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14-02-017高二生物九月月考题(平行班)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3750636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W-14-02-017高二生物九月月考题(平行班)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SW-14-02-017高二生物九月月考题(平行班)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SW-14-02-017高二生物九月月考题(平行班)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SW-14-02-017高二生物九月月考题(平行班)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SW-14-02-017高二生物九月月考题(平行班)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W-14-02-017高二生物九月月考题(平行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W-14-02-017高二生物九月月考题(平行班)(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卷第 1 页,总 11 页外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内装订线随州一中 20142015 学年度上学期九月月考高二生物试题考考试时间试时间: :90 分分钟钟 满满分:分:90 分分 命命题题人:刘安家人:刘安家第卷(共 40 分)一、选择题(共 40 分,1-20 题每题 1 分,20-30 题每题 2 分)1.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寒冷时出现寒颤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 状 C.接受抗原刺激后,B 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血糖下降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2.图示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代表整个大圆,包含。下列

2、各项不符 合关系的是A.体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组织液 B.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小泡 C.核酸、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信使 RNA D.免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 3.图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 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 X、Y 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激素 Y 是促甲状腺激素 B.图中 B 液渗透压的大小差异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图中 A 液减少 D.图中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 4.人体血浆中的某些补体(蛋白质)可以

3、在侵入人体的多种细菌细胞膜上形成孔道, 大量离子和水通过孔道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菌,导致细菌涨破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上述细菌的死亡方式属于细胞凋亡 B.上述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C.上述补体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之一 D.离子通过孔道进入细菌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5.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含量最高,在血浆 中含量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 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C.稳态的动态变化

4、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试卷第 2 页,总 11 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6.人体能适应冬夏气温较大的变化,而单个细胞却只能在 37 左右很窄的幅度生活。 金鱼能在 pH10 的水中生活较长时间,而金鱼的细胞在 pH10 的培养液中培养会很 快死亡。在下列对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稳态是生物对多变环境的适应 B.单个细胞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远低于多细胞生物 C.内环境稳态就是血浆渗透压、酸碱度、体温的稳态 D.多细胞生物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维持稳态,单个细胞缺少此机制 7.人体的绝大部分组织细胞需通过内环境

5、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下列有关内环境 成分的归类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物质类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B.有机大分子类如:血浆蛋白、mRNA、生长激素等 C.营养小分子类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 D.细胞代谢废物类如:尿素、尿酸、二氧化碳等 8.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 B.pH 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 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 9.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

6、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都以正反馈调节为基础 B. 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中温度、渗透压及 pH 的相对稳定C.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中的,其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若淋巴管阻塞会 引起组织水肿 D.若为脑细胞,则 a 处的氧气浓度高于 b 处;若为肌肉细胞,则 a 处的葡萄糖 浓度高于 b 处 10.下图是胰岛素的作用示意图,据此推测错误的是A.此图说明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B.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 C.若图中靶细胞是肝细胞,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作用于肝脏细胞的激素主要是胰岛 素 D.若人体免疫反应过度造成图中受体损伤而引起信息传递中断,人

7、会患自身免疫病 11.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和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试卷第 3 页,总 11 页外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内装订线B.长期营养不良会使 c 液减少 C.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 D.c 液中可发生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12.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图为影 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 X 最可能为血糖含量升高 B.刺激 X下丘脑胰岛 A 细胞是体液调节 C.激素发挥作用后灭活,需不断产生 D.若靶细胞为肌细胞,则激素刺激可

8、促使糖原分解 13.下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条件变 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是( ) A.食物缺碘生长激素 B.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 C.过度饥饿胰岛素 D.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 14.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中 B.与、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D.细胞中 CO2的排出路径是 1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甲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 具有了免疫能力;动物体内的 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乙的作用下,可增殖、 分化为浆细胞。则这两种物质中 ( ) A.甲

9、是抗原,乙是抗体 B.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C.甲是抗原,乙是淋巴因子 D.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16.女性孕期血糖偏高是一种常见现象。下图为进食葡萄糖后,孕妇与正常女性(非孕 妇)血糖浓度变化的数据记录。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血糖浓度的升高是胰岛素浓度升高的直接刺激因素之一 B.孕妇的胰岛 B 细胞对血糖变化比较敏感,产生胰岛素速度较快 C.孕妇血糖浓度升高可能的原因是体内的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D.孕妇一旦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就应及时控制糖类摄入量 17.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有几项是正确的(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胰岛素的分泌不仅仅受下丘

10、脑的神经调节 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胰高血糖素抑制胰岛素分泌,因此两激素相互拮抗 垂体分泌的生长素可促进人体的生长 促甲状腺激素从合成到最后发挥作用总共穿过 0 层生物膜 激素、神经递质、酶在发挥生理作用后即被灭活 造血干细胞可在骨髓中成熟形成 B 细胞,与体液免疫过程密切相关试卷第 4 页,总 11 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A.1 项 B.2 项 C.3 项 D.4 项 18.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切除下丘脑的动物丧失血糖调节能力 B.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下丘脑 C.机体对刺激作出迅速反应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D.先天性行为与神经系

11、统的调节作用无直接关系 19.在人体内,免疫系统通过吞噬细胞( ) A.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某一特定的抗原 B.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摄取病原体 C.摄取病原体并由溶酶体氧化分解 D.将处理后的抗原传递给 T 淋巴细胞 20.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分泌物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分泌细胞位于下丘脑中 B.若分泌物为促甲状腺激素,则甲状腺为靶器官 C.若分泌物为甲状腺激素,则可直接反馈调节的靶器官是垂体和甲状腺 D.若分泌物为甲状腺激素,则可反馈调节下丘脑细胞的分泌 21.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失 Na+,

12、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对细胞内液的影响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导致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 D.血液中 O2含量下降,肌肉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22.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原因是( ) A.杀虫剂造成害虫基因突变,产生了抗药性基因 B.害虫体内积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C.杀虫剂对害虫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害虫被保留了下来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23.下列叙述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B.种群基因库的改变是

13、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 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引起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D.种群数量足够大,可以减少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 24. 免疫性不孕(存在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等)是临床上常见的不孕类型。 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角膜、大脑、软骨、妊娠的子宫等都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蛋白而不 产生排斥反应,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为“免疫赦免区”。据 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移植的心脏对于受者来说相当于抗原 B.“免疫赦免”现象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 C.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特性不利于胚胎的正常发育 D.可以使用药物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而获得“免疫赦免” 25.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 F,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推断正 确的是( )试卷第 5 页,总 11 页外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内装订线A.该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因为环境改变使之产生了定向变异 B.F 基因决定的性状在生存斗争中占有优势 C.FF 的幼体存活率一定高于杂合子 D.该种群中 F 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变化表示新物种的产生 26. 实施基因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 ) A.定向提取生物体的 DNA 分子 B.定向地对 DNA 分子进行人工剪切 C.在生物体外对 DNA 分子进行改造 D.定向地改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