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纵论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772461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高校纵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内高校纵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内高校纵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内高校纵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内高校纵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高校纵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笔者所指国内高校,主要即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陆高校。国内高校纵论,从何说起呢。排行榜倒是有的是,但可信度嘛,值得商榷。 就从中国常春藤 C9 联盟开始吧。C9 联盟,无疑是中国大陆的顶级高校联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 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 尔滨工业大学等九所高校,无一不是底蕴深厚,道行颇深。话说清华、北大、复旦、浙大四校,前两者自诩国内第一,后两者自诩国 内第三,折射出中国教育的畸形,同时也造成了国内没有第二和第四的奇景。清华、北大的第一争夺战由来已久,早年的但真正拉开序幕,笔者认为是 985 工程启动之时。彼时,国家唯把清北与其

2、他高校区别,定位为所谓“世界 一流大学”,经费拨款明显高出其他高校几个档次。清华,自恃其校友在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占据半壁江山而自诩经世致用,嘲 笑某某高校只会培养些学究,空谈误国。北大,自认为文理皆强,为名副其实的综合性大学,不像某某高校,只是 一招鲜。复旦,原复旦公学,虽然建校初的十几年在南洋公学(上交、西交前身) 的压制下并没有大放异彩,但建国后交大内迁,实力大减,加之 52 年院系调整 成为工科院校;相反,复旦则以其根正苗红而越发威武,以致在今日的上海一 枝独秀。浙大,建校于晚清,发迹于民国,衰败于 52 年院系调整,复习于改革开放 后,今日的浙大越发越向昔日的“东方剑桥”靠拢,特别是在浙

3、江一枝独秀。南京大学,前国立中央大学,民国一等一的大哥大,建国后被肢解,后复 校,虽实力大减,但以其高贵血统,依然跻身今日前五。上海交大,始于闻名晚清及民国的南洋公学,只是由于 52 年院系调整,被 弄成工科院校而实力大减,以至于今日与同城名校复旦相比时无比的气短。中国科技大学,共和国政府鼎力扶持的科技类高校,原来直属于中科院, 但文革时由北京迁至合肥而让人嗟叹不已,毕竟,科大身在地方,依然造就了 每 1000 个学生出 1 个院士的高比例。西安交大,建国后不久由上海几乎全盘迁至西安,据说连修理花园的剪刀 工都过去了,故而有今日西交的西部第一校,但西安毕竟不是上海,以经济为 基础的综合际遇差异

4、造成了西交被上交反超,而且远远抛在了后面,如同今日 的地矿油三校,在京的超越京外的亦是必然,只是时间问题罢了。哈工大,小时候老是与哈工程混淆,其实哈工大在哈尔滨一直是一枝独秀, 在中苏蜜月的特殊背景下,背靠苏联老大哥就是不一样,作为当时中国两所学 习苏联典范的高校之一,自然是赚的盘满钵满。然而,改革的春风偏偏没有吹 到老东北工业基地,反而吹来了没落的冷风,哈工大再也不复当年之勇,虽还是东北第一校,但却沦为和西安交大一样的档次,和复旦、浙大等渐行渐远, 更不要说曾经不相上下的清华、北大了。C9 之外,亦有强手:中国人民大学,政治气氛素来浓厚,以其极高的人气在众多省份的高考分 数线能够跻身前十,毕

5、竟,校友在中国政界中层领导占据相当分量胜景也不是 白来的。作为京城四大名校,依托中国理工转文的政治气氛,人大的超爆人气 说明了一切,其前景无需多言。仅次于 C9 的貌似就是南开、武大一档了。南开,两位总理的母校,曾与清华、北大联袂主演西南联大奇遇记,反观 今日,身自可怜。今日的南开大学,早已不是昔日“清华、北大,南开、复旦” 那样,传唱的如此顺当。如今,是天津双雄的格局:南开+天大,两者之间没有 差距。天大,和同城兄弟一样,也是没落户。不知道当年北洋大学有多牛的人, 当然不会知道天大的前身到底有多牛,和南洋公学(今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的 共同始祖)南北竞开的辉煌早已是过眼云烟。武汉双雄,武大、华

6、科,倒是和上海双雄及天津双雄一样,为所在城市的 教育界平添了几抹靓丽。武大,非武松之兄也,前国立武汉大学之后,同众多 民国名校一样,建国后也被冷落了许久,但毕竟有过辉煌,也不至于太不像话。华科,原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并了同济医科大学这块大肥肉之后, 应其要求,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而武大囿于不愿改名,而与实力颇强的同济 (非彼同济)失之交臂,至此正式形成武汉双雄的格局。中山大学,当今国内唯一一所以人命名的名校,虽也是民国贵族,但由于 孙中山先生本身就是国共两党的共同导师,建国后并未受大的排挤,至今发展 的也会不温不火,算是岭南第一校吧。同济,虽然源于同济医学院,但同济医学院内迁,其实毫无其

