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长2017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稿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436682 上传时间:2017-02-24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副省长2017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副省长2017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副省长2017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副省长2017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副省长2017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副省长2017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副省长2017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稿(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副省长 2017 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稿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明晰 资国企改革的战略目标、方向路径和关键环节,安排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资国企改革,骆惠宁书记指出,资国企改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不彻底改不行、不抓紧改不行的历史关口,必须下定决心,敢于担当,不能再错过窗口期,不能把问题留给后人,要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赢得蓬勃活力和后发优势,这是决定 型前途的关键一招。楼阳生省长指出,要把国企改革作为转型综改的关键一招,抓住当前深

2、化国企改革的窗口期和机遇期,着力在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推动国有企业瘦身健体、固本培元、提质增效,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转型升级的主力军。新春伊始,上班第一天,骆惠宁书记、楼阳生省长就兵分两路,分赴晋城和焦煤集团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进行专题调研并提出具体要求。两位主要领导用这种方式向全社会传达出鲜明的信号,那就是国资国企改革将是今年 一重大任务。事实上是扣动了 资国企改革的发令枪。所以说,今天的会议与其说是一次常规的工作会,不如说是一次改革攻坚的动员会,甚至可以说是国资国企改革的誓师大会。下面,我讲五个方面的意见。一、把握 资国企改革难得的历史机遇,直面矛盾,问题导向,背水一战九十年代以来,我们国

3、家的国资国企改革以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线,大体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国家为了支持国资国企的改革,配套出台了一系列的重大的、阶段性的支持政策。而我们 国资国企以煤炭产业为主导,这些年里,煤炭价格忽而登上巅峰忽而跌入谷底。于是乎,我们的国有企业在改革的问题上,好的时候是不想改,困难的时候是改不动。于是乎,一次次重大的改革机遇,都与我们擦身而过,虽然我们也把握住了一些政策,但是我们错过了更多的改革的重要政策机遇期。骆书记说,国资国企改革零碎性、浅表性、短期性特征明显,补考和赶考的任务都很重,真的是一语中的。从全国的大背景下来看,我们省的国资国企改革不是落后了,而是太落后了!过去

4、我们召开工作会议,首先习惯于花很大的篇幅来讲我们的成绩和贡献,但今天在这里,我不想再花更多的篇幅专门来讲我们的成绩了。因为任何人都不能抹杀我们 国有企业为共和国曾经做出的重大历史贡献,我们创造的辉煌都存放在历史的画卷之中,任何人都不会忘记。今天在这里,我主要是讲问题。我认为只有问题导向,只有直面矛盾找准问题才能使我们冷静,让我们清醒,使我们能够更加精准地去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办法,才能真正地痛下决心来推动我们的国资国企改革。这也是总书记教给我们的重要的工作方法问题导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我省国资国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股权高度集中;二是企业治理不规范

5、,机构臃肿,负担沉重;三是国资布局不合理,专业化不强;四是行政色彩突出。最近,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为了更加精准地推动国资国企改革,省里又专门成立了十几个调研组,就国资国企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比较清晰地梳理出了我省国资国企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一是布局不合理,一煤独大问题非常严重。煤炭资产占我省国有资产的比重达到 x%,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严重不足;二是股权结构单一,国有资本一股独大问题严重。省属 x 家国有企业中 x 家仍然是国有独资,个别企业仍未完成公司制改造。x 家省属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中,省属国企持股平均比例达到了 x%;三是产业链条短,同质化竞争情

6、况突出;四是管理粗放,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五是行政色彩突出,一些企业官本位思想浓厚;六是创新发展能力普遍偏弱,产业产品处在发展的低端;七是开放发展动能不足,合作共赢的市场化理念尚未成为主流;八是行业竞争力弱,整体盈利能力偏低;九是金融风险巨大,省属国企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 x%,远高于全国国有企业的平均水平;十是人才队伍建设与企业发展不匹配,班子建设专业化不强;十一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方向目标不清晰,改革发展办法不多,信心不足;十二是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多,历史包袱沉重;十三是国资监管水平亟待提升;十四是党的建设不同程度存在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党建和发展“两张皮”的问题普遍存在。

7、上面所列的这些问题,都是深层次的重大问题,解决起来没有一件是容易的。但是,我们不能抱怨任何人,必须坚定不移往前看。假如我们畏难,不敢迎难而上,那势必将再次错失重要的历史性时间窗口。我们将愧对省委省政府的重托,愧对三千六百万全省人民的重托。我们必须背水一战,打赢 资国企改革这场攻坚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晋商的后人,我们才无愧于晋商的名号。二、站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找准 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首先,我们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我们今天进行的国资国企改革有着怎样的时代背景特征?我个人做了一个归纳,我想今天的时代特征至少有六个方面。一是市场全球化。世界是平的。每天 24 个小时,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供求

8、格局此消彼长,煤炭、焦炭、钢铁、电解铝等各种大宗商品价格跌宕起伏,股市、汇市、债市、期市等资本市场价格时刻异动,环球同此凉热,我们挡不住、躲不开、绕不过、跑不了,不管你接受不接受,全球化的市场之海就在那里,你不试着下海游泳,就会被涌过来的海水淹死。不睁开眼睛看世界行吗?只盯着眼前这一亩三分地行吗?每一个 企,你的每一个判断、每一项决策,都要学会从市场的角度去考量,在全球化的格局中去定位。 二是分工专业化。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只有聚焦细分领域,才可能以专业化的工匠精神,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以前说“三百六十行” ,现在三万六千行都不止,每一个领域都在细分

