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丰村创建文明村中长期工作规划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705271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庆丰村创建文明村中长期工作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庆丰村创建文明村中长期工作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庆丰村创建文明村中长期工作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庆丰村创建文明村中长期工作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庆丰村创建文明村中长期工作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庆丰村创建文明村中长期工作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庆丰村创建文明村中长期工作规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庆丰村创建文明村中长期工作规划庆丰村创建文明村中长期工作规划 三合三合乡庆乡庆丰村丰村简简介介庆丰村位于三合乡西南部,全村共有 6 个自然屯,980 户居民,总人口 2,980 人,全村幅员面积 4,5 万亩,其中耕地29,070 亩,草原 16,000 亩,林地 3,000 亩,人均耕地 9 亩。有小学 2 所,卫生所 2 所,砖瓦化率达到 40%,机电井 80 眼,抗旱保收田 1.5 万亩,通硬化路面 8.4 公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 90%以上,电话入户率达 80%以上,2010 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 1,50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6,000 元。庆丰村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上,

2、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和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提高了一是提高了综综合生合生产产能力。能力。在特色种植上,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饲草饲料作物,提高种植业效益。建设沿林建路和东庆路经济作物生产基地,面积 1.2 万亩。新农村建设以来,庆丰村确立了以畜牧业发展为主的主导产业。目前全村奶牛存栏达到了 2090 头,奶牛合作社 1 个,标准化奶站 3 个,肉牛存栏 510 头,生猪存栏 5,843 头,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大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2009 年修建占地面积 9 万平方米的晨光牧场。在种植业上庆丰村大力推广模式化栽培技术,落实膜下滴灌玉米 1400 亩,瓜菜、杂粮等经济作物 9,50

3、0 亩,提高了种植业效益,增加村民的收入。二是基二是基础设础设施建施建设进设进一步加一步加强强。 。2008 年建设修红砖路 3.3公里,投入资金 25 万元;2009 年建设修中心屯三屯建围砖、铁围栏 720 延长米,投入资金 15 万元;2010 年修三屯红砖路1 公里,投入资金 15 万元。基本实现了屯与屯之间的路面硬化;农民住房砖瓦化率大幅度提高,居住更加舒适;自来水入户率由 30%提高到 80%以上,基本实现饮水安全;广播电视和通讯网络全部覆盖;村屯绿化、亮化、美化提高到新水平,基本清除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及污水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彻底改变农村环境和面貌,努力实现“村容整洁”的要求。

4、三是各三是各项项社会事社会事业业全面全面发发展。展。巩固提高了“普九”教育成果,适龄青年平均受教育达到了高中文化程度,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45 岁以下的青壮年农民普遍具有从事非农产业的素质和技能;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村卫生所达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 80%以上,建成卫生村。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农村科技、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努力实现“乡风文明”的要求。云水村位于仓头镇西南部,属移民后靠村,位于小浪底水库万山湖畔,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全村辖 5 个组 353口人,党员 22 人。土地面积 800 亩,其中耕地 380 亩,以种植业为主。近

5、年来,我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振兴我村经济,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切实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使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同时村双委认清形势,根据本村实际积极创建文明村。以建设文明新村为目的,从每个家庭、每个村民入手,认真实施文明建设的“整体工程”,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整体素质,使我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了较大的进步。两个文明齐抓的同时,使我村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评为“县级文明村”、 “县家庭文明示范村”、 “市农家新生活建设示范村”、 “县平安建设先进村”“市五个好村党组织”、 “县五好支部”等荣誉称号。一、加强文明村创建工作领导为了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创建工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村坚持一把手亲自

6、抓创建工作,把创建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建立以村党支部书记郭金升任组长、村长郭永进为副组长的创建市级文明村活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制定出计划指导具体创建工作,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组长负总责抓全局,具体任务明确,责任细化到人,各负其责。同时,村双委成员、各生产组组长和全体党员要在创建工作中起示范带头作用,要求每一名班子成员都要充分体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坚持从每一件小事、实事、好事做起,把全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刻在脑子里,时时处处从他们的愿望和需求考虑,真正代表最广大村民的根本利益,为精神文明的建设创建良好氛围。还要加强干部和党员的素质