7、血统,但是 作为沪上四大名校之一,也不是白给的,土木、建筑、交通三驾马车共同支撑 着百年同济继续前行。东南大学,曾经和北大并称 “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又 是建筑老八校之一,今日说起建筑也不输于建筑见长的清华。东南和同济实力 相像,学科设置相像,地理位置相像,简直是哥俩好。厦大,得益于陈嘉庚,有钱,有人,自然发展的不错,虽不是省会,但却 在福建独步武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地市高校超越省会高校的特例。大连理工,得益于 52 年院系调整,为国内重点工学院之一,以其工学实力 迅速在改革开放后崛起,又身在海滨经济重镇,发展前景是刚刚滴,算是辽宁 一哥。兰州大学,昔日的“西北小清华”,改革开

8、放初还被美国认为是中国大陆 最牛的十三所大学之一,可见兰大曾经的辉煌。文革时期,很多教育大牛被下 放至兰州,造就了兰大的辉煌,可能大家都知道读者杂志,但可能不知道,读 者其实就是兰大的杰作。然后,天不假人,特殊背景下的地域图腾早已压的兰 大喘不过气来。吉林大学,号称包围了长春城的天字号高校,连年排名前十,但其高考分 数线连前二十都进不了,都是大学合并惹的祸,严重拉伤了吉大东北老大哥的 犀利兵锋,其和其他排名前十的高校距离尚远,前景不容乐观。长沙双雄:湖大 中南湖大,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以其岳麓书院的名头号称世界最早大学,虽 言过其实,但也反证湖大或许真的有些水平,国立湖南大学在民国时还是很牛

9、的,既是伟人的家乡所在,建国后也不曾吃亏,发展的算是中规中矩。中南,原中南工业大学,2000 年并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两所 211 再加铁道部牛校强强联合,使得中南发展迅猛,而作为湖南唯一一所副部 级高校,登时让湖大气短。不过总体来讲,两所几无差距,唯一一点即中南重 理工外加医学,原隶属于湖南医科大学的湘雅医学院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有 “南湘雅,北协和”之美誉;湖大则相对偏文,岳麓书院嘛,文化底蕴必然导 致湖大文科相对较牛。另外,长沙还有一大哥大,国防科技大学,由于军事院校的神秘性、特殊 性,及其在军事系统的老大地位等等因素,导致国防科大实力不为外人所知, 有人说是清北的水平,有人说一

10、般般,但以笔者观察,及对其所招考生的部分 了解,其大概也就是武大、华科的水平,离真实的清北还有一段差距。工信部七高校:北航 南航,北理工 南理工,哈工大 哈工程,西工大北航人气最高,哈工大实力最牛,其后北理工、西工大稍强,其他三校实力差 不多,七校都有军校血脉,不是航空专家就是坦克大牛,全是 211,两个 985。另有拥有一技之长的奇险派。北邮,三大电信运营商高管的摇篮,在今日通讯事业发达之时不能不火, 高考收分超越了很多 985 高校,仅次于大连理工等。华北电力,和北邮发迹原因差不多,生而逢时,自然身价倍增。地矿油北京内外共六校,也在沉寂了好多年后大有重新雄起之势,其中石 油大学算是最牛,毕

11、竟位列现代全球三金之黑金(另有黄金、美金);地 质大学建校初搞矿产勘探,以后逐渐发展成以基础理论促实际应用的双强模式, 算是学科种类比较全面;矿业大学相较其他两校则略为弱小,只是矿物加工方 面稍牛。政法类,主要乃五院四系,五院:中国政法、中南财经政法、西南政法、 华东政法、西北政法,其中前两个为 211,后两个刚改名为大学,实力先后一 目了然;四系:北京大学法学院(原北京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原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学院(原吉林大学法律系)和武汉大 学法学院(原武汉大学法律系)。在当今法治社会的笼罩之下,法学必将摆脱 八、九十年代的颓废而愈发坚挺,中共十八届政治局常委李克

12、强即是北大法学 毕业,社会上的法律部门更是方兴未艾。师范类,五所 211,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 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前两个为 985,笔者实在搞不懂国家整这么多师范类 985 和 211 干嘛,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的现实是不容许师范类高校有多么牛的地 位的,自然师范类高校自然也不会受太多考民的待见,虽曾经和地矿油同属冷 门,但师范的冷冻期恐怕会更长。 农林类,同师范类差不多,在中国几千年仇农的态势下,实在难以在短时间内 迅速崛起,不过话说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实力还算差强人意,分 数线都属于 211 中流水平。 国内值得一提的大学也差不多了吧,最后顺便提下

13、高校的名字问题。众所周知, 高校的名号往往代表学校的实力和牛气,但也不绝对是。一般来讲,除非有严 重的历史渊源(如武汉大学当年就是不肯应实力颇强的同济医科大学的改名要 求而错失合并机遇,反倒让同城的华中理工得了便宜,摇身一变成为自诩的中 南第一校华中科技大学),一般高校都倾向于冠以中国字号,次以华北、 华东等字号,再次以省份、省会等。但也有乱象,中国信息大学,恐怕大多数 人都不知道有这个学校,但人家是好端端的北京市属民办大专,而河南省内最 好的二本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确实连年申请改名大学都没有成功,去年国家又出 了什么破规定:以后非重点大学不得冠以国字号,冠省份都得严格审查。悲哉, 教育之不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