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的经济价值蟾蜍脱衣及用药取衣-农学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750639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蟾蜍的经济价值蟾蜍脱衣及用药取衣-农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蟾蜍的经济价值蟾蜍脱衣及用药取衣-农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蟾蜍的经济价值蟾蜍脱衣及用药取衣-农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蟾蜍的经济价值蟾蜍脱衣及用药取衣-农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蟾蜍的经济价值蟾蜍脱衣及用药取衣-农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蟾蜍的经济价值蟾蜍脱衣及用药取衣-农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蟾蜍的经济价值蟾蜍脱衣及用药取衣-农学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蟾蜍的经济价值蟾蜍脱衣及用药取衣蟾蜍的经济价值蟾蜍脱衣及用药取衣- -农学论文农学论文蟾蜍的经济价值蟾蜍脱衣及用药取衣蟾蜍的经济价值 蟾蜍俗称“癞蛤蟆”,从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即疣粒)中采取分泌的乳白浆液,经 加工制成的蟾酥是名贵中药材。蟾蜍除去内脏干燥后,还可制成干蟾。近年来, 南方农民又探索出“蟾衣”的采集技术,“蟾衣”也是昂贵的药材。因此,发展蟾蜍 养殖是一项成本低、效益好的家庭致富门路,也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业。 蟾蜍的生活习性 蟾蜍的食物品种来源: 饲料主要以蜗牛、田螺、蚂蚁、蝗虫、蝼蛄、地老虎、金龟子、菜青虫、瓢虫、蚯蚓 、蚊蝇和其他一些昆虫。可以用日光灯诱虫,或在场内放入垃圾

2、、猪牛粪、人尿等 有机物质养殖蚯蚓,也可引诱苍蝇繁殖蛆。 蟾蜍池设施和建造: 人工圈养可选择菜地、果园、池塘、荒滩、树林等野生自然场地,用纱网围成50厘 米高的围网后,就可以圈养。 建饲养场,排灌要方便,场四周建米高的围墙或尼龙网。池内要有一定密度的 杂草,水深度中等且静止。里面设养殖池、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上安黑光灯诱 虫 供其捕食。 珍贵动物药材蟾蜍衣简介 珍贵动物药材蟾蜍衣简介 蟾蜍衣别名:“蟾壳、蟾蜕”。即蟾蜍自脱下的表皮。一只蟾一年可脱10- 40张皮,南北气候不同,环境不一而有差异。蟾蜍,在中草药大辞典中就有记 载它的许多药用妙处,包括蟾酥、蟾皮等,不同地区还以蟾蜍肉作为营养美食

3、。 但对蟾蜍壳,只因蟾蜍在脱皮时当即自食而极难采集,因而被蒙上一层神秘的色 彩。在民间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一味单方应用于临床,谓治“百病”之传说。为探究 其奥秘,我们从九三年以来一直潜心于对蟾蜍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作了观察、 分析和研究,收集有关资料,走访民间,拜访著名老中医并办起了养蟾场。现已 发明了集约规模高产采集纯天然整张蟾蜍壳技术(不用药物刺激,也不用人去守 候的采集法,不影响上下班作息时间)。探索出十一项新技术,一个 人业余可管理二千只蟾蜍脱衣,主要是发明一个器具设置,不使蟾吃衣,人人可 掌握,使野生蟾蜍放在家中轮流脱衣,不需大的成本,不化大的体务。 蟾蜍:为两栖动物,别名:癞蛤蟆。主要

4、分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上海科技出版社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西药载:蟾蜍(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心经 ,具有解毒、止痛、开窍等功效。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编癌症独特秘 方中载蟾蜍皮(性味)辛、凉、微毒(功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胀(主治)各种肿瘤。华夏出版社中华医药全典载:蟾衣,现代常用治肿瘤。经专利检索,纯天然蟾 蜍壳采取法为国内首创,在99年,又经上海交大量子医学检测,特别是对癌症、 肝硬化、糖尿病等治疗的药用有效含量成份均超八千量价以上。海宁市科委1999. 14号文件把蟾衣治癌列为课题,由海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历经一年半时间试完成, 2000年8月25日通过市级成果鉴定评审,

