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井综合防灭火专项设计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3718627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34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矿井综合防灭火专项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煤矿矿井综合防灭火专项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煤矿矿井综合防灭火专项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煤矿矿井综合防灭火专项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煤矿矿井综合防灭火专项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矿井综合防灭火专项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矿井综合防灭火专项设计(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2017 年 xxx 煤矿 矿井综合防灭火专项设计编制人:xxx编制日期:二 0 一七年四月二十日1纳雍县曙光乡纳雍县曙光乡 xxxxxx 煤矿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会审表煤矿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会审表会审地点会审日期会审意见:会审单位及人员序号职务会审意见签名1机电矿长2生产矿长3安全矿长4总工程师5矿 长2目 录第一章 矿井概况 .5 一、 矿井基本情况 . 5二、 开拓与开采系统 .5三、 主要可采煤层赋存及储量 .6四、 地质构造 .8五、 水文地质.8六、 煤的自燃性及地温.10第二章 矿井通风.11一、 通风系统.11二、 矿井监测系统.11第三章 井下内因火灾防治.12一、自燃防灭火

2、预测.13二、矿井内因火灾防灭火措施.16第四章 井下外因火灾防治.19一、电气事故引发火灾防治措施及装备.20二、其它火灾的防治措施及装备.26第五章 供水系统.373一、井下给水系统.372、井下洒水系统.38第 6 章 建立完善的自救和互救系统.39第 7 章 火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401、总则.402、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43三、应急处置基本原则.444第一章第一章 矿井概况矿井概况一、矿井基本情况一、矿井基本情况矿山位于纳雍县城南西约 45km 处,属纳雍县曙光乡所辖。开采范围极值地理坐标:东经 10516111051642,北纬:264311264340。xxx 煤矿矿山距 3

3、07 省道 15km,距阳长镇政府所在地约 15 Km,距纳雍一电厂 16Km,距纳雍二电厂 8km;距纳雍县城 45 Km,至滥坝火车站 56 Km,交通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111)。根据xxx 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区地形属云贵高原中低山丘陵浅切割地貌,总体呈西部高,北东低,最高点位于西部的山头,标高 1810.6m,最低点位于北东的冲沟出口处,标高约1520m,相对高差约 290m。区内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署,雨量充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据纳雍县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 15,日极端最高气温32(1988 年),日极端最低气温-3.5(1991 年);年平均降雨量1382mm,

4、平均相对湿度 85%,无霜期 240 天。二、开拓与开采系二、开拓与开采系统统主井、副井井口位于工业场地内,主井井筒从煤层顶板穿层布置在基岩之中,采用半圆拱型锚网喷支护,主井井筒内安设胶带运输机,主要作为矿井的原煤运输。副井井筒沿 M32 煤层的伪倾斜方向布置在 M32 煤层之中,副井主要作为矿井的材料运送和矸石运送等。回风井井口位置布置在工业场地附近的的5主斜井在+1518.45m 标高以 302.6的方位,10.5倾角掘进262m 至+1475m(水平标高),布置井底联络平巷;副斜井在+1518.52m 标高以 302.8的方位, 5倾角顺着 M32 煤层掘进至1500 标高布置 1500

5、 车场,然后顺着 M32 煤层掘至+1496m 标高后落平,布置 44m 井底联络斜巷与井底联络平巷贯通;回风斜井在+1545.24m 标高以 299.9的方位, 17倾角掘进 70m,然后以相同的方位,变坡为 24.6掘进 59m 至+1496m 标高揭 M34 煤层布置平巷与副井贯通,形成通风系统 ,井筒利用斜巷联系各煤层进行开采。矿井划分为一个水平(+1475m),受 F1 断层的影响,以 F1 断层为界将井田划分为东块段和西块段,东块段划分为一个采区,即一采区;F1 断层以西为二采区。三、主要可采煤三、主要可采煤层赋层赋存及存及储储量量(1)M16 煤层:位于龙潭组中段下部,上距长兴组

6、灰岩底界3545m,含夹矸 00.12m,层位及厚度稳定。颜色呈灰黑色,粉色至深黑色,结构简单。倾角 39,平均 4。厚度 0.902.32m,平均厚度 1.60m,顶板为粉砂质粘土岩,底板为泥质粉砂岩。(2)M29 煤层:位于龙潭组下断上部,上距 M16 煤层 11.2m,无夹矸,层位及厚度稳定。颜色呈灰黑色,粉色至深黑色,结构简单。倾角 39,平均 4 。厚度 0.671.90m,平均厚度 1.40m,顶板为砂质泥岩,底板为灰黑色泥岩。(3)M31 煤层:位于龙潭组下段上部,上距 M29 煤层 22.4m,6含矸 00.4m,层位及厚度稳定。颜色呈黑色,灰黑色至深黑色,结构简单。倾角 39

7、,平均 4 厚度 0.802.78m,平均厚 2.10m,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泥岩。(4)M32 煤层:位于龙潭组下段中上部,上距 M31 煤层10.8m,含矸 00.3m,层位及厚度稳定。颜色呈黑色,粉色至深黑色。倾角 39,平均 4 厚度 0.752.13m,平均厚 1.50m,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泥岩。(5)M34 煤层:位于龙潭组下段中部,上距 M32 煤层 6.4m,无夹矸,层位及厚度稳定。颜色呈黑色,灰黑色至深黑色,结构简单。倾角 39,平均 4 厚度 0.822.31m,平均厚 1.60m,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泥岩。(6)M35 煤层:位于龙潭组下段中部,上距 M34

