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期思想品德笔记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3730198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期思想品德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期思想品德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期思想品德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期思想品德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期思想品德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期思想品德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期思想品德笔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期思想品德笔记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一、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a)我国的国徽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b)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 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一: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第二:阶级基础工农联盟 第三: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的结合 c)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第一:人民平等的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第二:现阶段人民的范围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社会主 义劳动者、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第三:必须同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作斗争,以确保人民当家

2、作主 2、 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a)公民权利 第一:公民权利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某种权益 第二: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规定的公民最主要、最基本的权利 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权、监督权 第三:公民权利受国家法律保护 b)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第一:含义不同:公民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国家的主人(不同国家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阶级内容) 第二:性质不同:人民的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 第三:范围不同:公民包括具有该国籍的全体社会成员;人民不包括 剥夺政治权利的敌人 c)如何保障公民的权利: 第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及他人的保障 第二:物质保障:

3、国家从物质上保障公民的权利 第三:法律保障(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即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 来保障公民的权利(P7)A、立法保障:用法律形式确认和维护公民权利; B、司法保障:依法制裁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 二、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1、 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b)公民的权利分为以下九类(见 P9) c)公民的基本权利由宪法确认,由普通法律具体规定 2、 正确行使权利(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a)公民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b)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c)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d)要用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第二课:我们

4、应尽的义务 一、公民的义务 1、 我们的法定义务 a)我国公民既享有权利,也要履行义务 b)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第一: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第二:享有权利必须履行义务,履行义务才能更好地享有权利 第三: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c)自觉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重要表现 公民的基本义务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义务 d)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见 P16) 第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二:保守国家秘密 第三: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 公德 第四: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第五: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2、 我们的道德义务 a)道德义务社会成

5、员依据道德规范,自觉地承担为他人、对社 会的道德责任 b)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关系: 第一:密切联系:某些道德义务被法律认可为法定义务 第二:区别: A、法定义务由国家法律规定;道德义务是在生活中自我形成的 B、法定义务用国家法律强制力来保证实施,道德义务靠舆论和 习惯由社会成员自觉履行 c)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二: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d)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二、忠实履行义务(怎样忠实履行公民的义务?) 1、 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a)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 b)有利于社会主义

6、精神文明建设 c)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第一:互相配合,互相促进、补充 第二: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第三:法律上的义务,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2、 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a)才能忠实履行义务,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b)才能维护国家、社会、集体、个人的权益 3、 法律禁止的,我们坚决不做 a)法律禁止的行为是违法的行为 b)才能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一、生命和健康的权利 1、 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 a)人身健康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格权、身份权 第一:人格权人与生俱来的做人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

7、权、肖像权、名誉 权、隐私权等 第二:身份权人们基于特定身份而享有的人身权包括:亲权、配偶权、监护权 b)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不受侵犯第一:人身自由权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非经 法定程序不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的权利 第二:享受人身自由权的重要性是公民参加各种活动、享受各种 权利的基本保障 第三:公民人身自由受法律的保护 2、 法律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a)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因为未成年人年幼、能力欠缺和经 验不足 b)法律制裁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健康的行为 二、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 1、 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a)行使生命健康权利的方式有多种 第一:锻炼身体 第二:患病就医 第三:

8、依法防卫正当防卫 b)维护生命健康权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第一:注意自身生命健康,避免他人侵害 第二: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 第三:轻生和自残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 2、 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a)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是我们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 b)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c)关爱生灵,远离暴力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一、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1、 人格尊严不可辱 a)人格尊严权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与社会 最起码尊重的权利 第一:表现为两方面:自尊和他尊 第二:具体表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等 第三:公民的人格尊严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2、 维护

9、名誉是我们的权利 a)名誉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客观的社会评价 b)良好的名誉对个人的有益作用(意义) 第一:获得上的满足 第二:获得社会更好的尊重 第三:获得经济利益 c)为什么要维护公民的名誉? 第一: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名誉的民族 第二:社会生活中,人的名誉常常会受到侵害 第三:侵害名誉破坏了社会道德和社会秩序 d)名誉权 第一:含义: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 他人侵害的权利。 第二:主要表现:名誉利益支配权、名誉利益维护权 e)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方式: 第一:侮辱他人 第二:诽谤他人 第三:中伤他人 f)侵害公民的名誉权要承担相应责任 二、肖像和姓名中的权