5、证明有效。2002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 理论所4次实验显示,蟾衣治艾滋病有效。蟾蜍壳,据民间应用调查,它具有清热 、解毒、消肿止痛、镇静、利尿等,还能迅速有效地增强体质和免疫功能,促进人 体自然平衡。而成为一种难得的珍贵动物药材,个有十分广阔的新药开发前景。 对于用蟾衣治疗癌症、肝硬化、慢性乙肝及肝腹水、白血病、阴疸等药书上有依 据的。海宁市中医院正在用蟾衣治肺癌。如有病人需治疗,可按书籍上方剂自治 ,亦可自采自用,受益一生,也可为他人解除疾患而成为名医。 供蟾衣价格:每100克1800元,可送国家权威书中的药方,免费邮寄,多购优惠。 如每公斤超过二万元,一般病人负担不起,因每天要服2- 8克

6、甚至十多克。社会上有人售每张蟾衣50元,每天吃掉几百元,谁吃得起。我所 供蟾衣绝对保证不含其它药物成份和激素、不含油脂、无异味,全部是纯天然采 取之,有别和优于国内吹得神乎的药物取蟾衣之质量。药物取衣已被两位国内科 学家及报刊舆论的批评及全国首届及第二届蟾蜍养殖产品开发会议的否定,非 药物采纯天然蟾衣专利技术已显示出广阔前景,纯天然已供不应求。 养殖场地要选择在有水塘和水池,虫源比较丰富、气温比较暖和的地方。一般房 前屋后,可利用废沟、废塘或水坑,也可选用排灌方便、水源充足、保水良好但偏 瘦的稻田作养殖场。养殖场要用砖砌筑1.5米高的围墙,也可用薄膜或纱网作围墙 ,还可用铁丝或小山编制而成,以

7、防蟾蜍逃遁。稻田进口宜用塑料纱网作水闸, 以拦阴蝌蚪外逃。 二、引种 在养殖量很小的情况下,种蟾主要靠捕捉。成体蟾蜍多在3月底或4日上旬陆续离 开冬眠洞穴,缓缓爬出水域。蟾蜍喜温暖、阴暗、潮湿的环境,通常白天栖息在沟 边的草丛、土穴之中,或者屋后的砖瓦、石孔等阴暗潮湿之地,一般不易找到。下 雨天或雨后,在河边的空地上或田园小路旁,往往很容易捕捉到。春耕时节,在 油菜地、绿肥地里以及秧田的小路上出现的蟾蜍也较多,这时可大量捕捉。在天 气温暖、风静的夜晚,是捕捉蟾蜍的最好时期。每天傍晚天黑后2小时左右直到次 日天亮,蟾蜍出来捕食昆虫,随时都可捉到蟾蜍,这时候蟾蜍最多的地方是房前 屋后的空地上,尤其

8、每晚半夜更活跃,有时几个小时就可捉到几十斤至几百斤的 蟾蜍。 捕捉方法是,用较宽的竹夹轻轻夹住蟾蜍,装入竹篓或留有缝隙的木箱内,不要 装入塑料袋闭容器中,以防闷死。晚上捕捉,可用三节电池的手电筒强光照射着 蟾蜍,它就不会轻易跑掉。由于蟾蜍肢较短,跳跃能力差,一般都是缓慢爬行,因 此只要发现,捕捉是很容易的,种蟾雌雄搭配比例,一般以3雌1雄为宜。受精率 可达90%以上。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2对。 三、饲养 蟾蜍的食料主要是昆虫,小型昆虫有粘虫、蚂蚁、蚜虫、蚊虫、蝽象、金龟子、象 鼻虫、小地老虎、甲虫等;大型昆虫如蝼帖,大青叶蝉等。人工饲养可用黑光灯诱 虫或人工捕虫解决其饲种问题。此外,繁殖藻类及

