碱性减弱酸性减弱碱性增强性质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逐渐减弱7金属性最强,氟的非金属性最强。【活动探究】 没有两性。同一主族元素的性质不仅具有相似性,还具有递变性,同一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所以 Tl(OH)3的碱性比 Al(OH)3的强,不再呈两性。达标检测达标检测1C 2. D3 (

13、1)H (2)Na ,略 (3)Na(4)NaOH (5) Al(OH)3 (6)N (7)HF (8)Na F (9)HClO41.3 化学键(第化学键(第1课时)课时)学习探究学习探究问题 1.问题2 离子键的的成键原因:原子相互得失电子形成稳定的结构;离子间吸引与排斥达到平衡状态;体系的总能量比成键前降低。问题3.成键微粒成键本质成键条件离子键阴、阳离子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反馈训练】略【思维拓展】常见的离子化合物有:强碱,如:NaOH;大多数的盐,如:MgCl2、NH4Cl等;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等。8达标检测达标检测1. C 2B3.(1)Na Al S

14、i P (2) (3)NaOH+Al(OH)3=NaAlO2+2H2O NaOH+HClO4=NaClO4+H2O Al(OH)3+3HClO4=Al(ClO4)3+3H2O 1.3 化学键(第化学键(第2课时)课时)学习探究学习探究问题 1.没有电子的得失,以共用电子对的形式存在。问题 2.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共价键。可用共用电子对或一根短线表示共价键。【反馈训练 1】电子式和结构式略问题3. 前者是不同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共同电子对会偏向氯原子;后者是相同原子间形成共用电子对,电子对不会发生偏移。根据共用电子对的是否偏移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反馈训练 2】NaOH

15、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极性共价键)Na2O 只有离子键H2S、CO2只有共价键(极性共价键)N2只有共价键(非极性键)问题4. (1)离子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共价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或离子键使离子9结合成离子化合物,共价键使原子结合成共价化合物)(2)共价化合物中不存在离子键,但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含有共价键。【联想发散】不一定,不对,如 NaOH 是离子化合物,但含有共价键。【活动探究】 (1)不是,如AlCl3晶体中就不存在离子键。 (2)不是,如NH4Cl晶体中,NH4+与Cl-之间形成的就是离子键。【思维拓展】将熔融化合物进行导电实验。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构成,熔融后可导电,但共价化合物因不含离子,所以熔融时不能导电。达标检测达标检测1.A 2.A 3.D 4.C2.1 化学能与热能(第化学能与热能(第 1 课时)课时)学习探究学习探究问题 1 化学反应又叫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问题 2 使离子相结合或使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断开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放出能量。问题 3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问题 4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由反应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