9、再细分,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精专尖,每一个专业领域都有巨无霸。大家都在争相把长板拉长,把最拿手的手艺做精,别的统统交给别人。而不是自己包打天下,三头六臂什么都干,十八般武艺样样都耍。三是合作共赢。“合则强,孤则弱” ,这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资源共享的时代、优势互补的时代,无论国际政治还是区域经济,无论企业产业还是机构个人,合作共赢都是这个时代最亮的背景。体现在企业层面,大家讲的产业链条化、企业集群化、公司股份化、混合所有制,都是合作共赢理念的实现途径。今天市场上的成功企业,很多都是共享经济的产物,很多创新者都在玩“跨界” 、搞“拼缝” ,归到一点,背后都是合作共赢的商业思维。与“合作共赢”相对

10、的概念就是“单干零和” ,自己单打独斗,要不我赢你输,要不我输你赢,把自己关在黑屋子里,躲避了风吹雨打,也隔绝了阳光雨露,终将被时代淘汰。四是产融结合。产业实体始终是经济的心脏,金融资本则是现代经济的血液。离开了金融,实体经济只能自我循环,一镐头一镐头地慢慢干,干得再好也就是算术级的增长,在市场竞争中恐怕永无出头之日,这是规模经济时代的干法。而有了金融的结合,实体经济就能几倍、几十倍地放大实力,开展蛇吞象式的并购重组,迅速整合资源,地上啄食的小鸡就会变成翱翔天空的雄鹰,干得好那是几何级的增长,是市场竞争食物链顶端的王者,这才是范围经济时代的干法。以资本为核心统领发展,这是全球大趋势,单靠生产发

11、挥不了这个作用。五是科技与人才成为企业制胜法宝。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现代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企业要想有超强的生命力,要靠科技、靠人才,而不是靠资源、靠政策。人才要有头脑,不是说人多就力量大,看一个企业竞争力强不强,不是看你资产多少、产值多少,收入多少,而是看你人均利润多不多。李克强总理在 察时说,晋商的精髓是“无中生有” 。什么是无中生有?就是不靠资源靠头脑。晋商前辈们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能称雄五百年,靠的就是脑袋。六是不进则死成为时代潮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个正常的市场,只有企业生生死死才能够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这是自然的规律,也是经济的规律,所以生

12、死是常态,这个世界没有永生的“不死鸟” ,没有人敢保证一个企业永远都活着。市场大潮容不得你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是听天由命还是激流勇进,思路决定出路、决定生死。不思进取,不思转型,一定会被淘汰,没有安乐屋可以躲藏。这是时代的潮流、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国企的每一位领导人都要就以上六个方面对号入座,冷静深思!找准了座标,我们 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战略方向就愈发清晰了。我看是不是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大家可以讨论。一是要对标国际发展的大潮流,产业要从封闭走向开放。这些年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有一个共识:后的核心问题是不开放,不开放的根源是产业不开放,连带着社会各个方面也就跟着不开放。省政协薛延忠主席这

13、些年每年都组织会议为 大开放鼓与呼,代表了 会渴望扩大开放的共同心声。 “走出去” 、 “请进来” 、 “产业开放”将是下一步的战略选择之一。二是要从“贪大求全”向专业化发展。做大做全的思维惯性,曾经让我们 国有企业没有限度地延伸产业链,甚至搞大量与主业完全无关的副业。缺乏专业化就没有核心竞争力。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是我们的战略方向之二。三是从单一独资向股份化发展。股权多元化的作用和意义从未像今天这样,被国资、国企两个层面都认识和重视。对国企而言,股权多元化将带来天然的股东制衡,是规范公司治理的根基。对国资而言,股权多元化意味着国有资产资本化,可以加快向“管资本” “管股权”转变,不必再事无巨细地

14、“管资产” “管企业” ,让国有企业完全地走向市场;同时,股权多元化可以让国有资产动起来、活起来,在国资层面灵活地吞吐资产,实现国有资本的有序进退,更好地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四是从闭路循环向产融结合发展。产业和资本结合的时代,产融结合才能撬动更大的市场。当前 国有企业不缺劳动要素,缺的是资本要素。无论内涵发展还是外延发展,无论改革还是稳定,都需要大量的资金,都需要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搞好资本运作,通过产融结合,可以实现“金融疏通血液,产业提供利润”的良性循环。可以迅速提高产业集中度,做大企业规模。今天的会议专门邀请了金融机构负责人参加,目的就是为了让金融机构及时了解下步国资国企改革的情况,为促进产

15、融结合铺路。我坚信,下步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走产融结合之路,定会使产融双方实现双赢,比翼齐飞。五是从重资源、重政策向更重人才、重科技、重创新发展。资源终将枯竭,只有知识绵绵不绝。政企也终将分开,政策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国有企业重视资源和政策,这是基因的本能,是中性的。但是放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放在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潮流中,它是一种劣根性,是贬义的。我们国有企业,一定要转变思想、调整思路,以战略的格局、长远的视野、无比的耐心,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对资源、对政策的路径依赖,踏踏实实地加强技术创新,更加重视人才,激发出企业的内生动力。六是从僵而不死向有生有死的自然状态转变。在 国有企业

16、中,僵而不死的企业还为数不少,已经成为企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是企业减利的重要出血点。生老病死是正常现象,哪个企业发展得好,哪个企业生存不下去,应该由市场说了算。优胜劣汰是市场规律,违背规律就要付出代价,代价是社会的效率降低和资源浪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三去一降一补”重大政策的核心精神,就是要把国资国企建成“耗散结构” ,有吐有纳。所以资国企改革的过程,一定是一个进行价值扬弃的过程, “僵尸企业”一定要按照市场规则坚决出清,低效、无效资产一定要舍得退出盘活。三、凝聚共识,形成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的强大合力在 资国企改革的道路上,历届 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以及省属国有企业都进行了长期的不懈的探索和实践。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不断涌现,深化改革的能量不断聚集。经过这么多年的量变到今天,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