9、其他浮游生物,也可解决蟾蜍 的主食,也将猪、牛、人粪尿、蔬菜下脚料、厨房废水、屠宰场和食品厂的废弃物 、肥水或糠等投入繁殖和饲养田内,以培养水质,促进藻类和浮游生物生长。还 可以人工捕捉和打捞蝇粗,以满足其食用。 四、繁殖 每年2月底至3月,水温在1115时,中华大蟾蜍即交配产卵,从冬眠中苏醒的 蟾蜍,一般黄昏多集中在水塘岸边或水生植物及漂浮物上,雄体时而呜叫,时而 移动身体,寻找雌体,雌体闻声而至。蟾蜍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只成年蟾蜍一年 可产卵3- 5千粒。人工繁殖要及时采卵,并将采得的卵尽快从水桶中放到饲养池塘或水田 繁殖基地,以免堆积太久而闷死。放卵密度,一般每亩放500个卵带,每带平均2

10、6 00粒卵,即每亩放卵130万粒左右。在水温18- 24的条件下,受精卵经过3昼夜即可孵化成小蝌蚪,刚孵出的小蝌蚪,体形似鱼 ,有尾和外鳃。待蝌蚪开口后,即可用煮热的蛋黄、馒头渣和菜叶等混合喂养。大 约经过一个月后,可见到蝌蚪先出后肢,前肢芽被鳃盖隐盖住,从外形观察则不 明显,后肢发育完备后,尾开始萎缩前出现前肢,蝌蚪内鳃逐渐萎缩,开始用肺 呼吸,尾也逐渐变短而消失,背面出现疣状腺体,这就是经过变态后的幼蟾。幼 蟾以小昆虫为食,喂养与成体基本相同。 五、蟾蜍越冬 蟾蜍越冬是人工养殖蟾蜍的关键,越冬存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饲养蟾蜍的产量 和效益。目前,人们摸索出一种蟾蜍人造室外越冬池新方法。选择块

11、日照时间长 ,避风条件好,不积水的地方,挖一个边长135厘米见方,深50厘米的池,用木板 做一个边长130厘米见方,高70厘米的木框(无底、无盖)。将木框装入坑池内,底 部不宜过大,能让积水从间隙渗透掉为宜。在距地面40厘米处,用长139厘米、宽 50厘米的木板陋成一个小室。最底层填放落叶、稻草和土的混合物,中层填落叶 、上层履盖稻草,下室放土,最后在池顶用铁丝间履盖住,并在池内插上温、湿度 计。 蟾蜍在自然环境中,一般在田野、池塘旁比较潮湿避风、阳光照射比较充足的地 方越冬,如环境不适,越冬死亡率很高蜍在自然环境中,一般在田野、池塘旁比 较潮湿避风、阳光照射比较充足的地方越冬。 一、蟾蜍脱衣

12、初探及试论用药取衣 蟾蜍脱衣是一种其生理现象,即似蛇脱衣一样,脱一次体积长大一些,特别是在 连续数天饥饿状态下,它利用启动自我保护维持生命的必需功能- 脱壳(也叫脱衣,又叫蟾衣)而自食。但在连续寒冷或干燥环境下,难以脱壳,如 此时食物充足,其衣皮长得越厚实,今后一旦遇湿润(如雾、下雨)时,不久脱衣, 此衣质量特优。晚上人们在野外有时可见到这种现象,路边草丛中一只蟾蜍正用肢体搔抓自体皮肤,全身鼓胀状,如用手触之感觉滑腻,此正是它自然脱衣的现 象。只可惜随着它用肢爪向前推的同时,用嘴去咬住逐步脱下之衣,慢慢地全部 吞入肚内吃掉,人们无法得到其衣罢了。所以十分神秘。实际上它与蛇,冷血动 物脱衣、脱皮

