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工程热力站、支线及接引线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3793084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51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中供热工程热力站、支线及接引线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集中供热工程热力站、支线及接引线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集中供热工程热力站、支线及接引线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集中供热工程热力站、支线及接引线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集中供热工程热力站、支线及接引线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中供热工程热力站、支线及接引线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中供热工程热力站、支线及接引线施工组织设计(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 市集中供热工程热力站、支线及接引线施工 R24 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审批: 日期:x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工作特点.1 第二章 施工准备工作.2 第三章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6第一节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6 第二节 主要技术措施. 12 第四章 质量保证措施和体系.12第一节 质量管理体系及控制目标.12第二节 质量保证措施.13第三节 创优计划.16 第五章 安全保证措施计划.20 第六章 现场文明施工措施.23 第七章 施工场地治安管理计划.27 第八章 施工环保措施计划.28 第九章 雨季施工方案.30 第十章 施工平面图.30 第十一章

2、成品保护措施.32 第十二章 任何可能的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33 第十三章 与其他专业分包公衡的配合协调管理服务方案及与发包人、 监理设计配合方案.35 第十四章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36附表一 拟用于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附表二 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三 施工进度计划表 附表四 施工总平面图0第1章 工程概况及特点一、工程概况x 市经济开发区集中供热工程 KR 标段热力站及支线施工项目。为 换热站安装工程, 5 座热力站、6 条接引线,槽长约 1950 米,最大管 径 DN400。工程内容包括热力站、供热管道及阀门的土建、安装、道路 破除、恢复、对接等。质量要求:

3、合格工程质量应达到相关规范的验收标准 二、工程特点 工程焊接量大,质量要求高,必须保证一次合格,避免产生返 修现象。 工期要求紧,该工程工程量大,为向沿线相关单位早日供热, 所以工期控制至关重要。工程地点多,施工用电、用水只能向临近单位接取,因此,工 程的外部协调工作必须到位。 为适应施工现场不断变更的情况,临时设施尽量采用移动式。三、结构特点 工程施工前,应核实调查清楚沿线地下各种设施的具体位置。 凡因开挖管道沟破坏的其它管道及检查井,均应采取临时措施, 不得影响居民使用,施工完毕后应予以修复。 管道切口应与管道主轴垂直,焊接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 等缺陷,不得漏焊、欠焊。管沟和地上管道

4、两相邻环形焊缝中心之间 距离应大于钢管外径,管道任何位置不得出现“十”字形焊缝。管道 对接时,错边量应符合相关施工规范要求。管道两侧填砂及回填土, 密度要求一致并同时回填。 管道弯头、接口和穿越井室墙壁时,管下掏空处应用砂填实,管 道穿墙时,管道原有保温结构必须完整无损进入井室。 砌筑阀门井及疏水井,其做法要严格按土建技术要求执行。1第2章 施工准备工作 一、现场准备 做好施工前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必要 前提和条件,也是保证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的关键工作和关键环节, 为施工过程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采用我公司多年来成功的项目管理经验, 对本工程实施公司、项

5、目部二级管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管理层 以及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进度保证体系,详见下图。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土建施工员安装施工员保管员安全员资料员质检员材料员试验员1、施工“三通一平”准备 经现场勘察,电源拟联系供电局从变配电柜接至施工现场。为确保 施工用电,需2台75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水源采用市政自来 水,对无进材道路部分修建临时便道。无吊装场地部分,采用人工二 次转运,人工配合手动设备下管。 2、施工人员准备 组织一个土建施工组,内分土方工、木工、钢筋工、勤杂工;组 织两个安装施工组,内分起重工、管工(配管、阀门检修)、焊工、 勤杂工。 3、材料准备 管材、设备等装车

6、、运输、进场卸车等均应轻拿轻放,以避免损 坏外保护层。另尚应准备防雨措施,所有管材、阀门进场后,端口均2应采用塑料彩布扎好,以防保温材料受潮及杂物进入管道或阀体,增 加后续施工的工程量。小件材料进场后应分类堆放,大型材料应尽量 一次到位(如管材、管件等宜沿线堆放),以避免二次转运,增加工 程费用,并设专人看护,防盗防损。管材、管件的堆放应平稳及方便 施工,并用木方适当架空,以免雨季时地面径流渗透保温层。 4、机械准备 根据以往在其他工地施工经验,准备充足的施工设备及机械。并 对机械进行全面的检查、调试及修理,确保机械设备进场后都能正常 使用,绝对要杜绝带病作业的现象。还应保留部分机械设备供货商

7、名 单及联系方式,必要时可购置部分新设备,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二、技术准备 (一)图纸的自审与会审 接到施工图后,由公司技术管理部门组织项目施工技术、预算等 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使上述人员领会 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熟悉和理解建筑、结构、设备安装等分部分项 工程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明确施工过程中的有关规定,做到施工管 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理解设计内容、思路清晰、心中有数。 在熟悉图纸设计意图和理解设计内容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 结合现场施工条件、特点,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通过会审解决存在的问题,共同 商讨影响施工进