10、利1、 我有肖像权 a)肖像: 第一:含义: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再现 第二: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 b)肖像权:(肖像支配权) 第一:含义: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 第二:内容:肖像制作权、使用权、获酬权 c)保护公民肖像权的意义 第一:保护公民肖像不被丑化和非法利用 第二:使公民的人格得到起码的尊重 2、 侵犯肖像权的表现 第一:未经同意,以盈利为目的利用公民肖像 第二: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肖像 第三:利用肖像进行人身攻击 a)公民要利用法律同侵犯肖像权的行为作斗争 3、 维护姓名权 a)姓名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b)姓名权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

11、名,并排除他人侵 害的权利 c)法律保护公民姓名权的原因:因为姓名权与所指对象紧密联系, 侵害姓名必须侵害其人格 d)侵犯公民姓名权的两种具体表现 第一:盗用他人姓名 第二:冒用他人姓名 e)我们既要维护自己的姓名权,也要尊重他人的姓名权 第一:禁止非法干涉他人使用姓名第二:同侵犯姓名权的行为作斗争第五课:隐私受保护 一、隐私和隐私权 1、 人人有隐私 a)隐私与公共利益、群众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 b)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第一:是自身安全和安宁的需要 第二:个人独立和自由的需要 第三:隐私被公布,会干扰人的正常生活,侵扰人的内心世界 第四: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安定 c)现代社会,必须高度重视个人隐

12、私的保护 2、 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a)隐私权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b)隐私权的内容: 第一:真谛: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正常生活不被干扰,内心世 界不受侵扰 第二:个人信息的保密权 第三:个人通信保密权 c)与社会公共利益和政治生活有关的私人生活与信息不属于隐私 d)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意义 第一:维护个人人格独立和自由 第二:促进社会和谐安定 第三: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和体现 二、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利 1、 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a)如何尊重他人的隐私? 第一:树立隐私意识 A、破除传统文化中人格依附的旧观念 B、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 C、不打听和传播别人的秘密

13、第二: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A、有责任保护个人隐私的安全 B、信誉体现了对他人的忠诚 b)保护公民隐私权是道德的呼唤 2、 依法保护隐私权 a)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侵害隐私权是违法行为 b)应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隐私权的方式 第一:自行与侵权人协商 第二:请求法律保护 第三: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c)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d)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与世隔绝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 一、知识助我成长 1、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 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P58) 2、教育的作用:(P59-60) (1)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

14、来 的中介 (2)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独立生活的准备,独立生活的必 要课程 B)教育能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 (3)教育能获取知识,改变命运,成就未来(P60)二、义务教育 1、 含义: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孩子必须接受的教育(P61) 2、 性质:公益性,国家必须保障的公益事业(P61) 3、 特征: A)强制性:国家强制推行和实施 B)公益性:免费性 C)统一性:全国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标准三、珍惜学习机会 1、 维护受教育的权利(P63) A)非诉讼方式:向社会团体、政府部门反映问题 B)诉讼方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履行受教育义务 A)我们应该

15、积极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B)如何履行受教育义务(P64) 其一:按时入学的义务 其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其三: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C) 问: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问: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P65) 答:(1)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D)问:为什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问:为什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P65) 答答:(1)科技日新月异,积极激增,信息爆炸(2)社会不断发展,学习永无止境 E)初中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要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机会(P66)第七课 拥有财产的权利一、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 1、 财产按归宿划分:

16、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个人所有(P68) 2、 公民的合法财产才属于个人所有(P69) 3、 财产所有权(P70) A)含义: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 利 B)是一种直接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 C)财产所有权的内容:(P70)占有权:所有人对财产的控制权使用权:所有人对财产加以利用,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收益权:所有人使用财产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处分权:所有人有处理其财产的权利二、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 1、 公民合法财产是实现公民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 2、 公民合法财产有利于维护公司的正常生活,激励其积累创造财富三、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武器 1、 重要武器:民事法律;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害、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P72) 2、 锐利武器:刑事法律;刑罚手段:有期、无期、死刑等(P73)四、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 1、 要用诉讼的方法解决(P74) A)确认所有权的归宿 B)解决原物的返还问题 C)解决赔偿问题 D)解决行政人员违法问题 2、 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侵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