13、一样道理,并不需要什么药水促其脱衣,如用药促其脱衣,岂非多 此一举。 因此,蟾蜍脱衣完全是自然生理现象,也是蟾蜍的生长过程中必然现象,属其本 能,而非象一些人们所吹虚的发明一种药,发现一个激素或几种药物去促使脱衣 不可。如果是药用可促使其脱衣,应当无限制地脱才对,再说如无药物其不会自 行脱衣了。但据说用药刺激后,一年中蟾蜍也只脱数衣次,据某院校的发明用药 的最先进的方法也仅十多次。 我们已证明,蟾类自然脱衣可以人为掌握且得到其基本完整的蟾衣,而且,每隔 七天可脱一次衣,美中不足是越往后其衣越薄,药用价值也越低。即使饥饿状态 下的蟾蜍可每隔七天左右脱衣一次,大大超过了用药的产衣数。实践证明要连续

14、 取衣,经两三次采衣后的蟾蜍一定要用饲料调养后再采,这样可减少死亡率,提 高衣量和质量。 说到这,可以讲用药刺激打乱了蟾蜍生理现象,反而少脱衣,又损失蟾蜍,并给 蟾衣含有不必要的药物后影响疗效。据说有人把用药刺激的取蟾衣方法申请专 利,国家批准不批准暂且不论,但单位取衣数不多,这是事实。真伪由实践去检 验。但诸位觉得用药的发明者是否缺少一点什么,对蟾蜍生理现象这么肤浅的问 题都不甚了解,是否申请得过急了一点?结论可以说不外乎是有点无知和急功 近利也。试问用这种手法去“赚“取别人的血汗钱,用得心安理得乎。用一些有毒 无毒类药物涂到蟾蜍身上所脱之衣含有杂质,是对服用蟾衣患者负责吗? 用我们的方法去

15、采取蟾衣,谁都会恍然大悟的。 2000年5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科学家周正度、南京中医大学教授倪和宪发 表了紧急呼吁- 立即停止蟾衣脱衣素的应用和推广也正是批评用药物取蟾衣的。另有人反映, 某人用药物取衣,一个月内用1500多斤蟾蜍只采得几克的蟾衣,可见药物破坏了 蟾衣,毫无产量了。 二、蟾蜍集约高产天然采衣法技术特点 1不用药,少麻烦,人人业余可捡衣。 2省工、省力、省材料、省时间、随时可收衣。 3成本低、效益高、原料广、产量高、管理数量多。 三、采蟾衣流程 蟾蜍+酒+米泔水+H2O(氢氧化合物:水) 请注意:酒是饮料,不是药(见辞海) 四、操作要领 (一) 原料准备 蟾蜍衣采集技术 1用

16、健康无病活蟾蜍,选用个体重75克以上,越大越好。可利用野生资源,也可 用人工饲养繁殖的活蟾蜍。 蟾蜍品种较多,一般可选用黑眶蜍,中华蟾蜍华西亚种等体形大的品种。 2用自然中性淡水,可用溪、泉、河、井水,PH值6.8- 7.5间。加入5%米泔水(淘大米之水)。泔水制取浓度为1公斤米泡5公斤,泡20分钟 后沥出之泔水。 (二) 饲养设施 1空房一间,最好是能保温、温度变化小的地下室。不能过份干燥,必要时可喷 水,一般室温20以上均可,但以2326最佳。室内应有排水道和进水管。 2大水缸或水泥池,口径1米左右,深1米左右若干个(过大换水不便)。 3塑料大盆若干只(配上防逃透气闷盖)、捞网斗、镊子、玻璃板、胸制瓦片若干。 也可用水泥池子或水桶等代替塑料盆。 (三)工作步骤 1把活蟾蜍倒入大水缸或水泥池内,干养3天,不喂食物,让其排泄肠内污物,剔 除瘦弱者。 2第4天把排尽污物的蟾蜍,加入配制泔水,使蟾蜍漂浮,并不让肢体着池底,促 其自然运动,不喂食物。1224小时内不换水。入缸前捞除病弱、瘦小及死亡蟾 蜍。促其排泄尽腹内污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