8、度和质量的措施,扫清技术障碍,建立必要的和相关 的质量记录,为施工过程管理和技术管理创造条件。 (二)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及技术交底工作 在图纸会审与设计单位交底、答疑的基础上,由项目工程师组织 项目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可行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成后报送建 设单位、监理单位及公司主管部门审批确定后,再由项目经理牵头, 项目工程师负责组织全体项目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方案,为实现“质量 目标及质量计划”打好基础。 施工组织设计完成后,应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指导施工,对 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及特殊部位的施工,编制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 或分项工程施工作业设计。 本着谁施工谁负责质量的原则,各分管工程负责人,

9、在安排施工3任务之前,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列出监 控部位及监控要点,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质量标准不明确不施工,使 项目管理层和操作层明确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 四、材料控制 1、材料进厂后,由项目材料人员和质量检查人员按材料验收标准 共同对进场材料进行进场验证和登记。 2、用于工程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设备等,必须由供应部门 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用于重要结构材料必须采用双控制度,即使用前 必须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抽检、复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 格材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和用于工程实体。 五、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1、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合格,争创优良。为了实现这一质量目标, 公

10、司在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方面给予项目部全方位的协助与支 持,为项目工程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不论是现场管理人员还是 操作工人,在持证上岗的同时,必须进行质量安全教育等岗前培训, 明确工作目标。 2、 建立健全施工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监督、物资保证、经营 保证和安全教育六大质量保证体系,明确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和工作 质量第一责任人,技术负责人对施工过程实施全面管理,并对质量负 有连带责任,项目下设质量和安全管理组,设两名专职施工员和安全 员。实行每周专检一次,每个分部分项随时检查。项目部组织互检和 交接检,施工班组设自检员一人,归项目统管,主要负责自检工作。 3、制定工序标准,严抓过程控制

11、,提高工程质量:施工中为确保 质量,项目对各工序环节制定了严格标准,在每道工序上狠抓质量, 将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提高一个质量标准,以优为合格。上道工序达不 到验收标准,下道工序不验收不施工,实行工序交接制度。施工以分 项检验批的质量保分部质量,以分部质量保整个工程实体质量。有了 严格的工序标准,项目就以质量为切入点,规范全体员工的工作质量 标准,制订详细质量计划,认真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全面细致地进行 图纸会审,层层组织技术交底,作好材料的试验、检验,严格材料的 采购、验收,搞好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查。 4、建立健全严谨和严格的各项规章制度:项目部对过去行之有效4的一些规章制度进行深化,建立项目经理质

12、量责任制、技术负 责人质量责任制、工长质量责任制、质检员质量责任制、 材料员质量责任制、试验员质量责任制和现场例会制度 等七个制度,形成规范的制度体系,同时制定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生 产、文明施工、工程进度的管理措施,使整个施工过程处于严格的受 控状态。 5、工程从管理上严格细致,在施工的过程上同样是严格细致。从 定位放线到土方开挖、施工排水、砂垫层铺设等,强化施工过程控制, 严格“三检”制度,粗粮作细,细粮作精,精工细作。 6、设置质量控制点,依靠科学管理措施,实施全方位质量控制。 六、技术档案制度 1、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记录。在施工过程中,应不断检查施工 方案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情况,好的方

13、面、差的方面等今后应注意的 地方,应分阶段进行总结,找出问题的差距,提出改进措施,并作记 录。 2、对采用的新的设计方案、新型材料的施工工艺、质量要求、最 后的效果,应从设计资料、选用的材料、操作工艺,用图文并茂的方 式将其采集后整理归档。 3、对施工中采用的小改革,经实践证明确定对工期、质量、效益 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应将发明人当时的情况, 采用的方法、最终效果认真收集整理,以便对后续工序提供参考作用。4、对各生产班组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或同样的施工项目在不同的班 组内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方式,反映出不同的效果,应认真观察、分 析,并作出肯定的判定,选择最佳方案编制资料,收集归

14、档。 5、对重大的质量事故、安全事故一定要将当时情况分析清楚,事 情经过都应严格记录在案,收集出完整的资料为今后避免再发生及教 育他人,提供书面教育资料。 6、工程竣工后,将施工技术资料收集齐全,装订成册连同竣工图 纸,一起移交予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存档备案。第3章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5施工工艺流程 放线围挡切除路面挖槽清槽打夯管沟底及检查井垫 层钢筋绑扎管沟砼浇筑检查井砌筑支架安装管道就位管 道对接焊接探伤 打压回填土夯填回填到位路面恢复。第一节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一、测量放线方案 可靠的施工测量是保障正确执行设计意图的前提,施工测量是将 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的位置、形状、规格准确的在地面上测设出来以便 进行施工。因此,施工测量工作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的始终,是工程 建设的先锋。 (一)、平面控制 精确的控制是施工的前提,是整个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