7、教育,通过认真学习有关农村方针、政策,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努力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努力将领导班子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进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为我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大踏步前进提供组织保证。二、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我们一直把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在村民中深入开展以诚信为重点的道德建设,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我村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风尚。首先按照镇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先后制订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 、 五好家庭标准和新农村星级光荣户评比标准 ,并发放到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的言行举止,引导广

8、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其次,我村要精心开展“新农村星级光荣户”、 “五好家庭”、 “好婆婆”、 “好媳妇”等一些村民们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新村建设的积极性。再次,村双委、各组长及党员以签名的形式向全村人民承诺,带头遵守有关规定,婚丧嫁娶不大操大办、不赌博酗酒、不参与迷信活动及等邪教组织,不涉嫌违法犯罪,使他们成为村中移风易俗的带头人。最后,要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要用好大学生村官学法律专业的优势,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守法。三、促使科教文卫体稳步发展要充分利用好我村新农

9、村书屋,及时补充各类种植养殖书刊、法律法规、报刊杂志,科技文化资料内容要充实,使其对学习宣传和提高村民科技文化知识起到重要作用。充分利用现代化设施,如远程教育、广播、DVD、网络等,加大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使广大村民学科学、用科学、信科学,用科学科技致富。全村家家户户拥有彩电,收视良好,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反对封建迷信和邪教组织,村随时宣传和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卫生防疫工作,严格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四、确保社会治安良好配合镇政府的安排,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要发挥好村双委班子战斗堡垒的作用,切实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

10、开综治会议,对工作安排部署,并检查落实。成立普法宣传组,各小组设立宣传员,采取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专门组织学习宣传,板报标语宣传等方式进行普法教育和道德理论教育,使广大村民法制观念、科学观念增强,革除陋习,反对封建迷信。针对村民讲文明,团结和睦、尊老爱幼、互助互爱的先进事迹和好人好事进行记载并加以宣传表彰。村成立调委会等一系列组织,及时有效调解村内纠纷。还要防火防盗,夜间巡逻,有效地维护治安,保持社会稳定。五、继续完善村容村貌前几年,村通过广泛开展以“三清七集中”为主的集中整治,消除了村里的“脏乱差”现象。如今,柏油路入户工程已经完成,文化大院、游园、公共厕所、戏台、文化墙均已建成,去年我村修建

11、灌溉的水渠(腾龙渠)和完成人畜吃水改造工程,使 300 多亩田地灌溉和村民饮水质量得到根本解决。今年,村双委继续努力工作,通过宣传、鼓励和督促,使村民自觉实行改厕、改灶、改圈、改善环境活动,在房前屋后栽果种花,绿化美化,清洁卫生,使我村的村容村貌得到较大的完善。六、大力发展经济,为文明村的创建提供经济支持1、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在积极扶持蔬菜大棚种植的同时,鼓励种植户引进产量高、效益好的优良品种。引进李登海的优良玉米种子,使我村玉米产量再次提高。在原有蔬菜生产的基础上,紧紧抓住特色产业不放,积极引导农民做大做强大棚蔬菜的种植。扩大大粒樱桃的种植面积,使之成为村里的另一个经济增长点。同时在

12、多方吸取经验的基础上,改变种植模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2、积极创办集体企业。3、合理充分利用水地及村边地,发展种植业与养殖业。村紧邻小浪底水库,有丰富的水资源,种植竹子也是村委正在商议的事情。同时积极扶持村民发展养殖业,建立相应的养殖场,加强管理和销售,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使养殖形成产业化、规模化。4、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探索种植业和养殖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引导村民在发展养殖时充分利用农作物。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我村农作物秸秆多的优势,鼓励村民引进“秸秆气化炉”。5、通过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硬化。我村在新的大好形势下,在强有力的村支部领导下,将紧紧依靠群众,立足实际,注重实效,典型示范,以建好班子、带好队伍、干好工作为落脚点,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发扬团结拼搏、开拓进取、顽强向上的精神,再接再厉,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把我村建设成为现代化文明强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