8、 煤层 20.4m,无夹矸,层位及厚度稳定。颜色呈黑色,灰黑色至深黑色,结构简单。倾角 39,平均 4 厚度 1.002.20m,平均厚 1.70m,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泥岩。(7)M36 煤层:位于龙潭组下段中部,上距 M35 煤层 10.5m,无夹矸,层位及厚度稳定。颜色呈黑色,灰黑色至深黑色,结构简单。倾角 39,平均 4 厚度 0.901.93m,平均厚 1.50m,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粉砂质粘土岩。获得工业资源/储量 601.4 万 t。计算永久煤柱损失共 56.4 万t,其中断层煤柱损失 9.7 万 t,防水煤柱损失 1.1 万 t,井田边界煤7柱损失 45.6 万 t。共

9、获得设计资源/储量 340.84 万 t。共获得设计可采储量263.15万t。四、地四、地质质构造构造在矿区内岩层呈单斜产出,走向 N2630,倾向 39左右,平均倾角 4,本矿地层受加嘎背斜构造影响较大,但在小区域内构造较为单一,倾向北西,区内无大的断裂和褶曲,在矿井中部发育一条断层 F1,为正断层,断面倾向北西,呈南南西向延伸,该断层断距在 12m 左右,对矿井内煤层稳定性和连续性无较大影响。矿井范围内无对矿体造成破坏的陷落柱、剥蚀带等地质构造。M16、M29、M31 可采煤层在井田南东角有煤层露头出露,M32、M34、M35、M36 煤层露头线均在矿井范围以外。煤层风氧化带倾宽度按 30

10、m 考虑。五、水文地五、水文地质质1、概述、概述本井田呈一带状山地,属侵蚀单斜构造地形。山势由西向东渐低,最高海拔标高+2358.9m,一般高差360520m左右。区内水系不发育,仅有三条季节性水沟。2、岩、岩层层含水性含水性(1)第四系( Q )-弱含水层分布广泛,厚度不大,但厚度变化较大,钻孔所见最厚达39米,以残积、坡积物为主 。总体上该层为孔隙弱含水层(2)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 -弱含水层8出露于矿区东部区域,全处侵蚀基准面以上,厚度大于150m,下距M16煤层20m左右,主要为粉砂岩组成基岩裂隙较发育,地下水补给及排条件较好,未见常年性井泉出露。(3)二叠系上统大隆组(P3d

11、) -弱含水层:大隆组(P3d):由黑灰色薄至中厚层硅质岩夹数层黄绿色玻屑泥灰岩组成。硅质岩单层厚0.160.25m,脆而硬,菱面体节理发育。厚度4.4-9.87m。一般7m,与下伏长兴组整合接触。该段地层露头上的灰岩遭受风化作用较强烈,基岩裂隙发育,含基岩裂隙水,总体上为弱含水层。(4)长兴组(P3c)-中等含水层为灰、深灰色中厚至厚层含燧石团块生物屑灰岩夹灰绿色钙质粉砂岩及粘土岩。厚度32m。下伏龙潭组整合接触。长兴组岩溶裂隙发育,为岩溶裂隙水及岩管道水,含水性好。(5)、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d、龙潭组(P3l):为含煤段。岩性为细粒砂岩、粉砂质粘土岩夹煤层。为弱风化裂隙水。6、二叠

12、系峨眉山玄武岩组(P) -隔水层:为深色中厚至厚层泥岩,泥灰岩和玄武岩组成,厚度75m左右。与上覆龙潭组呈假整合接触。f、断层区内无大的断裂和褶曲,在矿井中部发育一条断层F1,为正断层,断面倾向北西,呈南南西向延伸,该断层断距在12m左右,9矿井开采时容易和地表构成导水通道。3、井田充水因素、井田充水因素,直接充水水源为含煤岩系地层龙潭组基岩裂隙水和老窑采空区积水、地表冲沟水,故本矿区属于以裂隙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4、含水、含水层层、地表水、地下水及其相互关系和、地表水、地下水及其相互关系和对对开采的影响开采的影响有无名小河在矿区外围北部流过,地表水大多为雨季“V”型冲沟水,冲沟流程短,水量较小,汇入岩溶洼地滲入地下。矿区地势北高南底,地下水径流由北向南径流,并受到地形因素影响,矿区东北地区岩溶侵蚀形成缓丘,地形坡度较小,侵蚀基准面标高约为1500.0m(位于矿区北部外围无名小河河流水面)。矿区范围内不存在河流、山塘、湖泊等较大的水体,对矿井的开采没有影响。5、 、矿矿井涌水量井涌水量安全专篇采用比拟法计算矿井井正常涌水量45m3/h,最大涌水量135m3/h。六、六、煤的自燃性及地温煤的自燃性及地温1、煤的自燃性:、煤的自燃性:据六枝工矿集团鉴定各煤层煤炭自燃倾向性为三类:属不易自燃煤层。根据 2008 年 4 月贵州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检测,各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